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娱乐。

参考这篇文章。

20世纪50年代上海文化的繁荣——钱乃荣

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文化的文章很多,但人们似乎忽略了50年代的上海文化。本文试图回顾和追溯20世纪50年代上海海派文化的真实面貌,探讨50年代海派文化繁荣和迅速衰落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文化植根于三四十年代的深厚土壤,并增添了一种清新而富有活力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许多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在成熟中继续发展。20世纪50年代上海文化的特点是:传播面广,民众参与度高,文化氛围浓厚,群众积极性高,中外元素渗透,雅俗共赏,表现出浓郁的上海江南地方特色,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地方文化和北京文化。它是40年代上海文化的惯性延续,也是新生活时代精神的果实。表现出充满活力、多元多彩、低价参与的市民显著风貌。

有着近50年传统的上海电影文化,在解放初期的上海延续了蓬勃发展的势头。20世纪40年代,上海各地的电影院和剧院仍然开放,在劳动人民集中居住的社区开设新的电影院或电影放映点。一些工人文化宫还安排了专门的电影放映时段,电影的票价长期保持在一个三角形,这使得电影放映迅速从解放前白领等上层人士的娱乐变成了完全的市民娱乐活动。上世纪50年代看电影的盛况,在很多上海平民的记忆中是非常难忘的。那时候晚上一般有两场“夜场电影”,下班后观众热情高涨。各个电影院门口人头攒动,黄牛活跃,甚至还有人通宵排队买票,一派傲人的先睹为快。首轮放映抢着买第二轮影院更便宜的票,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上海电影制片厂有许多明星,包括白杨、王垂、冯丹、赵丹、张瑞芳、秦怡、上官云珠、刘琼、、韩非、顾而已等。导演桑弧、谢晋、郑吹等。都正值壮年。在生活平静、地位提高的环境下,他们努力拍戏,演技成熟。上海电影制片厂曾分为天马、海燕、江南三个制片厂。当时还有很多题材丰富的电影,如《乌鸦与麻雀》《我的一生》《祝福孩子》《鸡毛信》《渡河侦察兵》《山中大篷车铃声》《宝藏海滩》《母亲》《幸福》《女篮五号》《护士日记》等。《飞虎队》中的《西边的太阳即将落下》,《女篮五号》中的《让青春发光》,《护士日记》中的《小燕子》,以及当时重播的《五四以来优秀电影的插曲》《歌女》《午夜歌唱》,都成为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1999年的《晴天》被评为1957上海第一首群众流行歌曲。发行的时候改成了“好社会主义”为第一,歌曲为第二。亚洲电影周在1957举行,印度电影《流浪者》《两亩地》成为热映影片,插曲《拉兹之歌》风靡大街小巷。来自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大量名片也成为人们购票的热点,墨西哥电影《生命权》也引起了轰动。在此期间,青少年掀起了收集明星照片、剧照和电影说明的热潮。1957《上海画报》创刊,让读者更多接触演员形象和电影剧照,与新电影老演员有更多交流。中小学还组织一毛钱一张的周日儿童电影专场。上海人,从少年到老人,看电影各取所需,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娱乐。

