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真的能增加大脑灵活性吗?

根据《纽约时报》去年年底公布的数字,2005年美国大脑训练市场为200万美元,但2007年激增至8000万美元。这种指数增长的催化剂可能是2005年上市的游戏《大脑时代》。这款安装在任天堂DS掌机上的游戏,全球销量已达65,438+04万份。至于目前市场上开发的商业智能游戏,设计者指出,这些游戏要么增强注意力、记忆力和信息处理的速度,要么“减缓大脑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不可避免的衰退”。任天堂北美市场营销和企业公关高级副总裁乔治·哈里森(GeorgeHarrison)表示:“无论你有什么经验,大脑时代都非常容易学习和玩。可以玩10分钟或者一个小时,保持头脑灵活。作为婴儿潮一代,它就像是我大脑的自行车。”大脑锻炼要科学适度。中科院心理所罗飞教授认为,一个厂商可以随意宣称自己的产品有什么功能。但是否存在这样的功能,还要靠严格的实验观察和验证才能得出结论。如果他们在推出产品之前不邀请权威研究部门做这样的研究,那么这些宣传只能算是一种商业行为,而不是严格的科学行为。对于游戏设计师来说,“人脑就像肌肉,是可以锻炼的。”你的大脑越多,你的智力就越强。罗教授说,人体每个部位都有自我恢复和可塑性调节的能力,这没有错。但如果拿肌肉锻炼做类比,那么锻炼一定要适度,要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过度的、不科学的运动不仅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还会造成肌肉损伤、疲劳等问题。大脑也是如此。虽然适度科学的运动可以增强智力,但是一定要坚持这个原则,在指导下科学的进行。简单来说,健脑运动的目的是恢复疲劳,增强脑力,重塑大脑功能结构。如果没有证据表明一种方法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么这种运动还没有达到科学适度运动的标准。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也指出,游戏如果制作得好,可能会减缓老年人大脑功能的衰退。大脑可以得到锻炼。但如果把“脑子越多,智力越强”作为严格的因果关系,那肯定是错的,从人群整体来说是对的,但对任何个体来说都不是必然的。罗教授说:“市面上的商业脑开发游戏都有一个原则。是否有效需要大规模人群实验研究来检验,否则只会‘自称’有效。”大脑训练要全方位。罗教授说,大脑的功能是全方位的,所以对大脑健康的训练也必须是全方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款智力游戏都可能有一些功能,但我们不能过分强调任何一款特定的游戏,否则会误导大众。从形式上来说,我们不能都把注意力放在电子游戏上。一些现实世界的智力游戏,包括文字、图形、物体、身体,都是不可或缺的。智力游戏对大脑的作用有什么科学依据?罗教授说,最重要的科学原理是大脑具有自我修复和重建的功能。每次使用大脑,就像使用肌肉一样,会对大脑或肌肉组织造成轻微损伤;这种损伤会刺激组织的自我修复和重塑功能,从而使功能更适合需要。这样反复使用后,大脑或肌肉的功能会越来越完善,外观是智力和体力的加强。所以这种运动有一个前提,就是身体也有这种自我修复和重建的功能储备。如果这种储备耗尽,那么进一步的运动只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所以过度用脑和过度用肌肉一样,会带来负面影响。他还指出,智力游戏的发展应以服务大众和提高全民族的智力素质为目标。有了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才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如果目标是赚钱,很可能会伤害用户的智力,最终失去资金来源。所以,每一个开发者和研究者都应该把大众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事,这样才会真正有益。对于玩家来说,罗教授的建议是,不要盲目相信宣传,每款游戏是否适合和对自己有利,边用边调整;同时,要充分开发大脑,需要将电子技术与经典智力游戏相结合,将文字、图片、物体、身体等不同类型的智力活动结合起来。最重要的是积极培养身心的自我修复,重塑机能储备,这是任何锻炼有效的前提。同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文忠博士对智力游戏的使用和发展提出了建议。认真做好细节,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比如针对某种疾病开发的游戏,为了促进特定区域的大脑功能,应该不顾疼痛玩下去;为正常中小学生开发的游戏,需要寓教于乐;对于成人游戏,要注意娱乐性和智力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