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二班“防火”安全教案
中学生安全教案“防火”1活动内容:
防火。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燃烧,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
2、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儿童的消防安全意识。
3.万一发生火灾,你应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纸张、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流程:
一项活动
首先,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孩子观察纸点燃后的情况,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孩子伸手到火旁烘烤,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结:纸点燃后发出的光和热的火焰是红色的。
问题:火还能烧什么?(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二、知道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离不开火。请告诉孩子们火的目的。(做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皮肤、财产、房子、森林等。)
三、实验:灭火
(1)老师用杯子扣住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孩子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拿着三支燃烧的蜡烛,观察哪支蜡烛先熄灭,思考为什么三支蜡烛在不同的时间熄灭。杯中的空气量影响蜡烛的燃烧时间。
总结:要想扑灭火焰,必须将火与空气隔绝。
活动2
一、组织儿童讨论:
(1)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扔烟头、禁放区燃放烟花、寻找有明火的物品、地震、打雷、乱拉电线等。)
(2)如何预防火灾?
(3)如果发生火灾,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自保和逃生?
答:如果你房间里有电话,马上报警,电话119,说明起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道,什么楼或者附近有什么明显的标志和单位。
b:室外防火门热的时候千万不要开门,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堵住门,防止烟进来。如果门不太热,没有看到火焰,迅速离开。
c:受到火灾威胁时,应立即穿上湿透的衣服和被褥,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要在浓烟中逃生,尽量让身体贴近地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如果你着火了,不要跑。可以就地打滚,用厚重的衣服灭火。
e:万一发生火灾,不要乘电梯,要往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f:如果所有的逃生通道都被火堵住了,你应该立即回到房间,通过闪烁手电筒或挥舞衣服向窗户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要盲目跳楼。
二、逃生演练老师发出火灾信号,孩子们选择逃生方式自救。
中学生安全教案“防火”2的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2.让孩子知道火灾的原因,知道如何预防;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要准备的活动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个消防安全标志。
重要和困难的活动
1.注重防火;2.难的是自救。
活动过程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孩子不能玩、容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孩子说出火灾的危险性。火不仅能烧毁房屋和人,还能烧毁森林和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防火的方法,认识“防火”的标志。
(1)预防火灾,孩子不能随便玩火;②蚊香不要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③烟花爆竹不能随便燃放;(4)孩子不能玩未点燃的烟头,看到未点燃的烟头要及时踩灭;⑤知道“禁止烟火”的标志。
4.简述火的用途,消除孩子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孩子掌握几种自救和逃生的方法和技巧。发生小火灾怎么办?着火了吗?被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了怎么办?
6.游戏:“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孩子在遇到火灾时不害怕、不惊慌,提高自救能力。
活动扩展:
认识logo,设计logo。让孩子针对不同的地方,设计并张贴“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相应的标识。
中三班幼儿“防火”安全教案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孩子知道火灾的几种原因,知道如何预防。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考验孩子的反应能力,锻炼个人能力。
5.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个消防安全标志。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让孩子知道火灾的几种原因,知道如何预防。
重点:防火;
困难:自救。
活动流程: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孩子不能玩、容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孩子说出火灾的危险性。火不仅能烧毁房屋和人,还能烧毁森林和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如何防火,认识“火”的标志。
为了预防火灾,孩子们不应该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要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烟花爆竹不要随便燃放。
孩子们不应该玩未点燃的烟头。当他们看到未点燃的烟头时,他们应该及时踩灭它们。
⑤知道“禁止烟火”的标志。
4.简单说明火的用途,消除孩子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孩子掌握几种自救和逃生的方法和技巧。发生小火灾怎么办?着火了吗?【老师。]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了怎么办?
6、游戏:“消防安全与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孩子在遇到火灾时不害怕、不惊慌,提高自救能力。
活动扩展:
认识logo,设计logo。让孩子针对不同的地方,设计并张贴“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相应的标识。
活动反映:
安全是幼儿园的重中之重,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也要抓住时机。抓住用火生活的例子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在真实的感受中感受到,更容易接受。
儿童安全教案“防火”4目标:
1,小朋友记住消防号码119,知道安全标志。
2.使学生了解消防安全和灭火常识,重视安全,珍爱生命。
3.培养孩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懂得保护自己,懂得在危险来临时如何逃生。
准备:
安全标志图片。
关键点:
孩子记得火号119。
安全提示:
演习时注意安全。
流程:
一、引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火,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幸福,但同时火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旦火势失控,就会烧毁人类的财富,夺走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不可弥补、不可挽回的损失。比如我们身边发生了火灾,那么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的发生。
第二,教学
(1)小朋友,发生火灾时,你会怎么做?怎么逃?(孩子可以自由讨论,发挥想象力。)
