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经典的粤语老歌?

1,叶倩文的《我要活着》:这是一首与梁凤仪无关的歌。记得第一次听到是在电视剧《不幸》里。凯西·周终于抛开了一种被别人利用的感觉,决定从此为自己而活。当她的表情从迷茫变成坚定时,叶倩文的歌却随时响起:“永远不要早晚自怨自艾,永远不要问谁错了。不需要再掉一滴不必要的眼泪,留下力量去肩负无尽的空虚。”多么清醒和彻底!整首歌用的是硬摇滚配乐,前奏在一起给人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叶倩文的歌曲总能保持平静的基调。即使歌曲发展到高潮时旋律起伏相当剧烈,我仍然能从叶倩文的歌曲中体会到成熟女性掌握自己的信心。叶倩文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歌手。一部分是因为她率真的性格,另一部分是她独特的音质。她的一些早期代表作,如《零点十分》、《哭泣的沙子》、《秋来的秋天》、《长夜》、《我的爱人晚安》等。,依然是粤曲的代表作。在她转到台湾省发展后,制作人陈大力和陈秀楠以一首《与公牛赛跑》创造了叶倩文在整个华语乐坛的后歌地位,但他们糟糕的创意最终导致了叶倩文的惨淡未来。

2.许冠杰的《双星情歌》:关于沈松的这部作品,我不需要多说什么。我只需要把它的部分歌词打出来,就能体会到它经久不衰的魅力。“拖* * *去轻舟,共誓青春晓。邀请两颗心合影,希望海鸥快乐的歌唱。烈日下和妹子相亲,从此不离不弃。美景醉人,绿柳繁花相对有缘。两颗心系在一起,万里留相思不变,今日离别似伤感,明日却又会怀念花开。泪痕渐淡,月色独照寒枕。醉了,寂寞了,不禁心酸,深更半夜哭,于心不忍。”

3.林子祥的《在水中央》:这是一首情感老歌,意境直接沿袭了双星情歌。林子祥可以说是香港乐坛的一个怪胎。留学经历使他写出了《阿拉姆日记》等开拓性的作品,在他独树一帜的《林氏狂歌》中独树一帜,能将粤语曲调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不露痕迹,用柔和的声音演绎。《水中央》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音乐和歌词都很美。“青山,倒影在淡绿的湖面上,水色衬托山光。云若飘,天若闲,人忙笑……”曾经有人感叹现在的流行歌曲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养耳”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现在流行音乐的通病就是形式大于内容,旋律的停滞和歌词的苍白只能靠强烈的节奏和炫目的包装来抵消。在流行音乐发展的黄金时代,很多好歌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但现在,这些快餐音乐只能帮人打发时间。

4.李克勤《深》:李克勤也是我最喜欢的歌手,我觉得他没能大红大紫是港乐坛最大的损失之一。《深邃》是我接触到的第一部李克勤的作品。它似乎包含在宝丽来周年纪念的一盘杂七杂八的磁带中。一起唱的好歌有张学友的《月亮半弯》、谭咏麟的《爱与义》、钟镇涛的《爱情变迁》、徐小凤的《城市足迹》。李克勤当时是作为谭咏麟的接班人出现的,有一段时间还刻意模仿谭咏麟的声音和吐字,比如《还是老地方》。而《Deep》是李克勤摆脱谭咏麟阴影,确立自己在乐坛地位的经典之作。作曲家林慕德,作词人李克勤(这个组合后来被引申为《市政厅的礼堂》,另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简单的钢琴伴奏,淡淡的旋律和李克勤独特的歌声,刻画的失恋痛苦令人震撼。“无奈,你说你忘了,你说你忘了,不管多惨,表面都留下两行吹干的泪。我说我希望,我说我希望,但是我可以再恋爱一次。不过,我现在知道这很尴尬。”

5.李克勤的《蓝月亮》:改编自玉置浩二的《安全地带》。这个日本人真的不简单。他的很多作品都能在港继续发扬光大,比如张学友的《李香兰》、《半个月亮》、谭咏麟的《酒红心》、陈慧娴的《冰点》...《蓝月亮》是我最喜欢的玉置浩二作品。这首歌充满了浪漫,跳跃的音符,流动的节奏,香雪槐的歌词,李克勤的演绎。我觉得梵高灵在棕榈树下玩耍实在是太动情了。“从黑暗进入凉爽的早晨,在街角亲吻深情的爱人,空虚和心碎像云一样飘来,遮住了路灯。微风飘过长裙,时间带走了执念,两人完全靠近。蓝月亮,走了,还连着今晚的誓言。愿过去的伤心片段不要再提,这样的生活才会更美好。”李克勤能在这样的状态下坚持自己的风格10年,我向他致敬。相比之下,当年我最崇拜的童安格,离《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越来越远。

