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熊和蜜蜂
幼儿园中班教案:熊和蜜蜂1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两种不同的形象,模仿熊走调,用表情和动作自由表达熊喝蜂蜜时的满足感和避免蜜蜂的恐惧。
2.根据游戏场景,在角色暗示的帮助下,我知道当“蜜蜂”在追逐的时候,熊要避免移动。
3、愿意参与游戏,愿意在群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体验游戏的快乐。
4、让孩子学会用肢体动作和游戏玩耍。
5.我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歌和演奏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海琼斯小夜曲》
2、课件、图集
3、红包、母熊胸针、蜜蜂胸针
活动流程:
首先,回顾歌曲
第二,演示课件,了解游戏的故事。
1,展示图片
老师:孩子们,你们以为这是谁?(熊)这个呢?(蜜蜂)
熊和蜜蜂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让我们看一看。
2.课件演示
老师:熊和蜜蜂怎么了?
第三,充分欣赏音乐,进一步感知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了解每首音乐的不同情节。
1,老师:这个有趣的东西藏在一段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熊在哪里?熊在哪里喝蜂蜜,蜜蜂在哪里飞?熊跑回家去了哪里?
2.完全享受音乐
3.老师:一开始是谁来的?你从哪里听来的?
第四,分段感知音乐,创作角色游戏的动作和图集。
老师:如果你是一只熊,当你饿的时候你是怎么走路的?我们可以跟着音乐散步吗?
(儿童自由行走)
老师:让我看看熊是怎么走路的。就在刚才,几只熊宝宝互相走来走去。让我们看一看。
老师:他怎么走的?有的人这样走,嗯,有的人那样走。他们饿了。他们能走得快吗?
老师:让我们向这只小熊学习。
老师:你不能走快。让我们随着音乐和地图一起做吧。
老师:熊宝宝,我们找点东西吃吧。
2.老师:走了很久,你看!好大一罐蜂蜜啊!熊宝宝,你是怎么喝酒的?你还会怎么喝?
老师:啊!熊喝了蜂蜜后是什么感觉?)
老师:我们来回忆一下,熊喝蜂蜜的时候做了什么?
老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做。
3.老师:哦,天哪!哦,不!蜜蜂来了!熊应该怎么做?
老师:我只能蹲在那里,但是蜜蜂在飞来飞去。(他会怎么样?(吓)
老师:让我们看看这只熊宝宝是如何表现恐惧的。
老师:熊宝宝~听着…
老师:熊宝宝,我们什么时候能逃出家?
听着,(蜜蜂打哈欠)~我们一起跑回家吧!
5.回忆四个游戏环节,完整的做两遍动作。
1)老师:刚才老师画了这个有趣故事的图集。让我们听音乐,看地图,在座位上做!
2)老师:这次可以不看图集玩吗?让我们一起试一试。如果记不住动作,可以看看。
5.用不同角色的音乐玩游戏。
老师:这是一个有趣的游戏“熊和蜜蜂”。熊在玩耍的时候,如果最后被蜜蜂蛰了,他就是蜜蜂。明白吗?
1,老师:嗯,坐久了好饿。宝贝们,请找些东西和熊妈妈一起吃吧!(完整游戏第一次)
2.老师:哎呀~为什么这个熊宝宝身上有一个大包?(被蜜蜂蛰了)哦,我可怜的孩子。
3、老师:剩下的熊宝宝要注意了!我不认为我吃饱了。我们找点东西吃吧!(完整游戏第二遍)
4.老师:对不起,有些熊又被蛰了。这次出去找蜂蜜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完整游戏第三遍)
5.老师:熊今天被蜜蜂追了这么多次,气喘吁吁的。让我们听听音乐,休息一下。在活动中,使用地图册帮助孩子们展示熊走路,并创造回忆来表达喝蜂蜜的满足感。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我用多媒体课件、图集、胸饰等手段加入了很有意思的音乐游戏活动,但真的是热闹多了,效果差了。
1.分段听音乐时,孩子基本能把故事情境和音乐搭配起来,做熊走等动作。除了少数孩子能恰当地表现出啤酒桶的缓慢和沉重,大多数孩子都一样,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环节成了孩子反复动作的机械表现。
我想我没有事先对孩子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做一个适当的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合适的教育引导策略。虽然小孩子都知道熊会走得慢,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慢呢?我在活动间隙和孩子熟悉的时候,并没有丰富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而且在活动中,孩子们的一些动作没有及时以更夸张的方式反馈给他们,导致了熊走路的千篇一律,缺乏表现力。
如果我采取适当的引导策略,比如“想想小熊饿了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孩子对已有经历的记忆,转移到这个活动中去,可能会更好,同时老师可能会用自己夸张大胆的肢体语言给孩子一点暗示。
幼儿园中班教案:熊和蜜蜂2活动目标:
1,通过熊走、喝蜜、躲等游戏剧情,熟悉音乐的旋律,了解音乐的结构,感受音乐在A、B、C中的不同属性。
2.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尝试用乐器演奏。
3.培养孩子大胆表达音乐,体现音乐节奏的快乐。
4.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熊的外貌特征,模仿熊的行走动作。
2、录音机、磁带;幻灯机、幻灯片;蜜蜂头饰。
活动流程:
第一,熟悉音乐,了解游戏剧情
1,老师讲游戏的故事:熊来到树林里,偶然发现一罐蜂蜜。正当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蜜蜂追了过来,熊吓得赶紧躲起来,一动不动。最后,蜜蜂打了个哈欠,没注意,就赶紧逃回了家。
2.老师边放音乐边放幻灯片。
第二,享受音乐,分解练习。
熊是怎么走路的?(老师是熊妈妈,带领小朋友配合A段音乐模仿熊走路的动作)
2.熊喝了甜甜的蜂蜜是什么感觉?怎么表达呢?(引导孩子根据B段表达熊和蜂蜜的满足感,启发孩子用不同的表情和动作,如擦嘴、拍肚子、添嘴等。)
3.被蜜蜂发现偷蜂蜜的熊是什么感受?它是如何隐藏的?
(1)引导孩子用静止的动作和恰当的举止表现出熊的紧张和恐惧。如:扎进树上的洞,躲在树后,跳进草丛,闭上眼睛,抱头。
2要求个别儿童进行隐藏动作。教师有意识地邀请做得好的或不同的孩子表演,启发他们用语言解释自己的行为,如“我害怕得发抖”。
(3)集体跟着C段的音乐,鼓励孩子自由表达对熊的隐藏姿势和恐惧。
第三,完全跟着音乐玩游戏
1,老师提醒孩子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注意动作的协调配合。
2、老师表扬了有创意的小朋友,并要求他们创作一个躲藏的动作,给大家展示恐惧。
3.老师戴着蜜蜂头饰玩蜜蜂,小朋友玩熊,一起做游戏。音乐结束时,老师以抓的形式催促孩子们迅速回到座位上。
第四,音乐和乐器探索
1,展示三个节奏,让孩子在音乐的ABC段找到节奏。
2.试着大胆地跟着音乐打节奏。
3.听三种乐器的声学特性,选择合适的乐器来搭配音乐。
4.对乐器的探索和熟悉
5.乐器合奏:熊和蜜蜂
活动反映:
这个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多反思,我觉得也对我们自己个人的音乐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只有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孩子才能得到启发和熏陶,在兴奋中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