1,不能钻到阁楼,床下,大柜子里以防火灾。火不大的时候,穿上湿透的衣服冲出去;
2.烟雾较浓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放低身体,手、肘、膝紧贴地面,沿墙边爬行逃生;
3.如果你着火了,不要乱跑,就地打滚灭火;
4.发生火灾不要乘坐电梯,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不要盲目跳楼。可以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为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并连成绳,紧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体上,沿绳滑下,或下到无灯光的楼层逃生;
6.如果逃生之路被大火阻断,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返回室内。卫生间最好关好门窗,不断给门窗浇水;
7、充分利用阳台、天窗等。为了自助;
8.当高层建筑被大火包围时,尽快将沙发垫、枕头等小件物品扔到室外,晚上用手电筒发出求救信号。
(2)、除了上述情况,最重要的是什么?(引导孩子说出火灾报警号,并熟记。)那孩子还知道其他什么特殊数字吗?例如:匪警110急救120。
三、游戏:
1,快速反应
规则:听到老师的指令后,孩子要迅速撤离,比较哪个孩子最快。
2.进行消防演习。
规则:儿童分为4组,向前爬行,进行逃生训练。
附:火儿歌
你拍一个,我拍一个,小孩子不要玩打火机,你拍两个,我拍两个,玩的时候远离电源和蒸汽加注,你拍三个,我拍三个,监督爸爸不要抽烟,你拍四个,我拍四个,遇火不要哭,你拍五个,我拍五个,烟瘾大的时候捂住口鼻,你拍六个,我拍六个,遇火呼救,你拍七个,我拍七个,遇火逃生,。
教学反思:
儿童美术活动是一种操作性的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手、眼、脑,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图像,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表现出来。
中学生安全教案《防火》5的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加上北方冬季气候干燥,生活中存在火灾隐患。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烧烫伤等意外伤害。所以要培养他们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掌握相关的防火常识和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还要组织一次专门的教育活动,让孩子懂得防火自救,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为此,我选择了“我对防火了解多少”的教学活动,从而真正体现了《只是想要》中提出的让教育活起来,教育生活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初步的防火和自我保护意识。
2、让孩子知道火灾的几种原因,知道如何预防。
3.使孩子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孩子完整连贯的表达能力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5.考验孩子的反应能力,锻炼个人能力。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
培养孩子初步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难度:
让孩子懂得防火,学会自救。
活动准备:
1,生活中接触火的孩子,能了解一些关于火的常识。
2.实物投影仪、相关火灾图片和火灾碎片视频。
3、蜡烛、火盆、废纸等火源及沙子、水盆等消防用品、湿毛巾。
活动流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火的特性、用途和危害。
1,用实物感受生活中的火,了解火能发光发热的特性。教师点燃蜡烛,让孩子靠近火焰近距离观察和感受火焰,进而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
2.引导孩子谈论生活中人们是如何用火的。老师用火的口吻总结了火的用途和危害:“小朋友,你们都很好!我是每个人都需要,每个人都害怕的火。我在你的生活中有很多用途,比如照明,烧水,做饭,发电,炼钢,治病。但是如果我不小心的话,也可能会引起火灾。我一生气,就把什么都烧了。”
第二,用图片了解相关的防火知识。
1.播放火灾的视频片段,让孩子感受熊熊大火的气势,猜测起火原因。
2、结合图片,谈谈如何预防火灾,火中浓烟滚滚,大火会把一切都烧光,甚至把人烧死,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那么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
(1)、不要玩火柴和打火机。
②不要玩弄插座、插头和电线。
(3)、不要在阳台和禁放区燃放鞭炮。
4.找没有裸光的东西。
5.提醒爸爸不要乱扔烟头。
⑥电器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
第三,尝试几种简单的灭火技巧,了解自救和逃生的方法。
1.用沙子盖住火,用水浇灭火。老师在搪瓷盆里点燃柴火,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试图用沙子和水灭火。
2.试着用在地上打滚的方式把火碾碎。
3.看自救逃生的图片,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教师一边操作投影的图片,一边向孩子们提问,引导他们谈论自救和逃生的方法:如遇火灾,应立即报警求助,并拨打(119)找消防员,说出火灾的详细地址。在消防车到达之前,你不能乘电梯逃生,更不用说从楼上跳了下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湿的被子,靠着地面爬出来。
第四,进行火灾逃生演习
1,模拟场景:大家正在南京路6号红太阳电影院看电影,突然发生火灾。大家应该怎么做?
2.指导孩子尝试拨打119,告诉消防员火灾地址。
3.带领孩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按照安全出口指示的方向进行自救和逃生。
4.孩子们被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老师带领孩子们放松:小朋友们,由于消防队员赶到比较匆忙,火已经被扑灭了,没有造成任何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打败了火,赢了!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的扩展:
带领孩子们观看消防员的消防演习,了解更多关于火灾的危险,并学习如何在危险面前保护自己和逃生。
活动反映:
1.内容选择贴近儿童生活,活动设计流程连贯清晰。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广泛的教育资源开展活动。通过观察、交谈、练习等形式增强孩子的相关生活体验,从而增强孩子的防火意识,获得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2.孩子参与热情高,能在活动中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参与度。此外,动静交替的活动设计和相关场景的创设,让孩子在参与活动中始终保持兴趣,获得发展,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中学生“防火”安全教案活动目标6
1,懂开水的温度,懂火的力量。
2.通过活动学习防烫伤和防火的基本知识。
3.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孩子勇敢活泼的性格。
5.培养敢想敢干、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每个孩子都知道防烫防火的基本知识。
难点:烧伤后怎么办?
要准备的活动
一壶开水,一块燃烧的木炭和两只小老鼠。
活动过程
1,通过老师的提问,让学生明白开水和火的危害。
谁来说说白开水的特点?
(2)谁说火有什么特征?
老师总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开水和火,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我们也要注意安全使用。
2.示范教学
把一只老鼠扔进开水锅后,给孩子们看结果。
(2)把另一只老鼠扔进燃烧的木炭盆里,让孩子观看结果。
3.组织儿童讨论
被烫伤或烧伤了怎么办?
②展示相关图片,让孩子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用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动物作为教具,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开水和水也有一定的了解。平时也可以注意安全。但讨论时准备可能不充分,要多留些时间让他们发言。希望我以后的教学活动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