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兄弟》操纵全球局势的幕后推手
爷爷第一次见到穿山甲的时候,穿山甲说很久以前,这里出现了一种蛇精和一种蝎子精。他们太神奇了,他们毁了这个地方。但纵观全片,蛇精在对付葫芦娃时基本都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宝宝的“一厢情愿”取胜,本身并没有显示出很大的魔力。对付大婴儿时,蛇精设计用泥潭困住它,然后用能封住腹部的蜘蛛网把它捆住;在对付二娃的时候,蛇精把她引诱到镜宫,然后用剑刺二娃的眼睛,用闪电把二娃的耳朵震聋(其实二娃的耳朵并没有完全震聋);对付三娃的时候,蛇精设计了跟他打赌,结果被一把“刚柔相济的阴阳剑”缠住,动弹不得;在对付四娃和五娃的时候,蛇精骗他们去山洞吃饭,用如意宝贝把毒酒带出来。喝了之后,火娃的心被冻住了,水娃不省人事。最后,蛇精把六娃和七娃带回山洞,试图给他们“洗脑”,但最后六娃还是逃脱了。可见这种蛇精既有智慧又有勇气,更有高超的谋略和战略意识。面对葫芦兄弟,蝎子精只想到把他们都抓起来杀掉,而蛇精却高瞻远瞩。她说要把七个葫芦娃做成七星丸。吃了七星丸,“我们就天下无敌了。”蛇精的目标很远大。她不满足于一辈子住在这个山区。她决心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至于天下无敌,也许她的终极目标是向当初囚禁她的神复仇。
蛇精不仅聪明,而且思维冷静理智。抓住老人后,蝎子精试图用刀杀死他,但被蛇精阻止。蛇精道:“陛下放心吧,留着这老头去探知葫芦的奥秘,知己知彼,才能消灾!”。蛇灵虽然9999年被镇压,没有机会读孙子兵法,但他懂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他真是一个天生的战略家。蛇精虽然没读过道德经,却懂得“心软”的道理,用软刀子困住了三娃。当二妖得知二娃很可能会找上门来,知道二娃是千里眼、千里眼,蝎子精也没了主意,就命令蛤蟆头领“给我在洞外严密防守,把老头和葫芦娃……”,蛇精及时打断了蝎精,防止他说出爷爷和大瓦被关押的地点。二娃偷偷来调查蛇精的洞府后,蛇精根据地上的小脚印判断出“不,葫芦娃来过”,可见她还是有和福尔摩斯一样的推理能力。
虽然她一直叫蝎子精王,但其实她才是真正的王,她总是命令她的手下去战斗。蝎子精有勇无谋,粗心大意。它虽有王者之名,却没有真正的王者,始终听从蛇精的安排。他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唐高宗和武则天之间的关系。
但是,蛇精的魔力似乎不高。爷爷拿出山神赐予的“七色莲花”,让七个葫芦娃合二为一后,葫芦兄弟大规模围攻蛇精和蝎子精。蛇精的如意算盘被四个娃娃的闪电击碎后,蛇精只能四处逃窜,没有丝毫反抗。但葫芦兄弟法力不高,七个人的能力只是孙悟空“七十二地煞”和猪八戒“三十六天罡”的几个,即扛山(大娃)、大力(大娃)、假形(大娃)、识破桓(二娃)、吐火苗(四娃)、喝水(五娃)。换句话说,七个葫芦娃加起来法力还没有猪八戒强大,蛇精居然被打得落花流水。还有一次,蝎子精贸然打开炼丹炉盖时,炉内三昧火突然冒出,四处燃烧,蛇精只能躲在蝎子精怀里,差点被烧死。这个案例可以说明,蛇精的魔力不如红孩儿。可见蛇精的魔力并没有穿山甲说的那么厉害。
不过蛇精在被压制在葫芦山脚下之前确实很厉害,不然不可能在葫芦里关了一万年才化为灰烬。而且他们被拘留的时候,还得设置一个葫芦籽,作为逃跑后的应急预案。可见,连上帝都不确定他的葫芦山是否真的万无一失。只能压制,不能马上杀死,就像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佛杀不死,只能暂时囚禁。所以,蛇精的法力绝不在孙悟空之下。但在这一万年的囚禁中,蛇灵被剥夺了终身政治权利,不仅不能继续修炼,他的魔法也被缓慢的岁月侵蚀。等她出来的时候,她自己的法力已经耗尽,已经不是以前的她了。她只能靠着自己的高智商和婴儿一厢情愿,勉强和葫芦兄弟打起来。
二、高炉之谜
蛇精对蝎精说:“八千年前,南极仙子有炼丹炉,藏在后山五龙潭。如果我们拿着它,它会看起来像一个葫芦娃。啊哈哈哈!”
