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是怎么回事?
瑞雪兆丰年”是一句流传比较广农谚,它的意思是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并不是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寒冬大学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水渗入图层深处,又能供应庄家生长的需要。这场雪十分即使,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有经验的农民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的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年来枕着馒头睡。" 冬天下几场大雪,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为什么呢? 其一是保暖土壤,积水利田。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不传热的,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外面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等到寒潮过去以后,天气渐渐回暖,雪慢慢融化,这样,非但保住了庄稼不受冻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很有利。 其二是为土壤增添肥料。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据观测,如果1升雨水中能含1.5毫克的氮化物,那么1升雪中所含的氮化物能达7.5毫克。在融雪时,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带到土壤中,成为最好的肥料。 其三是冻死害虫。雪盖在土壤上起了保温作用,这对钻到地下过冬的害虫暂时有利。但化雪的时候,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害虫就会冻死。 所以说冬季下几场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