沪剧、越剧、评弹、浦东评书、上海说唱、谐趣剧、方言剧、锡剧、甬剧、淮剧、扬剧等10种江南、江北剧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产生、聚集并迅速成熟,共同形成了繁荣的海派文艺,50年代戏剧和曲艺的普及达到顶峰。解放初期,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齐雅娴的《征婚歌》、罗汉钱、《雷雨》等沪剧家喻户晓,几乎每个人都会哼上两句。戏剧、滑稽剧和表演和20世纪40年代末一样盛大。书店遍地都是,评弹演出有市区书店和郊区乡镇茶馆的观众参加。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小段沪剧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沪剧的盛大演出:胡益华剧团的《刘巧儿》、勤恳的沪剧团的《田驹吹花》、秦怡和胡益华剧团的《少女的爱》和《翠岗红旗》、沪剧团和秦怡沪剧团的《小女婿》。上海爱华剧团的《母亲与女人》、《欢乐的一年》、《葡萄与嫁妆》、上海艺华剧团的《珍珠眼泪》、上海长江剧团的《大漠情歌》、《活池塘》、《大嫂李二》、《赵小兰与棉纺》、上海建新剧团的《恨海》、丁是娥蔡志芳的《小黑的婚礼》。此外,还有王雅琴·王盘声演唱的《冲Xi》、王雅琴·晓晓·岳震的《寒梅朵朵》、邵滨孙·石筱英和陈松林·萧爱琴的《哭与笑》、琴艺上海剧团的《方珍珠》、上海上海剧团的《雷雨》、艺华上海剧团的《梁祝》等老戏。沪剧依然充满创新活力。解放前,一些著名的文艺创作者很快转行参与剧本音乐创作,于是50年代的沪剧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剧本,如曾经创作过脍炙人口的《当代音乐》的徐如辉,致力于沪剧和越剧的音乐设计,如《罗汉钱》、《为奴之母》、《富家之范》、《妓女的眼泪》、《陈化成》等。元胡派作家平金牙创作了《十五关》、《杜十娘》、《王魁的反面》等长篇弹词,还写了许多优美的开场弹词,成为千古名篇。著名作家苏青,曾在尹桂芳所在的芳华越剧团担任编剧,创作了《江山易改,卖油郎》、《屈原》、《宝玉黛玉》、《李娃传》等越剧。原位于衡山路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聚集了黎锦光、严华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精英流行歌手,编辑了大量一流的歌剧和歌曲唱片。一元钱的“中国唱片”购物场所,成了各地新建的新华书店里最火爆的柜台,总是挤满了听书和购买的人。大量歌剧、歌曲唱片的发行和留声机的出现,使得原本必须在昂贵的“留声机”中播放的歌剧唱片在工厂工作室和民间家庭中迅速传播开来。广播和唱片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戏曲演唱运动。1956,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民间小剧团在人群中表演,热闹非凡,就在新填的棚户区“赵家浜”的一长条填土上。很多年轻人也是追星族,剧场里各路粉丝都在追著名演员。发烧友学唱各派著名演员,唱得惟妙惟肖。他们是今天公园里老年戏曲自唱活动的基本成员。一些著名演员最成熟的唱腔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奠定的。1959上演的沪剧《雷雨》是沪剧中改编中外名著最成功的一部,也是曹禺《雷雨》在各种戏剧中改编最成功的一部。对民间戏剧的兴趣影响深远,直到中小学生,如1956市中心向明中学礼堂的国庆联欢晚会,有高年级学生借来戏服表演《朱良十八巷》和《打开收音机》的闹剧。王安忆在她的小说《富平》中描述了在非常贫困的地区的街道上组织晚上的戏剧表演。这个时候争座位的拥挤事件,真的比在小菜市场排队买黄鱼还热烈。演唱活动,如沪剧、评弹等,往往借助形势宣传在街头进行。

当时上海民营书店很多,新华书店创办,大量新书出版,读书氛围浓郁。“新华书店”在全市的建立,对新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拼音识字书,大量漫画的出现,苏联少年生活的学习故事,各种童话,都带来了新上海的活力。上海的二手书店、二手书店、旧报纸杂志依然活跃。在上海的国有大型二手书店和深巷百姓开的大量二手书店里,淘书的喜悦是和谐的,像老城隍庙的旧书,1958之后依然存在。它们极大地感染和影响了青少年的生活和海派意识的培养。

50年代新创作的歌曲简单而富有活力,如《唱二郎山》、《扬帆归来》、《勘测者之歌》、《敖包相会》、《1999年的晴天》、《草原之夜》等。开国歌曲,如:歌唱祖国,王诜作词,郭垂墨作词,马思聪作词,水原作词,瞿希贤作词,赵四作词,瞿希贤作词,凯尔作词,美国工人有力量作词等再加上苏联歌曲、少数民族歌舞,唱腔广受欢迎,催人奋进。在公园、学校、工厂,经常可以听到手风琴伴奏的合唱。西方音乐和歌剧的水平也提高了。如诞生于1958年的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何、陈刚作曲,是一首融合中西音乐与优美越剧曲调的顶级名曲。本地民歌、粤曲、京腔、紫竹调、圆月等新音乐、少数民族舞曲等。,已经汇成一股大流,在上海被拍成《中国纪录》,传遍全国。

20世纪50年代,集体舞很流行。这显然是受到了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从小学生开始,大家围成一圈表演跳舞。这些简单的舞蹈曲调轻松、活泼、易学,如集体秧歌(记谱法32 35 667 6)、狂欢舞(16 3、24 3)和蒙古舞(55 55 3 5、5i6553) (66i656i65)、匈牙利三重奏(6 7 1 6 3 21 7 3)、匈牙利群舞(31165438)和再加上各种集体游戏,成为当年群众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培养了一种人人参与的集体意识,培养了一种开放活泼的性格。节日里一些学校的大操场上,男女学生绕了两个大圈,跳了5 i i,3 5 5的《青春圆舞》(编导,作曲陈);1959国庆十周年,人民广场有大型集体舞嘉年华,电台播放新创作的《祖国的春天》(曾家庆作曲)、《友谊圆舞曲》。

