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学计划
幼儿园安全教案1一、设计思路:
随着自然环境的污染,自然灾害也增加了。其中,雷电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家里危险的用电事故也时有发生,而且大多是孩子的意外。对于我们的老师来说,从小就让孩子们熟悉如何防雷以及如何在家里安全用电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特设计此活动。
安全知识,理性的东西更强,我们考虑到这一点之后,因此,在活动的前端,我们设计了躲避雷雨闪电的情境,让孩子自由发挥,老师仔细观察引导,然后通过亲身体验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通过表演游戏的情境,让孩子在玩中学的时候能更快更好的掌握。
二、活动目标:
1.教育孩子勤俭用电,安全用电。
2.教育孩子学会防雷。
3、锻炼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力,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三、活动准备:
课件《如何防雷》;躲避雷雨雷电情况下的场地(即比赛场地)布局:一棵大树,一根电线杆,一栋房子。雨的构成:用银色包装纸剪成小长条挂在场地屋顶上落下来;情景练习的准备:一个熨斗,一件带洞的衣服;兔头饰40个,木筐40个;音乐《下雨了》。
四。活动流程:
一)活动介绍:
今天,黄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现在,我们开始吧。
2)躲避雷雨闪电的情况:
1,刚走到半路,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放音乐),“小朋友,下雨打雷了,快躲起来”。仔细观察孩子们藏在哪里。
2.雨停了,我们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黄的家里,坐了下来。她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3)围绕刚才躲避雷雨闪电的情况提问:
1.刚才我们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2.你如何防止下雨和闪电?躲在哪里?
3.今天小可爱遇到了和我们一样的东西。现在,让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4)观看课件《如何防雷》。
5)围绕课件内容与孩子讨论:
1,故事里的小可爱。她躲在哪里躲避闪电?
2.帅哥躲在哪里躲避闪电?
3.谁又可爱又帅?让孩子自由讨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
4.老师总结了如何防雷。
(1)不要跑到大树下躲避雷雨闪电。
(2)不要躲在电线杆下。
(3)不要躲在高危场所。
(4)不要躲在潮湿的地方。
6)情景演练:黄家的一个角落里突然冒出一阵烟,有烧焦的味道。
7)和孩子讨论如何安全用电。
1,寻找吸烟迹象(原来黄贪玩,用电熨斗熨衣服时忘了关电源,把衣服烧焦了)。
2.和孩子讨论如何在家里安全用电。请孩子们发表意见。这时候就要用巧妙的引导语言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判断力。
3.老师总结如何安全用电:
(1)不要玩电器。插头,必要时请帮忙插拔。
(2)不要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
(3)在学会操作之前,不要随意按电器上的旋钮和各种按键。有些家用电器只有成年人才能操作,不能随便碰。
(4)注意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四周无人时关灯,看完后及时关电视。
8)玩游戏:下雨了。
情境设计:播放音乐《下雨了》。随着轻音乐,兔妈妈和兔子们采摘蘑菇。突然下起了雨,打雷了。兔妈妈和兔子们赶紧躲雨,雨停了。兔妈妈称赞小兔子藏得好,藏得准。
活动评估:
1,孩子对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的很好,大部分孩子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说明家长已经教会了孩子如何在家里安全用电。
2.孩子对参与表演游戏很感兴趣,孩子在玩中学得更好更快。这个活动对孩子很有吸引力,应该让孩子多玩游戏。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有必要安排插入这个游戏给孩子玩。
3.孩子的想象力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很多。这真是可喜可贺。我发现孩子在玩耍中更主动,更有活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思想也变得积极向上。
幼儿园安全教案第二章活动名称:“安全用电”
活动目标:
1,增强孩子对电的理解。
2.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
3.让孩子知道如何安全用电。
活动准备:
安全与危险用电量对比图(电视、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热水器、电脑等。)
活动流程:
首先,开始部分
问题:你有没有在家里没人的时候一个人用电的经历?如果是,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
第二,膨胀部分
1,让孩子讨论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你知道任何不安全的用电方式吗?为什么?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正确、安全地用电。
4.结合图片让孩子判断哪些用电方式安全,哪些不安全。
5,利用现有的电学知识,谈谈如果有人触电,你想救他,你该怎么办。
6、老师板块,进一步告诉孩子用电时要在大人的监督下使用正确的方法。
第三,结尾部分:
图片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让孩子与同龄人交流,树立安全用电意识。
幼儿园安全教学计划第三章活动目标
1.学习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遵守秩序,上下楼梯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要准备的活动
一张楼梯的照片,一张孩子在楼梯上跑跳拥挤的照片,一张楼梯事故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展示楼梯的图片。
(1)楼梯在哪里?