9999年前蛇灵被镇压在葫芦山脚下。8000年前她是怎么知道的?
很明显,有人或怪物给他们通风报信了。
蛇精的智商和情商都想高。智商上面已经分析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至于高情商,你从蛇精身上就能看出来,他明知道蝎精勇猛有勇无谋,但还是很在乎面子,称他为王。另外,当蛇精封印了达娃的田单时,他第一个咬牙切齿地说:“你不能乱跑!”然后话锋一转,他温柔地对大瓦说:“哎呀,我真的不想杀你。好别扭好可爱,好讨喜,只要你愿意。”他还嘴,凑过来,拍了拍达瓦的小脸。“就当我的猥琐吧。”她这种大棒加胡萝卜劝降的方法真是高明。
但是,我们不能肯定地说,蛇精是在对达瓦虚伪。蝎子精称蛇精为“夫人”,但在整部影片中,两人都是一个睡在左边,一个睡在右边,从未像夫妻一样相拥。而且因为物种不同,二瑶一直没有孩子。二妖只是一对“露水夫妻”。蝎精喜欢蛇精,蛇精不喜欢蝎精。蛇灵作为女人,肯定是不愿意没有孩子的。女人天生的母性情怀,一定让蛇精做梦都想生个孩子。刚才有个胖乎乎的shota白送上门了。她想让达瓦做她的养子,这未必不是真的。但是,达娃和蝎子精一样头脑简单,不计后果。一旦被认定为敌人,就再也不会和你和好。事实上,达瓦的态度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如果此时大娃愿意做蛇精的养子,那么蛇精一定会放过爷爷,其他葫芦娃也会和蛇精达成和解。大瓦拒绝了蛇精的请求后,蛇精开始意识到与葫芦娃为敌的命运,于是下定决心将七个葫芦娃全部抓起来,炼制成七星丸。
正是因为蛇精情商高,善于与人打交道,所以她人际关系好,吸引力强。这样法力强,情商高,深谋远虑的人,神仙是绝对不会容忍的。一旦她的影响力扩散到整个魔界,到时候魔族就会聚集起来听她的命令,这绝对是对他们掌控三界的最大威胁。这也是为什么某神会把蛇精压制在葫芦山脚下,她才能统一妖界的原因。
据我猜测,由于蛇精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她被压在山脚下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妖魔鬼怪去看望她,和她聊起天上地下的娱乐八卦。我们来看看孙悟空,他也被困在山脚下。虽然那些年结交了很多所谓的“朋友”,但孙悟空因为情商低,被困了500年,没有一个朋友去探监。孙悟空可怜巴巴地对前来开导的菩萨说:“我在这里住了像一年,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来看我。”蛇精被碾压的那段时间,肯定有很多朋友来参观,所以她才得以了解到八千年前的高炉,也知道葫芦娃是神。
南极仙人翁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大弟子,通晓炼丹之法。《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和尚的王国里用一颗男孩的心捉到了一条妖路作为药引。这条妖路就是南极仙人的梅花鹿山。可见南极仙女利用人心炼丹的事实,让蛇精相信他也能把葫芦娃炼成炼丹。但是南极神仙炼丹和太上老君炼丹的主要作用是让人长生不老。人如何才能变得“天下无敌”?这可能是蛇精的朋友在探监时吹嘘的,当时被封杀的蛇精信以为真。
但是,南极仙人为什么要抛弃高炉呢?你知道,这个炉子还是不错的。蝎子精捞出来后,蛇精发现虽然在水里泡了八千年,但感觉还是那么烫。蝎子精打开后,里面的火突然冒出来了。质量如此优秀的高炉,却被世界抛弃。我们猜测有两种可能。
第一,南极仙人利用人心炼丹,引起了神界的普遍反感。为了维护自己高尚的道德形象,避免他人的道德讨伐,南极仙人干脆停止了炼金术。反正我吃了很多灵药,寿命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天上有千万棵桃树,吃个蟠桃能延年益寿五百年。自己的仙丹不再是神仙延年益寿的必需品。
二、南极仙女弃高炉,为什么一定要弃在葫芦山附近?这不等于给二妖炼丹提供了方便吗?既然连被困在山脚下的犯人都能知道如何把七个葫芦娃炼成七星丸,神仙和南极仙人本人也不可能不知道。知道高炉要放在葫芦山附近,只能说南极仙女别有用心。这个意图就是用蛇精对抗整个天庭。
