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罗尼莫的人物生平

作为阿帕切印第安人的领导抗美洲欧人入侵活动,墨西哥人给他外号叫Geronimo (西班牙语为“Jerome”) ,归因一些袭击的事迹。如自然的求生技能,包括对子弹使用的无懈可击。其冷峻形象非常著名,他反对迁移,多次率领被驱至亚利桑那州保留地的族人叛乱,1886年在骷髅峡谷(Skeleton Canyon)兵败投降,身边只剩19个武士并被拆散关押。他晚年归化美国社会,此后再未出现美国印第安人的大规模反抗。

家破人亡让他选择武力抵抗

1829年6月16日,一个婴儿在阿帕奇部落的Bedonkohe分支出生了。这个孩子刚来到人世时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父母便给他取名“Goyahkla”,意为“瞌睡人”。此后,他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长大,17岁时娶妻生子,在新墨西哥州的荒野中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变故往往是不期而至的。1858年3月的一天,400名墨西哥士兵突然袭击了“瞌睡人”的部落,包括他的母亲、妻子及3个孩子在内的亲友,都倒在了血泊中。

外出赶集的“瞌睡人”逃过一劫。获悉惨案的始作俑者,他按照阿帕奇族的习俗,焚烧了全家人居住的圆顶帐篷和遗物,烈焰熊熊燃起之际,复仇的种子也已埋下。

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初出茅庐的“瞌睡人”率领一彪人马,前往索诺拉复仇。战斗中,“瞌睡人”毫不畏惧敌军射来的子弹,眨眼间便冲到墨西哥人的阵地面前,刀光闪过,离他最近的墨西哥士兵当即身首异处……

战斗以阿帕奇族大获全胜告终。据说,一名墨西哥士兵为求“瞌睡人”手下留情,诚惶诚恐地称他为“圣杰罗姆”,这位天主教圣徒的西班牙语发音正是“杰罗尼莫”。从此以后,这个名字在蛮荒的西部一传十、十传百,几乎成了复仇之神的化身,令白人谈之色变。家长在训斥不听话的儿童时,往往只消一句“杰罗尼莫来了”,便可让孩子们大气不敢出。

在杰罗尼莫看来,死于自己手中的墨西哥人皆是“可杀之徒”,他在晚年的口述自传中毫不讳言,“我不清楚到底杀了多少(墨西哥人),他们不值得我去统计。长久以来,我就对墨西哥人没什么好感。在我眼里,他们都是些背信弃义的骗子。”

乌特勒在自己的专著中指出,杰罗尼莫之所以这样想,原因之一是他曾在墨西哥人的诡计面前吃过亏。1873年,双方在持续数月的交锋中损失惨重,只好签署停战协议。事后,墨方赠送了大量龙舌兰酒以示“善意”。孰料,就在毫无戒备的阿帕奇族被烈酒搞得酩酊大醉时,墨西哥人背信弃义地发动了袭击,数十名印第安人被杀。

来去如风 令美军头痛不已

随着时间推移,杰罗尼莫发现,自己的主要对手变成了更加强大的美国——1848年美墨战争后,美国取得了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其中便包括阿帕奇族的传统领地,随之而来的淘金热,更是严重干扰了原住民的生活。于是,当时的报纸上,时常冒出矿工及其家属乘坐的车辆遭劫、人员被杀的新闻,美国军队也频频对阿帕奇族实施“围剿”。

作为“胡萝卜加大棒”的另一手策略,美国政府还根据1830年的《印第安人迁移法案》,同各印第安部落谈判,声称将为他们划出保留地,印第安人可以在保留地内自行管理内部事务。问题在于,这些保留地往往是贫瘠、干旱的荒原,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

美国政府的“招安”一度在阿帕奇族内部引起争论。主张接受《迁移法案》的包括杰罗尼莫的岳父、时任酋长科奇斯。杰罗尼莫则主张“抵抗到底”,理由是:“白人都是言而无信的”。此后的事实的确印证了他的判断——1874年,科奇斯去世,美国政府无视先前的约定,强令阿帕奇族迁离故土。于是,继任酋长的杰罗尼莫再次走上了武装抵抗的道路。

阿帕奇族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同美国政府抗衡,他们的枪支少、质量差,很多人只能用大刀、长矛和弓箭与装备先进的美军作战。但是,杰罗尼莫将部队的机动性发挥到极致:一行人骑马突袭,利用美军防守的空隙大杀四方;等对方的援兵匆忙赶来,又消失无踪。

来去如风的作战风格,让杰罗尼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美军纷纷传说,这个骁勇而凶狠的印第安人有躲避子弹的天赋,“任你枪林弹雨,他都毫不惧怕”。

还有传言称,在新墨西哥州西南部的某次战斗中,杰罗尼莫和部下躲进山洞。美军不敢贸然进洞,便在洞口安营扎寨,等着杰罗尼莫“自投罗网”。过了几天,却有消息传来:杰罗尼莫已在另外的地方出现!当时,美军断定这个山洞必有隐秘的出口,遂将其命名为“杰罗尼莫山洞”。不过,据后世的历史学家实地考证,山洞当中并无其他通路。