(2)平时怎么上下楼梯?
2.展示图片,引导孩子观察。
(1)图中的小孩是怎么下楼梯的?有什么危险?
(2)上下楼梯应该怎么做?
老师总结:上下楼梯时不要拥挤、奔跑、跳跃,否则会摔下楼梯或引发事故。
3.组织孩子讨论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问题:上下楼梯应该怎么做?
老师总结:上下楼梯再走。不要拥挤。一层一层地走。
4.学儿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
注意上下楼梯;
不要吊儿郎当;
上楼下楼靠右走;
拐弯减速;
一旦你掉进一个球里;
双手放在脑后;
保护头、颈、胸、腹、腰;
上下楼梯可以互相让道;
走廊自然就变得通畅了。
5.游戏:展示孩子走楼梯的各种图片,让孩子明辨是非。
幼儿园安全教学计划第四章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跟着音乐做有节奏的兔子跳。
2.通过兔子和狼的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要准备的活动
场景布置(草坪、萝卜地)、兔妈妈头饰、兔宝宝胸饰。
活动过程
首先,进入角色
老师扮演兔子妈妈。
(1)兔妈妈:我在找我的小兔子。谁是我的兔子?(边做兔子有节奏跳边问)引导小朋友回答:我是你的兔子。(兔子有节奏的回答。我敢肯定一个孩子说得真好,挂了胸牌。
(2)谁是我的小兔子?(小朋友集体回答后,老师分发胸饰。)孩子们戴着胸饰。
(3)谁是我的兔子?(通过提问来集中兔子的注意力)
二、对音乐的感知1(兔子的音乐)
1,听音乐1
兔子有最好的耳朵。听着!谁在这里?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配合音乐做小动物相应的动作,如:小鸭子——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喜欢在哪里玩?我们一起去水里玩,引导小朋友做给小鸭子洗脚和游泳的动作。
2.小动物们玩得很开心。我们走吧!跟着兔妈妈在草地上玩!让我们看看谁的耳朵最长。我们走吧!
3.兔宝宝第二次练习:宝贝,我们在草地上跳舞吧!长耳朵,跟着妈妈轻轻的慢慢的跳。
4、宝宝第三次锻炼:天晚了,我和妈妈回家了。我们的家在哪里?我们的家在前面。
三、感知音乐二(狼的音乐)
1,家,真累!擦汗,洗手,拍拍身上的灰尘,舒舒服服的睡一觉(狼的音乐)。兔妈妈:哎哟!谁在这里?
2.当大老虎和大灰狼来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藏起来,藏起来,我们就安全了。
3.你想藏在哪里?我想躲在大树后面,一定要说宝宝完整,引导后面的宝宝说完整。
4.是的,狼来了。我们可以藏在很多地方,所以会很安全。不要藏在一起,否则狼会发现你的。
四、音乐游戏:兔子和狼
1,音乐开始,兔妈妈:记住,宝宝,狼来了,躲在安全的地方)
放音乐让兔子跳起来。当第二段旋律响起时,兔子藏了起来,狼出现了。狼自言自语道:“为什么没有兔子?咳咳!今天只能饿着肚子回家了。”兔妈妈:大灰狼走了,我们安全了!
2.(音乐开始),狼的音乐又出现了。兔妈妈:不,狼又来了!快藏起来,狼又对自己说。兔妈妈:宝贝,我们安全了。兔宝宝随着音乐跳出来。兔妈妈:你刚才藏在哪里了?去告诉客座老师!
幼儿园安全教案第五章设计意图:
玻璃和陶瓷制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产品用途各异,造型美观独特,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喜欢看,喜欢摸,却不知道这些产品易碎,会伤到自己。为了帮助孩子独立探索和发现易碎物品的特性,知道如何谨慎正确地使用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知道如何远离危险的易碎物品,特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认识家庭中的易碎品,学会正确使用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
2.让孩子知道爆炸物品带来的危险,远离啤酒瓶等爆炸物品。
活动准备:
1,常见玻璃制品(玻璃杯、玻璃瓶、温度计等。),各种瓷器(瓷瓶、瓷盘、瓷碗等。)和它们的外包装。
2、14-15页的儿童读物,或者多媒体教学资源(1)“哪些物品易碎”(2)“赶紧提醒”。
活动流程:
1,幼儿分组观察,了解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的特点。
(1)请告诉孩子这些物品的名称和用途。
(2)讨论: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我应该如何正确地取放这些物品?
