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把科学的超级电磁炮”看手机技术的未来发展
白井黑子在一个科学的超级电磁炮中使用了一个带有柔性屏幕的手机。拉接大大缩小了手机的体积,比现在的手机方便多了。柔性屏幕促使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诞生于1974。当时几项研究都有电子纸(明显是柔性的)。
随后的发展并不如预期顺利,成本无法降低,导致施乐无法将柔性屏投入量产。后来的惠普也失败了。到了2008年诺基亚推出可变形屏幕的时候了(很多人应该看过当时操作的视频)
2010年,NanoLumens推出了NanoFlex 112英寸的首款超大柔性屏幕。
发展了近四十年的柔性屏,最有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十年内)来到用户面前。
说起电池,没有人不熟悉。在现代生活中,没有人可以离开电池,无论电池的大小和类型如何。最早的电池原型(巴格达电池)出现在两千年前。现代电池将于公元1800年由亚历山大·伏打伯爵发明。现代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是Stanley Whittingham在1970年提出的,最迟将在1991年由索尼完成商业化。
现在阻碍电子产品发展的是电池,很多优秀的产品都受限于电池的能量。现在很多厂家和实验室都在改进电池。
提取过去一年关于电池的新闻,可以发现人们都在疯狂的改进和研发电池,但是真正能走进人们生活的电池新技术是零(所以很多人会说是日经),电子设备的主力是锂电池,而且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是追求轻薄还是延长续航,将继续困扰R&D人员。
美国南加州大学创新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开发出360度全息显示屏,将图像投射在高速旋转的镜子上,实现三维图像,但这似乎有点危险。以上是近年来几种全息技术的研发应用。
苹果的Siri和微软的小娜都是众所周知的。应该说,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如果像《光环》里的Kotana这样的智能助手,目前的技术还有一定的距离(最近的人工智能有人类的味道)。幸运的是,随着近年来神经网络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智能人工智能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无线充电尼古拉·特斯拉提出(神人)
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应用到最早的palm Touch Stone以及后来的诺基亚Lumia和Apple watch等电子设备上,但它们都需要一个充电托盘,也就是手机仍然绑定在一个设备上进行充电。近十年前,英特尔展示了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可以驱动一米外的灯泡发光。当时真的是小震。但是直到最近,新iphone X都没有传说中的长途充电。一些技术细节仍然困扰着研究人员,而人们对辐射问题的敏感,使得这项技术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变数。
2016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今天宣布了一个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可植入的神经设备,可以使人直接与计算机对话。
2017年4月21日,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投资了一家名为Neuralink的公司。本周,在一份3.6万字的白皮书中,他详细介绍了将人脑与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划。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人鬼情未了》中的大脑植入进行互动的人会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将不再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而是直接使用大脑植入物与人和机器进行交流和数据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