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的套路问题是什么?
1,1+1 =王或田。
2,能等于1,一堆沙加一堆沙,还是一堆沙?
3.它可以等于2。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
4,可以等于3,一对夫妻,有三个人,老婆怀孕了。
5,可以等于4,比如一只怀孕的母羊。
1+1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得出的一个数学结论:哥德巴赫猜想任何≥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任何≥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三个素数之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热情持续了200多年。世界上很多数学家都尽力了,还是想不通。
扩展数据:
研究偶哥德巴赫猜想的四种方法。这四种方法是:几乎素数、例外集、小变量三素数定理和几乎哥德巴赫问题。
几乎质数是几乎没有质因数的正整数。现在让n是一个偶数。虽然不能证明N是两个质数之和,但足以证明可以写成两个几乎质数之和,即N=A+B,其中A和B的质因数个数不太多,例如质因数个数不超过10。用“a+b”表达如下命题:每一个大偶数n都可以表示为A+B,其中A和B的质因数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可以写成“1+1”。
推进“a+b”问题
1920,挪威布朗证明“9+9”。
1924年,德国的Latmach证明了“7+7”。
1932年,英格兰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6”。
1937年,意大利的莱西先后证明了“5+7”、“4+9”、“3+15”、“2+366”。
1938年,苏联的布克希泰伯证明了“5+5”。
1940年,苏联的布克希泰伯证明了“4+4”。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4”。后来证明了“3+3”和“2+3”。
1948年,匈牙利的里尼证明了“1+ c”,其中c是一个大的自然数。
1962年,中国的潘承东和苏联的巴尔巴证明了“1+5”,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希·泰伯和小维诺格拉多夫,以及意大利人彭伯里证明了“1+3”。
1966年,中国陈景润证明了“1+2”。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哥德巴赫猜想(现代世界三大数学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