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PK,扶站的时候,感觉很兴奋,心跳加速,手发抖,鼠标也在抖。...
我怎么能冷静?要回答它,我们先来考察颤抖的深层心理原因。
你谈到了发抖的直接原因,就是心理紧张。紧张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说,做事“有人看着我”。再调查一下,为什么人看了会紧张?那是因为我担心自己的事情(比如打字)没有做好,被人发现后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看法和评价,影响我的社会形象。为什么社会形象和舆论对你这么重要?因为你的生活依赖于他人的关注。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关心、赞美、肯定、支持、帮助、宽容、理解和信任...你觉得自己活不下去,至少活得很糟糕。你生活的意义在于尽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避免他们的批评。——这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那些与症状相关的人格因素。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你手抖的问题,克服你的社交障碍,你必须从人格缺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如果你愿意往这个方向努力,可以进入我开设的“长期咨询”项目,专门用来改善你的人格)。与手抖有关的性格问题可以简单概括为:对爱情的过度渴望;过敏和“关心”舆论;过度虚荣;缺乏自信。
既然找到了原因,那就来分析一下你手颤抖现象中的“不由自主”,其实也是一种强迫。
强迫性是指当你抖掉手中的礼物时,你会失去对手部动作的控制。是“精神互动”造成的。心理互动是一个恶性循环,就是你越努力控制手抖,阻止它,它越抖不听,你越不听,你内心控制手抖的欲望越强,它越抖。这是你“不自觉”的内在心理过程。控制欲越强,恶性循环中的精神互动越快,形成激烈的震荡,手抖越不可控,强迫感越明显。在强迫性的手抖中,我的感觉变得非常害怕和紧张,当然,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这意味着你已经失去了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处于某种潜在的危险之中。所以紧张加倍,焦虑加倍,手抖越来越控制不住。
这种手抖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你采取一些措施消除堆积,离开了就会停下来。逃跑,这种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方法就是“外求”。即通过逃避行为来解决心理问题。它的危害在于,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感到羞辱,影响自己有效控制局面的自信心。这样就加剧了我对下一次类似情况下反应的担忧,侵蚀了自控能力,相当于对下一次握手做了不好的预期。所以,从一直保持手抖的现象来看,逃避行为是危害最大的。所以这次的逃跑虽然暂时缓解了手抖的精神互动,但却为这一次和下一次手抖的恶性循环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逃跑是不可取的。从外部寻求真理是不可取的。结论就是一定要在精神互动上有心理上的突破。
我们已经找到了原因,并分析了整个过程。现在来看看对策,相信会容易理解和接受。
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阻断心理互动:意思是当出现手抖等症状时,你不要去逆症状而行,不要试图告诉自己停止手抖(这是你以前惯用的想法),相反,你要容忍(抖!)鼓励一下(摇吧,摇的厉害,看你能把我摇成什么样!)。这样有效打破心理互动,进而防止手抖的恶性循环。
合理定位自己,接纳自己,包容问题:我是个普通人,我的缺点和问题,包括心理问题,都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我接受自己的问题。我不必感到内疚或自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但我的有点特别,没什么奇怪的。增强自信,消除紧张。
放弃逃避心理和行为,勇敢面对挑战:手一抖,不躲避,不逃跑。如果别人问我,我坦然承认自己有点紧张,所以手会抖一会儿。让别人了解真实的我,比维持一个我的假象,让我觉得更踏实。我绝不会在手抖的时候匆忙离开,那是过分懦弱的表现。
摆脱不良舆论预期的束缚,克服虚荣心:我需要别人的赞美和肯定,需要爱,但不需要所有人都爱我;我重视民意,但我不在乎。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的品质是由我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是别人的评价。只要自己能做到,就不要怕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回答者:五蕴六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