类似的“神话”还有很多,虽然虚虚实实,杰罗尼莫给美军造成的困扰可见一斑。

从阶下囚到扑克牌高手

凭借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杰罗尼莫与美国政府苦苦周旋了12年之久。几乎每星期都有部下离开人世,阿帕奇族的日子也愈发艰难。1886年3月25日,辗转美国西南部5000公里后,杰罗尼莫带着仅剩的19名战士,在亚利桑那州骷髅谷向纳尔逊·迈尔斯将军投降。

“他交出了步枪和猎刀,急于争取最优惠的(谈判)条件。”迈尔斯在日记中写道。

此后不久,美国政府又一次违反约定,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450名阿帕奇族重兵押送至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监狱,用繁重的体力劳动消磨他们的意志。当时的《华盛顿邮报》写道,因水土不服,这些印第安人“像苍蝇般死去”。杰罗尼莫则被当成“珍稀动物”,每天有数百人前来探监,只为一睹这位传说中的“嗜血狂徒”的“风采”。对一位视荣誉与尊严大过生命的印第安战士来说,这不啻于侮辱。在1894年回到俄克拉荷马州、并被政府要求务农之后,杰罗尼莫最后一次率领族人奋起反抗,那一年,他已经65岁了。

在数千美军弹压下,起义毫无悬念地以失败告终。杰罗尼莫则意外获准享受半自由的定居生活。几年后,在美国政府组织的“文明进步的纪念碑”展览中,人们见到了老酋长的身影,他用娴熟的手艺制作着弓箭……当然,周围依然有警卫看守,以防他再起“歹心”。

似乎是为了表明自己已“融入主流社会”,这位昔日的阿帕奇战士迷上了扑克牌,并练就了高超的技术。1900年8月的《美国陆海军月刊》刊文称,杰罗尼莫“前两天在银行存了1425美元,这都是在牌桌上赢的。”当时,这笔钱相当于普通教师两年的收入。

至死未能实现归乡梦

1905年3月,杰罗尼莫和其他5位印第安首领一起,戴着五颜六色的头饰、脸上涂着油彩,骑着马走在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上——这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就职典礼游行。华盛顿的掌权者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宣示他们“已经永远地埋葬了同印第安人的纷争”。

游行结束后,杰罗尼莫受到新任总统接见。按照《纽约论坛报》的说法,杰罗尼莫请求回故乡养老,“眼泪顺着他脸上的伤疤流了下来”。罗斯福的回应是,“你杀了很多人,烧毁了很多村庄。我们还要看看你是否真的已经改邪归正,再决定你能否回到保留地。”

美国《史密森尼杂志》就此评价道:曾经的铁血战士到了暮年与普通老人并无二致,他只想回到故乡,触摸那里的土地,呼吸那里的空气,在和风吹拂下终老一生。

这个看似普通的愿望没能实现。1909年的一个冬夜,客居俄克拉荷马州的杰罗尼莫不慎坠马摔伤,几天后死于因寒冷引发的肺炎。和同胞一样,他的遗体被埋葬在远离故土的印第安人公墓中。

当时的《芝加哥每日论坛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杰罗尼莫去世的消息,回顾其人生历程的同时,报道末尾不忘补上一句,“杰罗尼莫如今已是‘改造好了’的印第安人”。

杰罗尼莫亡故后,美国再未发生大规模的印第安人起义。随着时光流逝,多数人逐渐淡忘了他生前的是是非非,将杰罗尼莫单纯作为象征勇敢精神的图腾。甚至有传言称,美国最诡秘的精英社团“骷髅会”,曾盗走杰罗尼莫的部分遗骸,作为“圣物”加以膜拜。而在2011年击毙本·拉登的行动中,美军特种部队也使用过这位酋长的名字,招来原住民团体非议。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伟大的阿帕切部落首领杰罗尼莫是一位公认的印第安武士,以勇敢、坚定、机智闻名。他曾经率领35名武士与5000美军周旋5个月之久。

1886年杰罗尼莫投降,但这位酋长并没有放弃与白人的斗智斗勇。数年间,他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扑克高手。

1900年8月《美国陆海军月刊》刊文介绍这位美军宿敌的最新辉煌战绩,"杰罗尼莫,著名的阿帕切族酋长,数日前在银行存了1425美元,这都是他在牌桌上赢的。酋长出牌谨慎,从不使诈,充分体现了公平较量精神……"在当时,1425美元相当于普通老师一年收入的两倍。

很少有人知道,杰罗尼莫跪在地上,手中握枪的那张照片,是1886年他投降的时候拍的。1905年在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和罗斯福总统的就职典礼上公开露面之后,杰罗尼莫即成为知名人士,但是,最主要的是他将作为美国印第安人不屈精神的象征而被永久纪念。

杰罗尼莫,这位阿帕切族人的首领,在最后定居下来成为农场主之前,曾4次从美军手中逃出。坚持斗争30年后,杰罗尼莫于1886年被美军包围,并向纳尔逊·迈尔斯将军投降,之后他被关在监狱里,归化美国主流社会。他的投降标志着这位印第安勇士另一段传奇的开始。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邀请他在1905年自己的就职典礼中骑马,印第安人则把他视为自己永远的精神领袖。1909年2月17日,他在俄克拉何马州的锡尔堡监狱死于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