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喜欢抢东西怎么办?
家长不需要过多干涉这个年龄段宝宝的“抢”,有时候让他们互相抢也没什么。如果孩子因为抢东西而打人或抓人,要悄悄分散他的注意力,等他冷静下来再说明真相。没有必要在那个时候严厉的责备和羞辱他,这样会让孩子更自私,更严厉,或者让他觉得很委屈。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会逐渐有和孩子交流的需求,逐渐学会和别人家的宝宝交朋友。这个时候他会逐渐变得大方,因为这个时候他会觉得大家一起玩玩具更有趣,更快乐。
这个时期的婴儿处于第一个消极阶段,他们经常与父母意见相左。如果父母坚持要听话,往往会让双方都不开心。所以,家长要慎用“不”字。因为“不”字只是否定了宝宝当时想做的事,而没有告诉宝宝该做什么,孩子只好坚持原来的想法。比如,宝宝在玩沙子的时候,妈妈应该说:“宝宝,我们一起挖个洞吧!””而不是只对孩子说“不要扬沙。“这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更愿意服从。
父母要善于在宝宝面前巧妙地使用“帮”字。有时父母告诉他们的宝宝不要把房间弄得太乱,但他没有。父母叫他喝牛奶,他就是不喝。父母可以说:“我的奶喝不完,会变质的。请帮我喝点。”。我的房间太乱了,请帮我打扫一下。这样,宝宝就愿意接受,就会服从。
2岁以上的婴儿不能像大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家长要善于在日常生活的细微环节中发现宝宝的兴趣,并及时加以引导和培养。这样会事半功倍。比如孩子的舞蹈动作几乎都是模仿的。跳舞和活跃是婴儿的天性。2岁时,他们开始形成伴随音乐的有节奏的动作,这意味着婴儿舞蹈动作的开始。所以家长要创造条件,培养宝宝随音乐而动的能力。可以让宝宝模仿动作,包括动物、植物、自然现象和人的各种活动。
可以训练2岁的宝宝小便前先脱裤子,自己找个盆坐下,然后让大人帮他擦屁股。可以一步一步来。比如你穿了很多衣服,妈妈可以帮他(她)脱下外面很难脱的裤子,让他(她)脱下内裤,这样宝宝在夏天会更容易照顾好自己。注意宝宝穿的裤子要有弹性,不要太紧,方便宝宝穿脱。宝宝经常忘记大小便,直到憋不住。如果裤子穿脱不方便,很容易给宝宝惹麻烦。另外,宝宝的便盆要放在墙上或者马桶的一个角落里,这样宝宝自己找盆坐下的时候,就有一个参照物和支撑,避免匆忙把盆打翻,或者宝宝坐在地上而不是坐在盆上。多做几次练习,宝宝就会自己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不需要大人帮忙。这时候及时给宝宝表扬和鼓励,慢慢宝宝就会习惯了。
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玩“非常复杂”的拼装玩具。看到他(她)组装的图形,人们不禁赞叹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宝宝运动能力强,滑梯、爬架、秋千等玩具家庭买不到,但可以买个婴儿车,让他(她)拍拍球。
在此期间,宝宝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增强,也有了自己喜欢的玩具类型。比如,一个男孩可能对汽车很着迷,给他买了一个汽车城回家,宝宝会在家里长期操纵他的“城市”操作。对于女生来说,小碗,小碟,小娃娃,玩娃娃家也很有趣。
此时,宝宝的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也得到增强。听诊器和注射器可以让宝宝成为小医生;一个小板凳,一个火车头,就能让宝宝成为小司机。这种游戏可以让宝宝认识社会,学会观察,知道规则。为了让宝宝进入“角色”,“道具”必不可少。
给宝宝买玩具要注意玩具的安全性。玩具的材质要无毒无害,因为宝宝经常把玩具放在嘴里或者用牙齿咬,所以要特别注意不要买容易剥落油漆和小零件的东西,不要用含铅的染料或者不可食用的塑料。不要给宝宝买尖、硬、重、转动大、速度快的玩具,这些玩具会遮住宝宝的口鼻,容易缠绕,以免发生危险。买玩具要记住以下原则:有趣、有益、无害、便宜。
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情感,这有助于他(她)与人和谐沟通,懂得关心他人,体贴、宽容、同情、尊重。也能让他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竞争和压力,在逆境和挫折中充满自信,积极主动。高情商的宝宝,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平和开朗快乐的心态和强烈的责任感。
一些不利于社会情感培养的现象;
1.过度保护,家庭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让宝宝失去参与实践的机会;
2.过度表扬,过度表扬会让宝宝失去对自己是非的正确评价;
3.过度溺爱,过度溺爱会让宝宝不敢进入社会生活去锻炼和成长。
因此,建议家长要注意:
1.总是给孩子信任和关心;
2.教给孩子方法,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3.人生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至少表面上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4.家庭生活规则应符合社会道德;
5.注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6.教孩子如何表达“谢谢”,这是人际交往第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