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真的会让孩子玩物丧志吗?家长应该如何教育?
的确,过度沉迷手机,对孩子的视力和健康都没有好处,但是,孩子究竟为什么会沉迷手机,为什么会一步又一步地“堕落”在手机屏幕的方寸之间,这是值得思考的。
30年前,80后孩子着迷看电视、漫画和打游戏,家长们就是“谈虎色变”。
20年前,许多父母都认为电脑游戏会毁了90后孩子,可是现在,电脑成为人们在工作学习时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工具。如果你不会电脑,不能熟练应用办公软件, 很多事情都会感觉无从下手,甚至是举步维艰。
10年前,手机和平板的大范围普及,让90后和00后同时陷入数码产品的“漩涡”,家长们却又开始新一轮的“口诛笔伐”。
可以说这30年以来,从80后、90后到00后,因为看电视、玩电脑和沉迷手机,挨过的冷嘲热讽和打骂责罚真的不少,可是,当年那些沉迷电脑的孩子,后来改变了吗?
喜欢看电视的80后孩子,并没有被“摧毁”,反倒成了科技时代的顶梁柱。
一如既往喜欢电脑,离不开电脑的90后孩子,有很大一部分都成为了互联网和科技领域的生力军,可是等到他们成家立业,成为90后父母时,他们又反过头来指责和惊恐于孩子沉迷手机。
可是,玩手机、刷视频,真的会让孩子玩物丧志吗?
首先,每个孩子都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够有机会接触人类智慧、科技和应用的结晶,通过享受和体验其他人的脑力成果、优秀设计和创意模式,一方面能够增进孩子个人的思想见识,提高自身的感悟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孩子对于科技数码、人工智能和影视音乐的学习兴趣。
除了“与世隔绝”,不吭不哈长时间玩手机的“手机控”,大多数孩子都是上完课、写完作业以后,和同学玩一会游戏,既是放松心情,也是学习模式的调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不破坏视力,不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进度,那么适当玩手机、打游戏,家长真的不需要“特殊管理”孩子。
实际上,孩子玩手机和摆弄玩具、看漫画和追剧,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去选择不同的娱乐方式。况且,相比图书文字和电视节目,手机屏幕里有着海量的知识资讯和新鲜玩意儿,等着孩子们去发掘和体验。
当家长板着脸、瞪着眼,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整天玩手机的时候,自己能不能先下决心“戒掉手机”呢?肯定不行,成年人面对自己的毛病缺点,总是能列举出一大堆无可辩驳的理由,但是想要教训和数落孩子,只要看孩子不顺眼就足够了。
都说“玩手机”会毁掉孩子,但如今每个人都在“玩手机”,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我总觉得,孩子能早点接触科技产品,体验最新、最炫和最酷的手机平板,或许并不是坏事。况且,一味地限制、管制和禁止,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天生就活泼好动,独特新颖的电子产品,原本就是他们的“菜”。如果父母、老师和学校都不允许他们碰手机、玩游戏,只会激起孩子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和叛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