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后面:你知道它在你后面,你会逃跑吗?

这是什么?影片中没有给出答案。可怕的是,有时是女人,有时是男人,有时是孩子...无论何时何地从人群中走来,都是一种预感,让你知道它是冲着你来的。虽然动作很慢,但是比那些活灵活现的鬼恐怖多了。它像雪崩一样向你压来。无论你跑到哪里,它都会跟着你。直到它抓住你,干了你,杀了你。这种恶灵听起来很新鲜,和我们以前在惊悚片、恐怖片里看到的鬼很不一样。虽然《终结者3》里的漂亮机器人也有这种令人敬畏的光环,但它毕竟只是个机器人,不是鬼。《它在后面》一出就受到观众的喜爱,烂番茄上的好评率一度达到100%。我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种邪气,我们以前很少见到。另一方面与影片复古的文艺风格和配乐,以及对邪灵的表达有关。影片中处处洋溢着复古的气息。一些汽车在六七十年代很流行。有些房子在19年末到20世纪初风靡一时。在美国,这种风格的房子有个术语叫“美式四方”。我找不到它的中文翻译,但是这种房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内部结构是连通透明的,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环形通道。你可以从一个入口随意穿过其他房间,最后回到这个入口,不用回头。这样,当坏人破门而入时,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躲藏起来,保住性命。然而影片中没有坏人,只有杀人不偿命的恶鬼。这是片中女孩男朋友租的房子的风格。此外,影片还有一些向80年代老恐怖片致敬的元素。例如,电影开始不久的剧院是模仿20世纪80年代底特律的拉德福德剧院。1981年,山姆·雷米导演的恐怖片《恶灵》在这家影院举行了首映。《它在后面》的配乐也带来了久违的复古感。相比我们已经听腻很久的日韩恐怖电影配乐,这种感觉真的很爽。通过对比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经典恐怖片《闪灵》,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电影的配乐并不是靠出其不意、出其不意的招数来营造恐怖的效果,而是一种情感的积累和释放。比如一个女生在家里第一次遇到邪灵的场景。电视里放的老科幻电影声音增强了,在寂静的夜晚,其实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声音不断响起,观众的情绪不断积累,女孩独自走进了厨房。这时候导演加了配乐,慢动作的效果让观众知道危险在慢慢靠近,情绪积累到了极致。然后女孩转过头。在它的主观镜头中,一个赤裸上身的女人只是看着她。“它”一边撒尿一边走向镜头。一切都是慢动作完成的。“它”属于女孩,也属于观众。虽然走得很慢,但让人感觉好像要走出屏幕扑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