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稿说了多少棵树?
首先,谈谈教材
我说上课的内容是“有多少棵树”。此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第四节“加减法(二)”。这是一个新的教训。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9加几的基础上讲授的,也是为后面要学习的“十多减8加9”的计算做铺垫。所以本课在本单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讲解应用”的叙事模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8加几的加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运算活动,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进一步理解“十点法”的含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学习形式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基于这样的思路,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进一步理解加十的方法。
第二,宣讲法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认知规律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探究、合作、互动的教学方法,运用游戏、操作、交流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索、发现、探究。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必须改变旧的学习方法。本课重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具体的动手实践(摆放学习工具)中,让学生体验探索8加几的计算过程,体验成功的快感;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来完善自己的观念,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工具准备:主题地图、小黑板、投影仪、柜台等。
第三,谈谈教学过程
(一)表示整体设计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是形象具体思维,趣味性强,活跃性强。所以在教学中,我会遵循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在本课程中设计了以下链接:
第一个环节:游戏刺激,复习旧知识。(2分钟)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识。(3分钟)
第三个环节:探索算法,体验多样化。(20分钟)
第四环节:实际应用,拓展延伸(13分钟)
第五环节:全班总结(2分钟)
(B)所述局部设计
1.游戏刺激,旧知识复习。
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我设计了1个游戏“找个朋友”来复习哪两个数能加到十,为下一步使用“加到十的方法”做铺垫。
2.创造情境,引入新知识。
新课标提倡情境教学,我乘坐时间飞船创造了一年四季感受的情境。通过参观四季,我们可以有效地将新知识与课堂练习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真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实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在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解决后面的数学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探索算法,体验多样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是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因此,我通过情境创设,组织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引导学生探究“8+6=?”的计算方法。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这就使得一个问题有很多解。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学会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体验成功,取得进步。最后全班交流,对比各种计算方法,优化算法,最终实现新知识的构建。这样逐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实际应用、扩展和延伸
知识的转移在于学习新知识后的巩固和运用,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课堂练习可以适当情境化、生活化、实用化,避免机械式练习。我创造了“夏天摘星”、“秋天大雁南飞”、“冬天送小兔子回家”三种情境。在这样有趣的情境中,学生的心理负担自然消失,注意力自然被吸引到练习中。在心理安全的轻松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有利于其潜能的开发,达到最佳的接触效果。
5.全班总结
“这个班的每个人都过得愉快吗?你学到了什么?”组织全班交流总结。用交流的声音结束这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