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康复技能训练有哪些?
施密特的注意理论说,反复练习使新注意到的语言进入长时记忆,供将来自由使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频率在这个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在同等条件下,某种语言形式出现的频率越高,越容易被注意到,因而也就越容易被吸收。语言学习是一个从输入到习得的过程,其中注意力和频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通孩子通过交叉听力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而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一门语言的初期需要家长重复。如何重复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1.完成整个句子
情景一:母亲带孩子去拿杯子,说:“杯子,杯子,杯子。”
分析:母亲虽然重复了关键词,但只是重复词汇,会让孩子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母亲输入的语言就会变成孩子表达的语言。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输入完整的句子,否则孩子以后会一个字一个字的表达。我们可以说,“我们去拿杯子,婴儿的杯子,还有喝水的杯子。”
2.说声学强调
情景二:妈妈斩钉截铁地说:“把杯子拿过来,宝宝去拿杯子。”
分析:妈妈用了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是语调太平,没有突出关键词。孩子虽然听到了,但是听不出妈妈强调的是哪一部分。所谓声学强调,就是在句子中突出我们要输入的关键词,让孩子听得更清楚。说到关键词,可以使用先停顿、增减音量、放慢语速、加重语气等技巧。在给孩子输入生词时,最容易让孩子听清楚的是句尾。如果把它们放在句子中间,就必须加上声学强调。
3应该有一个停顿
情景三:妈妈一直说:“我们去拿杯子,宝宝的杯子,还有喝水的杯子。”
分析:妈妈注意到她把整句话讲完了,把关键词放在了句末,但是孩子因为语速太快没来得及反应。我妈说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不懂。成年人之间的交流也需要暂停和等待,更不用说我们的孩子了。家长和孩子一起输入语言时,句子之间一定要有停顿,给孩子反应的时间,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