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看待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

1、

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改善人的气血循环,而焦虑、紧张、恐惧、担心会使我们身体的局部气血不畅,反而会加重病情。无论你是否生病,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需要重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重性,在行为上严肃对待,做好自我防护。同时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健康,增强免疫力,保护好自己。

回答问题: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试?

首先,我们要自我意识到这次疫情带来的不良情绪。中国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国家,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每到春节,中国几乎每个人都会像候鸟一样飞回自己的家乡,与家人朋友团聚,然后飞回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今年的春节完全被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必然会经历很多的无奈和失望,每天各种关于疫情的信息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引起更多的焦虑和恐惧。它可能伴随着大量的沮丧和愤怒。试着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允许。当我们面对疫情时,会有一些焦虑和恐慌,这是人面对危机时的正常反应。同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正是这些恐惧、焦虑之类的负面情绪,使得大多数人能够将自己隔离在家中,也正是因为我们如此团结,才使得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获得了有效控制疫情的可能性。

然后呢?我们应该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心。北欧的冬天很长,最长的半年是在冬天度过的。冬天的夜晚很长。有些日子,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是黑暗的。看起来是那么不适合人类生存,但北欧五国(芬兰、挪威、丹麦、冰岛和瑞典)在全球幸福度的评价中却始终名列前茅。北欧人在一个看似“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认真生活,享受生活。他们和家人呆在家里,一起做饭、吃饭、聊天、读书、打游戏,把琐碎的事情变得有趣,充满了亲情。他们想出各种发明来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让聪明的大脑不被浪费。他们不依赖外界的刺激而活,更注重内心的充实。

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也可以试着做到以下几点:

1,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有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疫情严峻,假期推迟,几乎所有人都在家休假,不能出门。再加上对疫情的焦虑和恐惧,人都是行色匆匆的,所以即使被隔离在家,也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2.给自己列一个必做清单,并执行它。平日里,一定要知道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开心。比如听音乐,香薰,做瑜伽,涂鸦,做一些小工艺品,尝试给自己和家人做好吃的,读书,看电影,和家人互动,和家人真诚聊天等等。你也可以允许自己哭,写下自己的想法或感受,玩一些不用动脑的游戏,深呼吸,拥抱可以安慰自己的物体,洗个热水澡或淋浴,通过网络与人聊天等等。

如果此时你仍然有很多负面情绪,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减轻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现在是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即使足不出户,只要拿起手机,各种信息就会涌入。对疫情的过度关注,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还会直接影响我们自身的免疫能力。如果我们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或者遇到重大压力,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失灵或崩溃。一旦身体的保护系统被破坏,我们更容易被疾病感染,或者加重已有疾病的症状,甚至引发其他传染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疫情信息不超过1小时。睡前不要过多关注相关信息,关注必要信息,减少噪音。不要相信谣言,尽量从权威官方媒体获取信息,相信政府。

2.自言自语,鼓励自己。作为人类,我们都有自言自语的特殊能力。无论是大声自言自语还是默默自言自语,你都可以用这种能力来训练自己克服困难的挑战。所以你可以告诉自己:“这可能不好玩,但我能应付”,“这将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经历”,“我不能让焦虑和恐惧占上风”。

3.锻炼身体。运动的好处是帮助你减轻精神压力,增加心血管功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减少抑郁。即使你现在与家隔绝,也可以在室内做运动,比如用网上的视频做几次广播体操,做瑜伽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可以很好的调整心态。

4.积极思考。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思路:不要只看不好的,很多文章可能只是在兜售焦虑。注意,日常信息中正面信息比负面信息多。注意事实和数据,根据事实(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药等)判断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我们应该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物,并试图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问题的影响。对未来保持期待,即使在危机时刻,也不要忽视身边美好的事物。

1、?恐惧,无法感到安全

2、?对自己或他人失去信心。

3、?无缘无故想哭

4、?感到无助

5、?觉得饿

6、?感觉迟钝和麻木

7、?变得孤僻或孤立。

8、?睡眠状况恶化

如果家人或自己出现疑似症状,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如有武汉接触史,请戴好口罩,做好防护,立即到当地专门发热门诊就医,注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达医院后,如实告知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遵医嘱,配合检测和治疗;就医前应告知与家属有关系的人和单位(包括学校、公司、相关亲友、近期接触过的人),做好今后可能住院、隔离、调查的准备;在做以上事情的过程中,自我情绪管理很重要,记得保持冷静。

如果你的家人或你自己有疑似症状,甚至是确诊,你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些心理压力。这些压力甚至会持续几天到几周,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

情绪影响:震惊、恐惧、悲伤、愤怒、罪恶、羞耻、无力、无助、无望、麻木、空虚、失去快乐和爱。认知影响:困惑,犹豫,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不想要的记忆,自责。

身体影响:疲劳、失眠、身体疼痛、身体紧张、心悸、恶心、食欲改变、性欲改变。

人际影响:无法信任、无法亲密、失控、感觉被拒绝、被抛弃、退缩等。这些情况会伴随疾病,这很正常。你可以根据本文前面的内容来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但是如果没有有效处理,对疾病的治疗是有害的。如果你感觉到焦虑、恐惧、担心情绪强烈,无法消除,一定要及时治疗,主动接受心理援助,稳定情绪,冷静处理面临的危机。同时,不要偏执,总是往最坏的方面想,尽量做好充分的准备,把积极的想法记在心里。

医务工作者在治疗他人的同时,如何在心理上照顾好自己?

战斗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治疗中。除了身体上的疲惫,目睹他人疾病的痛苦后,可能会爆发出惊愕、沮丧、内心的疲惫甚至愤怒。一般来说,参与治疗的医务工作者会面临“医务人员被感染”、“创伤性刺激”和“治疗失败”三类压力源。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压力,有些压力甚至会周期性积累或复发。如果医务人员未能了解自身的压力源并妥善处理,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以下心理症状。

认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觉得生活和社会不公平;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感。

情感:面对大量患者的紧张和焦虑;付出很多后,因为疫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情绪低落和疲惫,面对公众的批评,绝望、孤独、沮丧、愤慨;担心自己和家人生病;对家人的愧疚;无奈又难过。

行为:容易激动、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冲动行为等。

身体:长期紧张状态下肌肉紧张、坐立不安、睡眠差、血压升高、体温升高;长期过度劳累造成的身心疲劳。

其实这些问题都很正常。医务工作者首先是人,然后才是自己职业带来的身份。希望我们的医务人员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正确调整自己,及时反馈给他人。一定量的情绪表达和发泄更有利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