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有趣的经济现象

小金融知识

口红效应

从少女心的粉色“小羊皮”到逼死男友的疯狂YSL明星,这几年口红单品可以说是一片云一片雨。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口红引起的经济效应,美国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了“口红效应”的经济理论。

“口红效应”是一个有趣的经济现象,也被称为“低价产品偏好趋势”。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口红的销量就会猛增。为什么会这样?

美国人普遍认为口红是一种相对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转向购买更便宜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且不必要的东西,可以对消费者起到“安慰”的作用。“口红效应”由此诞生。

有人说,商场口红缺货意味着经济危机的来临。有人说,如果有一天,爆米花其实是电影院最赚钱的生意。

当你看到街上的女孩涂着五颜六色的口红,商场里的口红都卖光了,你可能要开始攒钱了,以防经济危机。

一旦经济开始不景气,男人们就会削减开支,以后再买新内衣。这就是传说中的口红效应和男士内衣指数。

口红、男士内裤、爆米花等看似不相干的东西,为什么会和经济学扯上关系?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怪诞有趣的经济现象?

经济危机下,人们的收入和对未来的预期都会降低。这时候首先要削减的是买房、买车、奢侈品等大宗商品的消费。,而转而购买一些便宜且不必要的东西,从而刺激廉价商品的消费上升。

经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和经营策略,从而将危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如何利用口红效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也可以充分利用口红效应带动销售:

首先,卖出去的商品除了实用价值,还应该有额外的意义。其次,商品的绝对价格要低。再次,商家要充分利用形势引导消费者,爆发消费欲望。

口红效应中的商机

美国的化妆品,工业产值从1929减半到1933,但化妆品的销售额却增加了;

1990到2001的经济衰退期间,化妆品行业的工人数量有所增加。2001九月11的进攻之后,口红销量翻倍。

电影美国电影一直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是好莱坞的繁荣,2008年的经济衰退也伴随着电影票房的增长。

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于2月上映,第一周票房超过8000万元。

日本动漫游戏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消费统计显示,游戏机行业的任天堂和索尼PSP在其他行业遇冷。

但销量大增,很大一部分会作为圣诞新年礼物,成为日本玩家迎接新年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