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个月宝宝动作发展训练表

婴儿生长发育规律。他们超级厉害,每个月都能学到一些“新技能”。民间有句话可以概括为:三举四转六坐七滚八爬九撑一岁会走。坐起、爬行、行走,这些“大动作”被认为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里程碑。

这里整理的1-22个月宝宝大动作发育能力训练记录,当然这次只是参考。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运动发育时间会有所不同。如果相差2-3个月,是正常的。如果相差超过半年或一年,家长就要注意了。

1个月

肢体运动:在孩子醒着的时候,给他们做肢体被动体操。把孩子放在铺好垫子的硬床上,室内空气清新,用双手轻轻握住宝宝的手或脚,随着音乐的节拍做肢体运动,让孩子感到舒适和快乐。如果孩子紧张易怒,可以推迟做操,改做皮肤按摩,让孩子适应。

两个月

抬头训练:即垂直抱头、俯卧腹头、俯卧头。经过训练,宝宝不仅可以仰面观看响铃贴在前面,还可以短时间离床,抬肩。这样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视觉信息,增强了颈部的张力。

转身练习:把宝宝背在妈妈的胸腹部,脸朝前。爸爸在妈妈身后有时把头伸向左边有时伸向右边叫宝宝的名字或者和他说话,或者用很大的声音摇动玩具诱导宝宝转身。

3个月

俯卧抬头:继续训练俯卧收腹和俯卧抬头,同法2个月。要让宝宝俯卧时头部立起45-90°,前臂和肘部能支撑头部和上半身的重量,使胸部抬起,面部直视前方。别忘了用手抵住脚底练习爬行,从疾走变成爬行时观察,并记录下来。

翻身训练:喂奶中途,宝宝清醒时,翻身练习。把宝宝放在硬板床上,取仰卧位,衣服不要太厚,把宝宝的左腿放在右腿上,左手握住宝宝的左手,宝宝就翻身了。用右手手指轻轻刺激孩子的背部,让孩子主动向右转,转侧卧位,再进一步到俯卧位;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宝宝身体的一侧,让他翻身,给他一点帮助。一天几次,3个月结束孩子会自己翻身。

4个月

前臂支撑: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训练孩子俯卧抬头,比如站在他们的头前和他们说话,让他们的前臂支撑整个身体,挺胸抬头看着你。还可以逗逗前面的玩具,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移动玩具,观察孩子的反应并记录下来。

翻身:按照之前的方法继续训练翻身。也可以在他身边放一个玩具,诱导他翻过来拿。这时候可以一侧握住宝宝的手,宝宝自然会握住你的手做一个翻身的动作,然后从仰卧到侧卧再到俯卧。

5个月

直立:双手将孩子抱在腋下,让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保持直立姿势,并支撑孩子双腿跳跃,每天练习几次,促进平衡知觉的协调发展。

斜躺:把孩子放在沙发或有扶手的小椅子上,让孩子坐着玩,或者给孩子一些支撑,练习坐姿。支撑强度可以逐渐降低,一天可以连续几次,每次10分钟。

6个月

独坐:让孩子在自己坐的基础上练习独坐。家长可以先给一些支撑,然后逐渐撤除支撑或者让孩子先自己坐。坐稳后,它们会逐渐离开靠背,有时要坐七个月才能坐稳。

爬行:用玩具逗逗,帮助孩子练习爬行。由于腹部着床在第五个月时只是原地打转或后退,家长可以将手放在孩子的脚底帮助其向前爬行,然后逐渐用手托起腹部,使身体重量落在手和膝盖上向前爬行。

7个月

爬行:继续练习爬行,让孩子由爬行转为爬行,腹部逐渐离开床面,用手臂转身或后退。玩具或食物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让孩子爬着去够。在这里,你可以从头到尾保持平衡。用手托起腹部,练习手和膝盖的支撑,准备过渡到手足爬行。

8个月

爬行:“爬行”是全面的大脑感官综合能力训练,一定要让宝宝充分爬行,否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从膝盖到手脚的爬行,可以让孩子肚子离床爬行,也可以让宝宝和其他同龄宝宝在铺有地毯或塑料地板的地板上互相追逐、爬行,或者推、滚小球玩耍。既开发了大脑潜能,使左右脑协调发展,又发展了体力,培养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把东西拉起来:让孩子练习从仰卧位把东西拉起来(比如床栏杆)。可以先扶着栏杆坐起来,逐渐站到栏杆上锻炼身体平衡的技巧。

9个月

帮助站立和坐下:从卧位拉东西或扶着手,让孩子站起来。站着的时候用玩具逗他3-5分钟,双手慢慢坐下。站着比坐下容易。几分钟后,成人应帮助坐下来,以避免疲劳。

坐起踏步:让孩子仰卧或俯卧,用言语和动作示意他坐起,用手帮助宝宝鼓励他踏步或用玩具和食物逗他坐起。这时候要表扬他,让他开心,进一步发展他的平衡协调能力。

10个月

独自行走:继续让孩子站在扶手或扶栏上,训练宝宝用椅子或推车行走。几把椅子或凳子之间的距离可以是1英尺,供宝宝学步,也可以让宝宝在父母之间学步,距离逐渐加大。父母在帮助宝宝学步时,先用手,再用一只手牵着走。以后你可以用小棍子握住一端。等宝宝走稳了,家长轻轻放开。宝宝认为有人在引棒而安全行走,逐渐过渡到一个人稳步行走。

