指导儿童数学游戏活动的几种方法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学科,但它是现实的,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运动和生活中,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学习,既能满足孩子游戏和活动的需求,又能很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第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数学教育活动。

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在组织数学教育活动时,可以充分考虑孩子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将活动延伸到孩子的生活中,让孩子直观地实践相关内容。比如组长在分餐具的时候,问他:“你们组有几个孩子?分配了多少孩子?有多少孩子没有分配?”分碗、勺子、蛋糕、水果等。,并培养孩子一一对应的观念。“帮老师搬四把小椅子”和“带两个球”,既能帮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关于数字的知识,又能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培养他们为群体服务的习惯。

体育中的数学教育活动。有人说,孩子是通过摸、爬、滚、打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因为年龄的原因,小班的孩子更喜欢运动。符合这个年龄特征,孩子可以在体育游戏中学习数学。如“拍球”。我结合“1”和“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改编的“拍多次”“拍三次”等体育活动更符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孩子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孩子天性好动好玩,游戏的性质符合孩子的天性。利用游戏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二,数学教育在教学活动各个领域的渗透

新《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的组织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和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和活动性,寓教于乐。”例如,在绘画和砌砖活动中,儿童可以获得关于空间、形状、对称性、体积和重量的感性知识。可以引导孩子在收拾玩具的时候学会分类;在分零食、摆椅子的时候,让孩子感知物体的数量及其与孩子的一一对应关系;孩子在幼儿园过生日分蛋糕的时候,引导孩子学会平分。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提高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第三,加强多元化教学设计

要提高数学教学水平,首先要融入创新意识,摒弃传统保守落后的观念,不断突破教学障碍,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需求。比如在“敲钟”的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听力和数数能力;可以借助“猫钓”这个游戏来训练孩子的计数能力和观察能力。

总之,教学设计要充分结合孩子自身条件,因材施教。只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就能感受到儿童数学带来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