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体验式学习
说到体验式学习,这是我首先想到的。我们用眼睛看,只能记住10%;当我们用耳朵听的时候,只能记住30%;当我们用身体体验时,我们能记住80%。从百度来看,学习是指从阅读、聆听、研究、实践中获取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有效完成。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是指教师以课堂为舞台,以任何可以被感官触及的媒介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值得记忆和回味的语言活动。
不难看出,以前的语言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而体验式学习和人生的任何其他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身体、情感和知识参与的结果。给我的感觉是,在心理学领域,体验式学习在心理健康课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见习学校上课,我觉得学生的体验很重要。因此,我认为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是以体验学习为基础的。在我接触过的心理健康课中,我认为可以分为教学课和活动课。讲座式的课一般是以过去的情感经历为基础,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说出当时的感受,再通过不断的提问和反思让学生理解。我记得听过一堂关于学习积极态度的课。设计大概是这样的。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没讲结局,让学生猜,然后讨论差不多结束了。于是就出现了两种态度,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然后教定义之类的,让学生说说最近的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然后请人出来说说,供大家讨论。在我看来,在这个设计中,讲述我最近关于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的故事,与体验式学习有关,讲述我的真实经历,会让我的记忆和结果更加深刻。至于活动类型,一般是以团体游艺游戏开始,一般有一个热身游戏和一个主活动,或者一个热身游戏和两个主活动。我记得有一堂活跃的心理健康课,讲的是团结的话题。一、热身游戏——风吹5分钟,大家都没那么僵硬。然后第二个环节,主游戏——魔报。魔报是这样的,就是团里所有成员都要站在一张小报纸上,不踩线,然后才能存活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