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鸡蛋变娃娃”教案

活动目标:

学会在游戏情境中读儿歌。

知道鸡蛋可以变成娃娃。

能分析儿歌情节,培养想象力。

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鸡蛋,小猫小狗,图片1,2,3,4,5。

活动流程:

(一)说出来。

1.老师:(展示图片1)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2.老师:(展示图片2)小狗在做什么?

3.老师:(展示图片3)小猫在做什么?

老师:(展示图片4)小狗和小猫在做什么?

5.老师:(展示图片5)小狗和小猫在做什么?鸡蛋改变了什么?

(2)学习儿歌《鸡蛋变娃娃》

1.老师念儿歌《鸡蛋变娃娃》

2.孩子跟着老师学读儿歌。

(3)学会做蛋爸蛋妈。

1.老师:我们也做鸡蛋的父母吧。

2.孩子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老师提醒孩子要抱抱鸡蛋,鸡蛋会变成鸡娃娃。

(4)结束活动。

活动反映:

在主题活动《这是圆的》中,我选择了儿歌《鸡蛋变娃娃》作为小组活动。因为剧情简单,形象生动,充满童趣,非常适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通过图片,让孩子理解儿歌的内容,尝试体验扮演父母的角色。

活动自然是在一张一张图的引导下介绍的。孩子们被丰富多彩、可爱的视觉教具深深吸引,让孩子们仿佛置身其中。经过反复欣赏,孩子能更好地把握儿歌的内容,自然地去读。最后,游戏的开发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享受了学习为人父为人母的角色体验,非常开心。

反思这次活动,我觉得有几个不足:

1.因为孩子缺乏生活经验,无法回答“鸡蛋会变成什么样?”如果让家长提前帮他们丰富知识和经验,效果可能会更好。

2.在游戏中,孩子们对角色的概念还很模糊。我应该在游戏开始的时候给孩子适当的提醒,效果可能会更好。

百科:鸡蛋又叫鸡卵、鸡卵,是母鸡下的蛋。外面有硬壳,里面有气室,蛋清,蛋黄部分。富含胆固醇和营养,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6-7克,脂肪5-6克。鸡蛋蛋白的氨基酸比例非常适合人体生理需要,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高,是人类常吃的食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