6.黄凯芹的《雨中情人》:像黄凯芹这样的人才出生在香港,进入香港乐坛,是幸运还是不幸?他似乎一直与商业氛围格格不入。他的优雅、高贵、多才多艺,让他与同时期的另一群歌手相比,仿佛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两个人。与李克勤的坚持不同,他很早就退出了,现在他不再出现在流行音乐中。黄凯芹和悲伤的恋人们站在一起。他能够作曲、作词,才华横溢。他不仅赢得了乐坛“才子”的美誉,还出版了散文集,举办了摄影展。《雨中恋人》不是《悲伤恋人》的姊妹篇,风格一路清新。偶尔的萨克斯演奏和黄凯芹华丽的嗓音相得益彰,营造出城市雨夜的浪漫感觉。“带着失落的梦,享受雨中护航的恋人,雨后的冷意浓如昨日。寂寞空灵的风,感情仍未冰封,这让昨日柔软的思绪和回忆在我心中起舞……”黄凯芹的气质注定了他不会在后来变得庸俗的乐坛上妥协,欣赏他出色表现的人不会太多,尤其是唱片公司。因此,黄凯芹消失多年,并没有让一个市场错过他们多年前错过的宝藏。

7.Tam的《尘埃宿命》:或许这首歌可以称之为《八月花》,因为随着这部电视剧的热播而家喻户晓。谭的声音有时甚至可以用“妖”来形容,他的台风也相当迷人,远胜现在的张国荣。也是因为这个原因,Tam才能把古装电视剧的主题曲唱的游刃有余。其实我对Tam并没有太多好感,只是他唱了太多好歌,有时候我只能忍受他的“妖”嗓子,因为歌词和旋律真的很经典。“尘埃的命运就像一场梦。起伏总是不平的,现在都是浮云。爱情也是空的,就像袖底飘来的风,淡淡的香味,飘在深深的旧梦里。繁华尽,我在风中憔悴。当我回头时,没有晴天也没有雨天。明月楼,寂寞,谁也说不出我想要什么,世界上还有我没有醒来的梦。路漫漫其修远兮,沉浮不由我。徜徉在茫茫人海中,感觉淡然。热情与热情,换来的是冷漠,多少深情的孤独。人已随风而逝,花开花落,无论世事如何沧桑。一城满风,满城相思无声,黑暗中只飘桂花香。”我觉得有必要把所有的歌词都打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就像在你的袖子底部挥舞着风”。你听过这么精彩的描述吗?

8.莫文蔚的《比夜更黑》:这首歌收录在莫文蔚迄今为止最好的专辑《全身莫文蔚》中。作曲家郭子和作词人周耀辉是电影《黑侠》的主题曲。《黑衣人》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黑暗的色彩,奸诈的光线,钢筋水泥的环境,冷漠疏离的人际关系,爱与恨,追求与毁灭,正义与邪恶在这个无情的舞台上更加真实。比夜更黑也是这样一首属于黑暗的歌。莫文蔚柔声细语,低声吟唱,悠扬的旋律在黑暗中流淌,仿佛找到了归宿。莫文蔚的真性情和叶倩文一样,都是港乐坛的异数,但可悲的是,连歌手的个性都会被唱片公司创造或包装,成为唱片推广的工具。我们现在看到的莫文蔚,和那个全身自发歌唱的女人不一样。事实上,一些所谓的个体歌手只有一点点自己的个性,而唱片公司为了销售业绩,故意夸大歌手的个性与大众的差距,让歌手孤独,让平民仰视。其实何苦呢?一首好歌的力量还不够吗?

9.许志安的孤独电台:专辑A、B、C、d中的第七首歌,记得有一次我把这首歌推荐给我的一个朋友,他一听前奏就摘下耳塞问我:“你为什么喜欢听这么恶毒的歌?”我倒!事实上,正是这个“大胆”的前奏首先吸引了我,让我想起了城市里的喧嚣和混乱。歌词深刻剖析了对孤独的恐惧。“听到奇怪的旋律,在空气中徘徊。传达的信息永远不外乎诉说不同的悲伤。谣言飞出窗外,传播真相。有梦想的人迫不及待地打开心中的麦克风。听到后请回答。这是一个孤独的电台。无线电波日夜播放的都是爱,爱,爱,爱。它穿过城市的天空,回荡在冷漠的人海中。没日没夜的叫心,压抑,那份爱。在每一班游荡的夜行列车里,在每一个疲惫的心灵里,那无法掩盖的声音给了我爱,快快……”在听这张专辑之前,我对许志安的印象无非是“火辣动感的拉拉拉”,但在“A、B、C、D”中惊喜地发现了久违的阳刚之气。买了几张《A、B、C、D》之后的许志安专辑,但每次都很失望,被炒作的“为什么背着我爱别人”更让人受不了。还好还有一首《罗马》可以听。

10,温兆伦《我愿意倾吐我的爱》: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无线电视剧《火玫瑰》的一集,徐嘉良作曲,潘伟源作词。最喜欢听其中一句“心中有恨”。作为一集,很中肯,因为《火玫瑰》是一个女孩陷入仇恨的故事。温兆伦是一名优秀的歌手。他的风格很特别,声音可以用“呃”来形容,但不像郭富城早期那么甜腻。温柔害羞真的很有魅力。很久以前看了一个在港演唱会的视频,温兆伦唱了一首歌,应该是《此生无悔》的插曲。歌词是“爱总是像一场游戏,无边的爱曾经是无害的……”,这真的很好,但不幸的是我从来不知道标题是什么。温兆伦转到台湾发展后,他的歌唱事业开始走下坡路。一旦他独特的声音唱普通话,就变得很恶心。会不会是台湾省乐坛真的是谋杀粤语歌手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