第三,幕后老板
第二个恶魔在9999年被碾碎在葫芦山脚下。如果再碾压一年,就会化为灰烬。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穿山甲“不小心”刺穿了大山,让二妖逃脱了。这个时间点不一定太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穿山甲是故意的。
这座葫芦形的山太显眼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把它和周围的山混淆。穿山甲既然知道葫芦山下有两个妖怪,为什么还要围着这座山钻呢?而且这是一座深山,从999年开始就没有任何人、怪物、动物钻过。连蛇精的妹妹青蛇精这种有超能力的怪物都没来钻山,但这穿山甲一钻就能破。穿山甲的本事真的不小。所以穿山甲肯定是故意的。
这只穿山甲不仅会说人话,还知道葫芦籽和葫芦娃的很多秘密。要知道,葫芦籽在9999年之前就被封在葫芦山了。一只普通的小穿山甲怎么会知道这件事?除了当年参战的蛇精,她的朋友和爪牙都不知道这个秘密。如果他们知道,一定会第一时间拿走葫芦籽,避免一场浩劫。
知法犯法,穿山甲肯定知道,如果神灵怪罪,肯定会被怪罪,肯定会受到严惩。所以穿山甲在爷爷,葫芦娃,妖精面前演了一出好戏。它假装帮助二娃和爷爷逃出蛇精的监狱,在逃跑的过程中被蛇精抓住。然后它假装为别人放弃,让二娃等人先走,自己做出牺牲。穿山甲皮硬,可以肯定地精不会用剑杀死它。果然穿山甲被人恶意扔到山涧里,然后葫芦娃和小妖精都以为它死了,神仙也以为穿山甲死了。其实穿山甲下山后很可能没死。它保持匿名,从所有人的视线中消失。
从穿山甲的可疑,再到南极仙翁的炼丹炉,我们可以推测穿山甲要么是南极仙翁化成的,要么是在南极仙翁的手下。
那么南极仙女为什么要放出蛇精和蝎子精呢?他们不属于同一个世界,南极仙翁也不欠二妖人情。他为什么要救他们?
再者,穿山甲既然打算释放二妖,为什么还要教爷爷种葫芦籽,培养二妖的敌对势力?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南极仙翁的动机。
《史记》、《闭经》上说:“寿星,盖南极老人,见世安,故等之以祈寿。”换句话说,南极仙翁一出现,天下太平,世人便会轰轰烈烈地崇拜他。他在世间地位的提升,也会提升他在神界的地位。然而,在诸如蛇精之类的恶灵被镇压、召唤到安全的地方或被消灭之后,三界已经享受了太长时间的和平。时间一长,南极仙翁的作用在人间和仙界会逐渐被遗忘,南极仙翁在人间和仙界的地位岌岌可危。南极仙女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想到了很久以前被压制在葫芦山脚下的恶魔。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放出恶魔,让他们再来祸害整个世界,在天堂里与神魔开战。在战争中,人类和神仙自然会想到南极神仙的作用。当战争平息,渴望和平如雨的人类和神仙,都会对南极神仙另眼相看。
所以挑起战争,让世界更加关注自己,才是南极仙翁的动机。
南极仙人首先在葫芦山附近的五龙潭放了一个所谓的“炼丹炉”,并放出谣言说它在8000年前就被废弃了。他还说有了这个炼丹炉,葫芦兄弟可以被炼成可以成倍增加法力的药剂。被囚禁的蛇精听说后,没有对其进行检查,就相信了谣言。然后南极仙人要么把自己变成穿山甲,要么派手下变成穿山甲,凿穿葫芦山,让二妖逃走。为了保密计划,穿山甲没有自己种葫芦籽,而是看到一个老人在附近爬山砍柴的机会,引诱老人过来取葫芦籽,让老人承担起培育葫芦娃的责任。葫芦娃虽然是天降,但法力一般。南极仙女认为,逃出来的蛇精和蝎子精还能像9999年前一样“神奇”,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到所有的葫芦娃,炼成丹药。二妖吃了仙丹后,会因为心理作用,认为自己真的无敌了,然后就会挑起复仇天庭的战争。而天庭也会因为葫芦娃的全军覆没而大怒,派出大量天兵天将降妖伏魔。至此,一场三世大战将轰轰烈烈展开。但南极仙人万万没想到,蛇精和蝎精在被囚禁了9999年后,实力被大大削弱,以至于最后被葫芦兄弟消灭,再次被压制在山脚下。一场大战消灭在萌芽状态,南极仙翁的整个计划付之东流。
