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同胞“打陀螺”有何讲究?
打陀螺是我国汉族、满族、蒙古族、彝族、基诺族、瑶族等民族传统的竞技活动。由于民族不同,地区有别,打陀螺的方式也往往各具特色。
汉族民间称打陀螺为“打拉牛”、“打特搂”等,是传统的室外竞技活动。
清代开始,汉族的打陀螺基本上成为少年儿童的竞技性游戏活动了。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有“杨柳活,打陀螺……”的歌谣,反映了冬春时节北方儿童打陀螺的风俗。
满族同胞喜欢在冬季冰面上抽打陀螺。
云南彝族同胞在每年春节期间都要聚集在村边,进行打陀螺比赛。
相比较而言,西南一带的瑶族同胞打陀螺更具有传统韵味,其竞技的特点更加鲜明。
瑶族的陀螺:青壮年打的陀螺一般重约两三斤,少年儿童们打的陀螺虽然小些,也有一两斤重。
每年冬季,瑶族人便到山上砍回坚硬的金刚木和脱皮龙树木,削制成一个个美观精致的陀螺。制成后的陀螺顶部平滑如镜,陀螺身曲线优美,陀螺底尖部要装上铁钉或手缝针,以求耐磨实用。
陀螺制作好了后,还要放在桐油里浸泡一两个月,取出来后不但光亮美观,而且耐用不开裂。也有不浸泡桐油而是涂上红绿蓝颜色的陀螺,这种陀螺旋转时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效果,别有一番情趣。
打陀螺用的鞭子是用沙皮树皮搓成的一头粗一头细的绳索。把绳索细的一头缠绕在陀螺上(从陀螺的底尖上部开始缠绕到陀螺的中部),把粗的一头握在手中,然后用力甩开,陀螺便会在平整的打谷场地面上飞快地旋转起来。
瑶族同胞打陀螺的活动一般在新春佳节时举行。届时,各瑶寨的打谷场上便会聚集众多参加比赛的选手和围观者。比赛前,先把参赛的选手分成两队,人数多少不限,但两队人数必须相同。
比赛方式有近距离打、远距离打和吊打三种。首先是近距离打法:先由一队中的一名队员旋放陀螺,让另一队的一名队员以陀螺相击,其相隔的距离约两米左右。接下来,两队的队员按照先后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旋放击打陀螺。
远距离打法:先有两队商定距离(一般为5到10米之间),然后由某队在一个画好的圆圈内把陀螺全部旋放完,让另一队的队员在规定的距离处逐个用自己的陀螺击打。
吊打陀螺是一种更有意思的打法:两队先以猜拳的方式决定先后旋放陀螺的顺序,未旋放的队员用绳索紧绑陀螺的脚跟,距离可远可近,旋放后由对方将绳索套在手上吊打,直到打不中为止。
三种竞技打法都有胜负标准,如果击打的一方没有击中对方的陀螺算负;如果击中对方的一个或几个陀螺,则以击打和被击打的陀螺旋转时间的长短分胜负,时间长的为胜,短的为负。然后罚负的一队旋放陀螺,由胜的一队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