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情结
?小时候住在北方的一个小镇,低矮的石棉瓦房,红砖砌成的墙,花园里菜地周围蜻蜓蝴蝶飞舞,一条土路横在门口。整天和我混在一起的朋友都住在那里。虽然他们时不时耍点小脾气,闹点小矛盾,但却给我的快乐童年记忆打上了烙印。
?和情结这个词有关系的是家里的书。父母是镇上的中学老师,家里自然有很多书,有春秋战国史,也有《作文与考试》、《读者》、《读者文摘》等杂志。当时我上小学,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虽然有些话可能不是很懂,只是看的热闹,但也能在书中分清善恶,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是,也给我带来了身体上的不足。因为父母下班晚,放学后我会在炕上看书,慢慢的就忘记了时间。直到夜幕降临,我还在费力地看着它。我年少无知,不知道天黑了需要开灯,导致我小学六年级就近视了,成了遗憾。
?后来上初中的时候,喜欢上了课本上的鲁迅先生。我经常把作业本上鲁迅先生的照片和文章剪下来,分开保存。遇到杂志上的字画照片,我就剪下来,像宝贝一样装在小信封里。直到我用零花钱买了一本鲁迅全集,才忘记了剪书的问题。初二的时候,在杂志后面的广告里看到一些杂志举办作文大赛的通知,再次让我想起了那句话。我兴奋地投了几篇稿子。那时候是2005年左右,网络通讯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所以我经常在周六假期去邮局买信封和邮票,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那些信投进街边的绿色邮箱里。回信的地址是我的学校,所以我经常在课间跑到楼门口的收发室,一遍又一遍地找我的信。记得有一个以某省命名的作协给我回信,说文章得了奖,但是要领奖的话要汇几十块钱手续费,于是我把攒了很久的零花钱拿出来,汇到了镇上的银行.....最后,我通过邮件得到了我的奖品,是一枚黄色奖章,还有一些纸质材料。忘了是什么了,可能是一些宣传广告。现在想来,这种屈服其实很不靠谱。当时我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不再选择这种投稿方式,把目光投向了校报。
学校里有一个官方的文学社,叫“青青草”文学社。每天中午,校园广播都会播放一些音乐——大多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比如周杰伦、张韶涵,播音员会念一些诗词和短文。另外会在广播里公布哪个班的同学在校报上发表了文章,可以去广播室拿稿酬。抱着这种投稿的想法,我也写了几篇我认为不错的小文章,放在校报上。终于有一天,收音机里读到了我的名字——请三年12班学生乔麦到前楼广播室领稿费。铃声响了,但我还是跑到播音室,小心翼翼地收到一个信封,里面有一个书签,上面印着一幅油画,还有一元稿费。那时候其实很沮丧,因为即使在那个时候,一元钱也是很小的,但是我还是拿回家给我妈看了。我妈妈非常高兴。她说我的工作得到了认可,值得鼓励。
?后来上了高中,对语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背文言文的文章。老师一直喜欢找我帮忙,主要是因为我背的很流利,而且能一气呵成。但是,我的写作水平一直处于跟不上的位置。虽然我的文笔尚可,但远未达到较高水平。当时语文老师很喜欢我,恰逢县里要举行大型作文比赛。一个班级只能参加。在我和语文课代表之间,老师选择了让我参与。我记得是关于杜甫的题目作文,但是我发挥不好,没有获奖。后来我又报了一个作文比赛,没有入选。自我失望和高中繁重的课业让我对写作的想法渐渐淡去。
?我在大学里来到了省城。有一年,听说学校要举办作文、数学、英语竞赛,我就报了名。数学和英语果然是打酱油的,而我的作文却糊里糊涂得了“金笔杯”三等奖。我觉得这个奖也是我以后写作的一个伏笔。
?毕业后,我进了县局。上级单位会主办一些内部刊物,单位也鼓励积极投稿。毕竟如果公布了,年底对单位工作的评价可以加分。对个人来说,省级刊物每本稿费200元,总公司级刊物每本500元。为什么不呢?最初的投稿没有被采纳,但仔细考虑后发现用词过于华丽。语言的流畅性和优美性固然重要,但文章之所以能打动人,关键在于是否有真情实感,是否能在情感上到达受众。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一、二、三.....我的文章不断在期刊上发表,每年年底也能拿到两三千块钱,也算是年底对自己的奖励。但从去年开始,单位取消了交费制度,相当于不再拿交费了。考虑到激励机制的缺失和自己的精力,不再频繁给杂志投稿。说到底,这段爱情还是比较现实的。
?从那以后,我试着给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天天看故事投稿,但都因为找不到路或者坚持不下去而放弃了。后来认识了,很喜欢这种写作模式。我没有太多的规则和流派。我可以像长舌妇一样畅所欲言。每天都会得到一些好处,虽然不多,但是很满足。以后希望一直坚持不定期写作,和我继续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