11个月

攀爬障碍:11个月的宝宝,爬行技巧熟练,攀高欲望强烈。一直“爬上爬下”是这个阶段宝宝的特点,是宝宝探索自我、获得乐趣、提升天赋的动力。要创造条件,和宝宝一起做游戏,爬“山”和“跨越障碍”。

1岁

独自走几步:训练孩子稳定地独自站立,然后练习独自行走。可以先学会走在父母中间,然后一个人走几步,再逐渐加大距离。拖玩具可以增加你学习走路的兴趣。

跳跃:让宝宝双手站在床边和沙发边上。可以喊口令做双脚轻轻跳跃的示范动作。在双手的支持下,宝宝模仿着用双脚移动。你要鼓励,喊口令。重复几次后,只要你喊口令,宝宝就会随着声音移动双脚,这对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培养勇敢坚强的性格非常重要。

1岁1个月

行走自如:继续练习独立行走,让孩子从蹒跚的几步稳定地走到很远的距离。比如孩子拿着拖车玩具走路,和同龄人比赛谁走得快。让他们扔球、捡球、跑来跑去找玩具等游戏来训练宝宝的综合行动能力。

1年零2个月

动作游戏:和孩子在地上玩各种各样的动作游戏,比如和孩子一起玩球、踢球等,让孩子在独立行走的时候可以训练自如地做各种动作。孩子可以玩婴儿车,教他推着婴儿车往前走,转弯等。,并练习侧着走和倒着走,有大人保护,不断表扬他走得好。

扔球:给孩子一个球玩,教他把手举过肩膀用力扔球,反复练习,直到他能把球向前扔。锻炼平衡和协调能力。

1年零3个月

上下楼梯的扶手:大人领着孩子的扶手上下楼梯。让孩子自己扶着楼梯的扶手,一步爬上去,双脚站稳再往上走。熟练后放开,从上楼梯开始。自己上楼梯后,家长会带领孩子慢慢学习,下台阶,脚在台阶上站稳后,再伸脚,下台阶。我一边走一步,一边鼓励“宝宝真勇敢。”

会跑:家长一手抱着孩子,教他慢慢跑。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跑,让他模仿你,逐渐站在孩子面前拍手叫他跑。如果大人不帮忙,他不会自己停下来。

1年零4个月

爬台阶(楼梯):如果孩子能走得更自如,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自己练习爬台阶或楼梯,从较短的台阶开始,让他们自己帮助自己爬楼梯,不帮助别人,然后逐渐训练自己下楼梯。

学会跳跃,学会倒着走:让孩子练习两足跳跃,拖着玩具倒着走,或者玩“你来我退”的游戏,练习可以更稳定持续的倒着走。

1年零5个月

双脚跳:握住孩子的手,站在他对面。先示范双脚跳一次,然后和孩子一起跳。刚开始练习时,可以握住孩子的双手,让他用双脚跳,然后逐渐用一只手帮他跳,进一步让他自己跳。反复练习对大脑平衡系统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

跑:继续跑步练习,比如把球滚到2米开外,让孩子跑去捡,然后滚出去,再捡回来,反复练习。

1年零6个月

走“S”线:用粉笔在地上画一条长约10米的“S”线,让孩子走在线上,直到终点,一直走在线上,要表扬。如果做得好,可以根据孩子的心情来回几次。可以促进左右脑的健康发育。

1年零7个月

跳远:站在孩子对面,你握住他的手,然后叫孩子往前跳。熟练后让他单独跳远,通过跳下最后一级台阶继续练习自立能力。

跑停:在跑得熟练的基础上,继续练习跑停的平衡能力,比如对孩子喊“开始跑,停一,二,三”,反复练习。注意,大人要站在孩子面前,让孩子容易停下来,不要摔倒。

1年零8个月

拿“平衡木”来说:把八块长方形的砖放平,铺一块宽15 cm的木板做平衡木,让宝宝在上面行走。从扶手保护开始,反复练习,直到可以自由行走。

1年零9个月

走,跑,跳自如:我是一个勇敢的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跟我来”的游戏。我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追边躲闪,边跑边说:“你已经追上我了,我要跑。”自由练习走、跑、跳、长距离行走。

在攀爬架上攀爬:带孩子去儿童乐园,鼓励他们从攀爬架下面爬上去,大人在旁边保护。

1岁10个月

荡秋千:带孩子去儿童游乐园荡秋千,在蹦床上跳,帮助宝宝从跷跷板的一边走到另一边,或者坐在跷跷板的一端,大人按另一端,训练宝宝的平衡和控制能力。

跳高:练习跳跃。把小纸盒放在地上,让孩子跑到前面,用脚跳。反复练习,注意保护他。

格子跳:在单脚站立的基础上,训练单脚跳,或者教孩子从一层跳到相邻的一层,熟练后再玩格子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