当然,整个计划几乎是成功的,但是中间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山神给了爷爷一个宝物——七色莲花。这七色莲花可以让葫芦兄弟逃出高炉,重聚。莲花是佛教的代表。释迦牟尼出生时,一步一步是莲花。从穿山甲和蛇精都不知道这个七色莲的存在来看,这个宝藏应该是佛教界在没有告知天庭的情况下设置的应急预案。
第四,葫芦兄弟的真实身份
前几年看到一个大神的技术帖。他认为“这个葫芦籽很可能是当年收怪神的引子:当年的条件不允许一个小神守护葫芦山一万年,当然也没有小神会心甘情愿地承担这个不幸的工作,所以小神提前在葫芦里放了一个传感器。一旦蛇蝎二精出逃,就算它不把葫芦籽拿出来,也会有人拿出这么耀眼的珍珠。只要这种神奇的药丸自动钻入泥土,在阳光下长出来,当年的神灵就会察觉,派人去捉妖怪。”这个分析非常准确。
大神接着认为葫芦娃是天上几个中级将领的转世,并根据个人能力逐一做了比较。例如,大婴儿是巨大的精神神,第二个婴儿是千里眼的转世。但是大神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那就是七个葫芦娃是一个心!也就是说,这七个葫芦娃是一个,一个人,根本不是几个天庭将领的组合队伍,这一点在随后七个葫芦娃变成一个葫芦金刚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证实。
但从七个葫芦娃来看,并不是这位天将的真正转世,因为任何神仙虽然转世后仍有他的神力,但要重新获得神仙阶层的地位,享受荣华富贵,还得经历无数艰难险阻。谁会愿意做这种亏本的生意?其次,既然能做到天兵天将的位置,肯定都是老谋深算,但是我们看看这七个葫芦娃。除了第二个和第六个娃娃之外,他们都是狂妄自大,不计后果,结果就是被蛇精瓜分。所以我们可以断定,这七个葫芦娃并不都是某个天才转世。他们只是某个天才的几个成员,就像孙悟空的猴毛一样。
作为分身,这些葫芦娃其实只获得了一点点智商和战斗力。以葫芦为媒,他们来到了人间。破壳后,他们没有采取联合作战的策略,而是采取了单兵作战的策略,以至于全部被蛇精活捉。要不是佛教界的最后一招——也就是给爷爷一颗七色莲花,恐怕葫芦兄弟真的要炼成仙丹了。
这个天道会知道那么多法术,他也会“忙”,“得分”也属于神探七十二变的技能。放眼整个天庭,除了二郎神杨戬,还有谁能掌握七十二变之法?
杨戬在9999之前可能一直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但恐怕天庭里除了他之外,能对抗蛇精的人已经很少了。杨戬勉强答应后,老先生把紫葫芦送给了他,紫葫芦可以吸收所有的妖怪。金角银角的国王用它来对付孙悟空。这个葫芦,根据太上老君身边炼丹的童子银角王的介绍,是“混沌之始,天地之始,有太上老祖解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救严复之世。”到了干宫触地,只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人藤,上面有这紫红色的葫芦,却是老先生留到今日的。“不过,这个葫芦一定是太上老君改良过的——不需要喊你的名字,也不需要对方的承诺,就能让对方进瓶。天庭和太上老君都认为,葫芦兄弟就算能打败妖怪,也杀不死。一定有办法再次困住他们。毫无疑问,紫金色的红葫芦是最好的选择,葫芦的形状也符合葫芦娃的设计。于是,这个宝贝就交给了一点本事都没有的齐娃。
但是,为什么会有七色莲这一集?佛教界一定是得到了蛇精逃走的消息,也知道如果蛇精打败了葫芦兄弟,会给三界带来严重的后果。当时,蛇精囚禁了五个葫芦娃,强行将六个和七个尚未破壳的娃娃带回洞府。形势极其危急。心高气傲的杨戬此时不会把情况告诉天庭,所以天庭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洞悉一切的佛门世界,不善于公开帮助别人,因为这样会显示出二郎神个人和整个天庭的无能。所以佛教界只能暗中帮助葫芦兄弟。他们以山神的名义送给爷爷七色莲花。就算二郎神和天庭后来得知佛门世界在帮忙,也不会说什么,只要彼此认识就好。
《葫芦兄弟》还有很多未解之谜,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