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被“十万个为什么”轰炸,这样做对吗?
王黎明
浙江大学
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大学儿童旅行项目教研室主任
创始人
,两个女儿的父亲,喜马拉雅“儿童一切启蒙课程”讲师,科普畅销书《的作者
吃货的生物学素养
《上帝的手术刀》。
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十万个为什么”模式时,往往会不知所措,被孩子连珠炮似的提问给堵住了。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别人口中的“女儿奴”,我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最享受的事情或许就是兴高采烈地回答对方的“为什么”。
因为“为什么”这个问题很神奇。当一个孩子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为什么小孩子不和我玩游戏?”时间是神圣的,这一刻标志着他开始认真探索一切背后的逻辑。整个人类文明史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反复追问“为什么”的历史。虽然我不指望女儿长大后成为科学家(她现在自称流浪歌手哈哈),但每个人都要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更何况,今天的生活、生存、生活方式都严重依赖科学进步。
任何问题都值得好好回答,没有绝对正确的权威可以解答我们所有的疑惑。获得新知识的唯一途径是承认我们的无知,开始逻辑思考,并仔细怀疑和检验我们的想法。当孩子问你一个很难回答的“为什么”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科学的回答:“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知道,我们会知道,我们必须知道。”
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能力?我觉得至少有三个层次的递进:技能、知识、方法论。其中,技能是最不需要学习的。比如学会用手机支付宝支付,弄清楚家用电器怎么操作,因为现代科技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就像二十年前,国内到处都有电脑培训班,从五笔输入到文件编辑,但今天拼音、笔画甚至语音输入早已解决问题。技能可以随时迭代,随时淘汰。
家长谈科学教育,会想到知识层面。我的大女儿现在六岁多了。她是在一堆科学绘本中长大的:拉卢斯百科全书,魔法校车,加里古的科学绘本?女儿喜欢看,但离真正的故事书还差得远——虽然比我们小时候看的干巴巴的《十万个为什么》生动多了,但这些书的科学内容还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而不是有人物、情节、联系的完整故事。
孩子不知道这些知识是怎么被发现的,也没有机会判断这些知识的真假。因为孩子其实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提问——更多的时候,是书中的人物在提问;我其实并不急于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太阳系里有没有两五种血管和八八十颗行星?对他们来说真的有意思吗?
那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懂点科学呢?除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离不开科学之外,有没有一种观念认为,用科学的逻辑思考,用科学的方法验证,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生活方式?我们真正应该花时间和精力的是方法论的学习,而不是放弃基础。
也许你会忍不住吐槽:孩子有必要学点科学方法论,把家里变成实验室吗?这臣妾做不到!
你不必科学方法论不需要用什么高大上的科学仪器,只要稍微转换一下视角,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都可以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锻炼科学思维
比如分类。你可能觉得小孩子早就把玩具按颜色分类了,把垃圾按可回收性分类了,太平淡无奇了,但分类是一切科学分析的基础。分类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对事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观察和总结。这种观察和总结可以很肤浅,但这种思维方式无疑具有巨大的力量。
就像我和大女儿玩的一个游戏:一周有几天,大女儿在幼儿园放学后会来我办公室玩。我们对这段亲子时光总是安排得很满:在楼下草坪上跑步捉迷藏,读书讲故事,画画,玩游戏,吃水果零食等等。于是,有一天我建议大女儿画一张表,总结一下我们每天在一起做的事情。大女儿掰着手指头开始列举以上所有项目。但是我的要求有点难度。我希望她能总结一下我们做了哪些事情,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单独列出来。
大女儿先把东西按位置分室内室外,那还能继续分吗?大女儿把室内活动分为吃、读、玩。然后我们把所有的事件放在这四个篮子里。喝水、吃水果、吃蛋糕都算“吃”,在草坪上捉迷藏、跑步或放飞无人机也算“户外”。然后我们讨论了一个方案,用四种颜色来代表这四种活动,然后我们把它们录下来,看看我们来到爸爸的地方,是不是每天都能把这四种事情都做好。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大女儿真的很开心的记录自己的活动。更有意思的是,她在录制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什么重大活动没做,会赶紧要求补充!这当然没有物种或粒子的分类听起来那么“科学”,但需要孩子更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哪些事物相似,哪些差异很大。这不就是建立科学思维的第一步吗?
补充分类就是比较。分类往往来源于比较,多少,多大?拥有不同的类别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一些被忽视的差异。比如知道了熊和熊猫是不同的物种,我们就可以继续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们之间食谱的不同。
就拿我和大女儿来说吧。我们把一家四口的菜谱分门别类放在不同颜色的桌子上。红色、绿色和蓝色分别代表肉、蛋、奶、蔬菜和主食。我的专栏只有绿色和蓝色,我的大女儿有三种颜色,我的妹妹只有红色。有了这张图,谁吃的更健康,谁特别挑食,就一目了然了。
看完这张图,大女儿甚至会自己做一个分析:嗯,爸爸的特点是不吃肉,因为他要减肥;妹妹之所以天天红,是因为还在吃奶,不吃别的?这个小家庭成员的膳食分析图不就是一个微科研吗?
让科学思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有了分类和比较这两个犀利的思维工具,我们想了解事物背后是否有着神秘的联系。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而这种认识的出发点是我们发现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这是吸烟和肺癌之间的联系。
去年冬天杭州有一次严重的雾霾,空气质量、身体健康之类的话题总是在家里讨论。有一天,我们开始监测室内空气中的PM2.5浓度。大女儿每天都会用墨香空气果检查每个房间的空气质量,然后在手机APP里看室外的空气质量,一起记录下来。不得不说,有点无聊。我很惊讶我的大女儿能坚持两周。
然后,根据她的记录,我画了一个柱状图加一个折线图。我试着诱导了一下,大女儿立刻看出了几个有趣的联系。比如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是否一致,应该是一起高一起低?餐厅的空气总是最差的吗?这和餐厅没有空气净化器有关吗?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更复杂的:比如对于同一个房间,净化器能不能打开,似乎和空气质量关系不大?这是否意味着空气净化器用处不大?找到这些联系之后,我们是否可以回过头来分析室内空气受到影响的原因?
科学方法论远不止分类、比较、联系,还有数字、因果等有趣的内容。如果孩子能把这种科学思维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时不时地做一些微观调查,总结一些微观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是否能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去年,我的好朋友郝请我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小型的科学夏令营。《侦探找糖》这一期,我们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糖。
仔细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通过思考、实验、观察、总结,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每多一点,就会多一份精彩的体验。而当孩子们热情拥抱科学思维,真正放飞好奇心的时候,他们真的会去探索一个比我们更美好更神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