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

一,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游戏是儿童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来源,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游戏也是儿童的天性,是符合学龄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在幼儿园,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他们喜爱的活动,在他们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早教,很早就教孩子识字、数数、背唐诗。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送孩子去少儿英语班学英语!早教确实值得重视。但由于很多家长不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孩子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这种填鸭式教育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填鸭!尤其严重的是,这种方法让孩子从小就觉得“读书是个无聊的苦差事”,对学习感到厌烦!

日本学者伊布卡(Masaru Ibuka)说:“游戏是孩子的第二次生命,也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

第二,游戏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基本常识教育的基本手段。

例1:我们在教幼儿认识水果的时候,如果只是用说教的方式教他们关于水果的知识,孩子会觉得厌烦很久。但如果我们改变教学方法,玩买卖水果的游戏,让幼儿在买卖水果的同时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和外观特征,并比较它们的异同,那么所有的幼儿都会积极、感兴趣,都会积极、向上。游戏虽然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动手动脑不仅让他们玩得开心,还可以复习巩固概念,发展和锻炼孩子即时做出判断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孩子在愉快的心情中结束学业。例2:玩“过家家”游戏时,孩子逼真地扮演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孩子等不同的角色。爸爸送孩子上幼儿园,妈妈去逛街。爸爸妈妈吃饭时如何帮爷爷奶奶夹菜;孩子生病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看医生的时候怎么问候。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们愉快地体验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让孩子了解家庭每个成员的责任,如何正确对待家庭的每个成员,了解“家庭”的功能和概念,意义深远。

第三,游戏对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有重要作用。

比如《小熊请客》的故事中,幼儿可以模仿作品中每个人物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性格特征。玩熊的小朋友语言朴实温暖;玩小猫小狗公鸡的孩子,用鄙视的眼光对待狐狸,用亲切礼貌的语言对待好朋友;玩狐狸的孩子极力表现出狡猾和贪婪。儿童在游戏中自然地记忆作品中的语言,并创造性地、生动地表现出符合人物性格的语气和表情,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水平,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此外,孩子们可以开动脑筋,通过玩积木游戏,找到实现自己想象中想要的身体的方法。为了使建成的物体美观牢固而不倒塌,在堆放时还要考虑对称和平衡的问题,做到手脑并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增长了对各种物体的认识,还逐渐养成了做事认真、肯动手动脑、失败不气馁、自始至终坚持到底的好习惯。

第四,游戏对增强孩子的体力,培养优秀的品质和美感有积极的作用。

比如游戏中孩子的跑、跳、投等活动,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基本动作,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可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给孩子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户外游戏还可以提高孩子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抵抗力。游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各种游戏都有规则,孩子必须严格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护集体、互相合作、遵守纪律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机智、勇敢和坚韧。优美的游戏动作,协调的特点,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美感。

通过以上几点,说明游戏独有的特点对孩子的创造力、智力、非智力因素有着不可估量的显著作用。可见,游戏活动是培养孩子良好人格等方面的重要途径。

事实证明,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一种自发的、不寻常的行为,能使儿童快乐,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愿望。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孩子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可以得到更快的发展。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和谐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