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教学?反向设计

我们的宗旨是使用standards-based and thematically organized curriculum,也就是一切都要依据教学标准(大纲)进行主题式的教学。那么在美国,大纲就是前几年开始流行的***同核心标准(CCSS: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什么是主题式教学呢?就是不拘泥于一本教材的排列顺序,而是采用主题的方式,根据学生水平,从不同的教材里选取合适的内容或者自行编写来进行教学。比如如果主题选择的是“水果”,那么小主题可能有:水果的名称、颜色、味道,等等。

那么如何利用这个方法进行备课呢?我们采用的是反向设计(Backward Design), 群里的Yanjun老师也在她的里介绍过,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信息。 首先确定大主题,然后确定小主题。根据每个小主题,确定你的教学目标(objective)是什么,然后再确定如何评量,也就是assessment——学生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最后才是设计中间的课程活动,通过何种讲解和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你的“心想”(教学目标)到达“事成”(教学评量)。

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采用“教、练、用”的教学流程落实3-mode语言交际能力,即

1.语言功能functional objective

2.文化学习cultural objectives

3.语言要求language objectives

那么“教、练、用”是什么呢?

1. 教: introducing new language items

2. 练: practicing new language items

3. 用: applying what is learned in the 3-mode task set up as the goal of learning

栗子:

教学目标误区

如何教?

教的误区

如何练?

练的误区

如何用?

用的误区

下面我给大家举个栗子,如何利用主题式教学和反向设计来设计一节教“水果”的课。

教学目标:学生可以说出水果的名称(苹果、香蕉、葡萄、柠檬)。

评量方式就是老师给学生水果,学生可以说出水果的名字。中间的课程活动用什么游戏,这个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必须牢记,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说出水果的名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先进行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再进行输出(output)。

根据水果的名称里第一个教学目标“能够说出水果的名字”,首先进行explicitly teach,也就是用水果的实物或者玩具或者图卡给学生看,然后让他们跟你一起念。接着你可以跟他们做个游戏来练习巩固一下,比如hot potato。就是大家坐成一个圈,然后你让孩子把玩具想象成热土豆,然后一边传给下一个人一边嘴里说这个玩具的名字,比如苹果。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巩固他们对于这个词的印象。

然后可以做一个小assessment。比如拍图卡,你可以把图卡放在地上,然后你说名字,让他们拍这样。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考察他们的听力,让他们把这些水果的发音和实物联系在一起。

在这里插一句:3D实物和2D图片的区别。对于小孩来说,3D的触感比2D的图片更能刺激他们的感官,所以效果更好一些,尤其是对于preschool的孩子来说。高中以上就可以用图片了,但是就我所知,很多初中的孩子拿着水果塑料玩具还是玩得很high的。。。

然后就可以做assessment了。可以玩“袋子里是什么”,把水果玩具都放在一个袋子里,让他们拿出来,然后说出这个水果的名字。或者也可以做music chair,就是放音乐,然后音乐停,孩子抢椅子坐下,没抢到椅子的要说出你拿的水果的名字,等等。但是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看着水果说出它的名字。或者也可以用我之前介绍过的投骰子来学生词(回复051即可查看《有趣的骰子游戏》)。

这种反向设计的思路很重要。传统的备课方式倾向于上来就直接设计课程活动,而且活动越多越有趣越好。这样的缺陷是备着备着容易缺失目标,因为课程活动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达到最后评量的标准而实现的。比如如果你教完了词汇,该让学生用这些词来造句子了,那就要想一些可以让学生开口对话的活动。此时投骰子这种游戏就不合适了,因为它主要针对的是词汇练习。不过你也可以改进一下,看看这个游戏怎么和口语对话联系在一起。大家想想看,欢迎给我留言告诉我~

最后总结一下:

1.紧扣大纲设计课程

2.利用主题式教学设计课程

3.先确定教学目标,再确定如何评量

4.确定了目标和评量以后再设计课程内容

5.课程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个活动都是为了辅助教学目标而存在的,不要因为好玩而采用和目标无关的活动或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