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主播是否面临集体失业?还没有,但是他们最大的威胁已经出现了。
然而,这些明星在全盛时期的地位如今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虚拟偶像”。
很多中国人对“虚拟偶像”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以“初音未来”、“洛天依”为代表的“虚拟歌手”阶段。然而,在一墙之隔的海外视频站Youtube上,以“绊爱酱”为首的一大批名为Vtuber的“虚拟主播”正在疯狂收割粉丝。
《绊爱酱》自2016开播以来,在Youtube上收获了数百万粉丝,而《初音未来》的形象塑造者KEI打造的惠和Akari(因名字发音在中国昵称为“Akalin”)也拥有数十万粉丝。
与“初音未来”这样的虚拟歌手相比,新一代的虚拟偶像在Youtube这样的平台的帮助下,不仅会唱歌跳舞,还会制作发布一些结合实拍的生活小视频,甚至会播放游戏。
比如一年前“绊爱酱”上传的一个玩PUBG的视频,已经播放了200多万次,比北美PUBG直播的《第一人》Shround的单个视频高很多倍。
更重要的是,“绊爱酱”现象并不是个例。目前,Youtube上的Vtuber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飙升。
据日本权威数据机构Userlocal统计,Youtube上的Vtuber总人数从1000增长到5000,只用了半年时间。
不仅可以发视频,还可以玩游戏。关键是量产——这就是以Vtuber为代表的新一代虚拟偶像的可怕之处。
老一代的“虚拟歌手”原则上主要依靠以VOCALOID系列和特定人声采样为代表的语音合成软件。此外,还有一些基本的3D建模和动画。
新一代的“虚拟偶像”不仅会涉及声音采样和语音合成,而且他们的“生产”过程可能会应用于更复杂的技术,如动作捕捉和人脸捕捉。相应的,他们自然也能做更多的事情。
以前所谓的“虚拟偶像直播”更像初音初音演唱会直播,利用AR技术呈现预先制作好的动画内容。
然而,如今随着直播抓面技术的普及,即使是业余爱好者也可以打造自己的“虚拟偶像”进行直播。
当然,毕竟是民间业余爱好者,偶尔失误也可能导致直播事故。比如这个被国内粉丝称为“娜拉喵”、在Youtube上拥有8万多订阅者的Vtuber,在直播中出了意外,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大叔”的真面目...
但是,这样一个小意外恰恰证明了一件事: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相关技术成本的下降,虚拟偶像的门槛越来越低,能够参与其中的人越来越多,在generate中能够产生的创意自然也会越来越丰富。
一年前,虽然“绊爱酱”已经红了半边天,但各种虚拟偶像开始陆续尝试游戏直播。但由于整体规模有限,从事该领域的专业公司多为中小型创作团队,虚拟主播对直播主播尤其是游戏直播主播的冲击并不明显。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虚拟偶像行业不仅有更多的专业公司参与,也吸引了包括腾讯、网易在内的行业巨头参与。
比如网易推出了基于“尹”的“平安京偶像计划”,再比如VR演唱会上出现了“大天狗”。而且巨人也有自己的虚拟偶像计划。
至于腾讯,动作似乎更多(或许也和今年游戏行业版号暂停半年多有关,以国内为主的腾讯游戏业务受到的打击最大)。
在今年的王者荣耀三周年庆典上,还带来了一首《蝉离秀》,立志打造一个属于王者荣耀的虚拟偶像。
此外,腾讯还与专业媒体公司合作,为旗下PUBG、CF、QQ飞车手游等游戏打造自己的虚拟偶像形象,并通过Tik Tok平台发布相关短视频作品,吸引了大量粉丝。据说这些腾讯虚拟偶像还会尝试线上直播,甚至是赛事直播。
简单来说,巨头来了,资本也来了。不管你喜不喜欢,虚拟偶像介入直播圈,抢各个主播的饭碗,已经在进行中了。
当然,就虚拟偶像在直播领域的影响力、各大平台顶级主播的粉丝规模以及围绕大主播构建的整个直播圈的生态来看,虚拟偶像对顶级主播的影响力至少在一两年内会微乎其微。
毕竟再好的虚拟偶像直播比赛,也代替不了LOL玩家眼中的傅,玩家眼中的,或者DOTA玩家眼中的。
有没有注意到停播一年的PDD在别人的直播间或者节目里时不时会引起粉丝尖叫...
但是,主播就跟娱乐明星一样。再广的受众,也有不断更新粉丝的问题。几年后,随着虚拟偶像直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初入坑直播圈的粉丝们会选择一个真正的主播还是一个更有塑料感的虚拟偶像主播,真的是一个未知数。
要知道,在越来越先进的“黑科技”支持下,虚拟主播甚至可以拿下央视的节目...
但是,上一次真人游戏主播出现在央视,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