(3)老师:这些物品易碎,要小心轻放。如果不小心打碎了,要先告诉大人,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自己清理,以免碎片伤到自己。
2.展示温度计,学习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请幼儿尝试使用体温计,老师介绍使用体温计的注意事项。
老师: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里面有一种叫“水银”的物质。如果不小心打碎了温度计,里面的“水银”就会流出,污染空气。如果你接触到“水银”,你也会中毒。所以要小心处理,妥善保管。
3.案例讨论“啤酒瓶爆炸”
(1)老师讲故事:
爷爷买了两瓶啤酒。郝好发现了,捡起一个,在地上打滚。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啤酒瓶爆炸了。碎片将浩浩的右手扎了两个大口子,血流如注。爸爸赶紧把郝好送到医院。经过紧急抢救,郝好的右手仍然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2)讨论:什么得到了郝好的右手?啤酒瓶为什么会爆炸?
老师:有些东西不仅易碎,使用不当还会爆炸。我们这些孩子应该远离这些爆炸性的东西。
4、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源,能正确识别易碎物品,知道如何安全使用这些物品,远离易爆物品。
5.仔细观察易碎品的外包装,识别易碎品的标志。
活动扩展:
1.和家长一起阅读和操作儿童书籍。第14-15页。
2.回家找出家里哪些物品是易碎品,并做统计。
活动反思: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使用易碎物品。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的易碎知识,如何使用易碎物品,如何远离易爆物品,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安全教学计划第六条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了解这些标志的实际意义。
2、知道基本的生活安全知识,知道自己应该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行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消防演习图片,安全标志PPT。
2.常见的安全标志图,每个孩子一套安全标志卡:谨防跌倒、路滑、触电、禁止烟火、禁止攀爬、禁止触摸等。
3.活动室配有“安全标志展板”。
4.儿童体验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儿童收集相关安全标志。
5.教师经验准备:教师熟悉各种安全标志的图案及其含义。
活动流程:
1,场景引入,激发孩子兴趣。
1)观看模拟消防演习的图片,快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老师问:孩子,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今天老师带来了特别的声音。谁知道是什么?
幼儿:报警
老师:闹钟响了。让我们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
老师:哦,原来是明珠幼儿园着火了。
老师:如果你着火了,你会怎么办?
孩子:打电话119,站在阳台上大声喊,泼水,用灭火器灭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和猫腰,跑出去。
老师:孩子们说的真的很棒。我们来看看明珠幼儿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孩子回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和猫腰,跑出去。
老师:他们怎么这么聪明,都知道往楼梯跑?为什么没人往另一个方向跑?
幼儿:安全出口
老师:所以这里有安全标志。你怎么知道的?
孩子:我们幼儿园走廊有这个安全标志。
老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那么我们来看看安全出口由哪些部分组成。
幼儿:单词安全出口,恶棍和箭头
老师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标志,告诉我们遇到紧急情况不要乱跑,要按照标志的指示去做。
2、引导孩子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了解这些标志的实际意义。
1)请把你知道的安全标志介绍给大家。
老师:孩子们,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安全标志?你在哪里见过?它看起来像什么?
请几个小朋友介绍他们知道的安全标志。并说出这些图的实际意义。
3)引导孩子认识安全标志,了解其实际意义。
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安全标志。你想了解他们吗?
老师把每个安全标志图一一展示,讲解了图的实际意义,知道应该按照安全要求去做。小心触电(警告我们这里有电。危险,告诉我们的孩子不要用手碰它,更不用说进去玩吧,远离这个地方。严禁烟火(告诉我们这里堆放的物品都是易燃物,禁止在这里点火、吸烟、燃放鞭炮,否则会发生火灾)。
3.引导孩子了解设置安全标志的意义,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
老师: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会有这些安全标志?他们对我们有什么用?想想吧,孩子们。没有这些安全标志可能吗?为什么?
老师总结:孩子,我们天天生活在一起。如果我们不遵守安全标志的规则,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危险,这会使我们的生活非常混乱。所以我们必须遵守规则。
4.引导孩子玩“看谁找得快”的游戏,加强对安全标志的理解。
老师:一班的孩子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奖励你玩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是看谁能快速找到它。注意,这里也有规则。刚才老师说,不守规矩就乱了。你应该仔细听,玩一个有安全标志的游戏。老师会给你看安全标志图。请快速说出安全标志的名称。看看谁是正确的和快速的。
5.引导孩子找到安全标志的归宿。
布置“有安全标志的家”,老师会引导孩子把自己的安全标志卡放在“有安全标志的家”里,进一步了解常见的安全标志。老师:孩子们知道这些安全标志,但是我们班的安全海报还没做好。你愿意帮忙吗?你的任务是为安全标志找到一个家,并把它放在旁边。
老师总结: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了这么多安全标志,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安全的地方,比如桌角,外面修路时挖沟等等。请给这些不安全的地方做个标记,明天带给老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