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崇尚团队和团体集体友谊的时代。集体娱乐在工厂、小巷和公园里盛行。比如公园里,每天早上都会播放“第一套广播体操音乐”,很多人自动以个人形式参加早操。晚上,少先队的号角响彻夜空,晚上是工会组织的集体游戏,如“叫号”游戏、“屌丝牵手”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个个兴高采烈。再加上新婚姻法颁布的巨大作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年轻人的个性,增强了他们的上进心和友谊。更引人入胜的事情,比如夏夜在草地上争夺地盘观看露天电影放映的盛况,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狂欢的节日。

上世纪50年代,旧社会留下的私人溜冰场、投弹室、舞池、乒乓球室依然存在,只是消灭了黑社会势力,让这些地方变得安全干净,票价低廉,让有兴趣的人继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穿着“小脚裤腿花衬衫”或标有小说《小阿飞》的礼服头饰,以及一个深谙经典、独具魅力的“老克拉”,在他们中间还是很活跃的。

各区“工人文化宫”的开放,成为工人业余活动的最佳去处。其中棋牌室、娱乐室、活动室、图书室吸引了众多中青年职工参与文化,熏陶他们成为厂里带头开展群众文化的积极分子。一年一度的灯谜比赛(包括上海话的灯谜或谜语)、书法、春联、城市摄影和漫画比赛等。,造就了一批热爱业余生活的骨干。1958期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市青少年宫、上海文化出版社还举办了娱乐杂志,推动全市群众娱乐活动的开展。另外,各区的区级图书馆也是中学生假期的最佳去处,还有街道办的图书馆,一些重要的文章可以就近阅读。

上世纪50年代,当地居委会组织的社区活动相当活跃,尤其是节日前后,到处张灯结彩,各种彩纸灯笼迎风飘扬,各个街道的挂色也是争奇斗艳。街道地区和居委会组织群众举行节日娱乐活动,有些是前所未有的。如果组织海派文艺自唱自娱,请请剧团演戏。小时候看了本地区业余才子的杂耍、杂技表演,还有很多沪剧《蓝天黄泉》的演出,甚至在一次国庆讲话中嵌入了十几个当地积极分子的名字,中奖猜名字,至今印象深刻。五一、十一的节日,以前都有区域游,群众早早就在巷子里拿着椅子等着游览。巡展队伍非常活跃,各种公私厂商纷纷展示本单位特色,比如仪仗队的秘密比赛,还有秧歌、腰鼓、舞狮、高跷等民间色彩的加入。

海派文化也有两个大本营,一个是“大世界”,一个是“新旧城隍庙”。人民有两个迷人的文化和娱乐世界。在50年代的上海,市民享受文化娱乐是一种多层次的国家行为,仍然保留着40年代的自信。娱乐分为不同的等级,各有各的位置。南京西路是最有钱阶层的购物吃喝文化娱乐天地,南京东路层次较低。普通市民可以去“大世界”,门票便宜。穷人可以去城隍庙玩,不需要门票。一张低价的大世界门票,可以让你观看各种舞台上的戏曲和民间杂技,城隍庙的商场可以观看现场杂耍、珍奇动物,购买各种文化娱乐玩具。直到1958,城隍庙楼上展示了“十八层地狱”“黑白无常鬼”的整个冥界,以及养八哥、斗蟋蟀、玩虫子、种花养鱼等不同兴趣和层次的大众娱乐,可以找到权威的购物场所,自己和朋友玩的地方。

公共娱乐的发展关系到公民的文化素质。走在路上,经常会听到房子里传来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走在巷子里,傍晚或者节假日,你会听到有人和好朋友拉京胡聚在家里唱京剧,有人得知越剧和沪剧的著名演员的口音可真假难辨。民间自娱的内容非常广泛。市民的兴趣爱好是多样化的,比如各种藏品的专家分布在城市各处。有的喜欢打猎,所以家里收藏名牌猎枪,经常出入中央商场、二手商店等剩余的销售点。有的喜欢听唱片,办家庭聚会,舞厅,你也可以在淮海路陕西路口买外国唱片,或者砍价买二手货。还有人喜欢骑马,那时候也可以找个马场“想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