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猎梗

1,自学达尔文

达尔文既是一个杰出的人,也是一个普通人。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塞文河畔的小镇奇鲁泽伯里。他的父亲罗伯特·达尔文是当地著名的医生。他的祖父,伊拉兹·马雷斯·达尔文,也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对生物学的研究非常感兴趣,是倡导生物进化概念的先驱。

达尔文可能受祖父影响,从小热爱大自然。他很小的时候就想知道各种树的名字,从10岁开始收集各种昆虫、贝壳、卵、矿物质。他在学校对教条式的课程几乎不感兴趣,就和哥哥一起做化学实验,看课外书。有一本书叫《世界奇观》,描述了古代的七大奇观,深深地吸引着他,让他梦想着去那个遥远的地方亲眼看看古代的奇观和现存的珍贵植物。

16岁的时候,达尔文和哥哥去爱丁堡大学学医。但他对医学毫无兴趣,只读了两年就转学了。在两年的时间里,他自学了动物学和植物学,经常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去海边捡动物,有时还一起解剖。在暑假期间,达尔文和他的朋友一起旅行和打猎,这进一步使他学会了观察和收集动物和植物的技能。

达尔文的父亲不理解他的儿子。他认为,如果他不学好医学,他将整天游手好闲,没有进步,将来一事无成,这将给他的家人带来耻辱。于是他考上了剑桥大学的基督教学院,戴上了神学的枷锁。

但是,达尔文并没有把神学的道路走到底。在剑桥大学期间,他碰巧遇到了著名的植物学教授亨斯洛。亨斯洛精通植物学、昆虫学、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长期观察和研究大自然。正是由于他的帮助和指导,达尔文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自然科学家。

在剑桥大学的最后一年,有两件事极大地影响了年轻的达尔文。首先,他读了两本书:德国自然科学家洪堡的《南美旅行》和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的《自然哲学的人》。这两本书激起了达尔文如火的热情,他希望自己能为自然科学的宏伟建筑添砖加瓦。

另一件事是亨斯洛教授鼓励达尔文研究地质学。达尔文听取了他的建议,阅读了几部地质学著作,并在短时间内考察了家乡附近的地质情况,绘制了一套彩色地图。

达尔文即将毕业时,亨斯洛介绍他和剑桥大学地质学教授塞奇威克一起前往北威尔士,考察那里的旧石器时代地质。在这次旅行中,达尔文学会了探索和鉴定化石,学会了整理和分析科学考察的材料,并总结出一条非常有益的经验:如果不注意观察,即使有显著的特征,有些现象也很容易被忽略。后来的事实证明,物种的起源和进化是一个引人注目而又总是被忽视的现象。

达尔文走了一条独特的成功之路。虽然他接受了正规的大学教育,但他“从自学中学到了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这里说的自学,首先是向自然学习。

2.华院士的故事

华一生都在国难中挣扎。他经常说他一生中经历了三次灾难。从小家里穷,失学,重病,双腿残疾。抗日战争第二次灾难期间,与世隔绝,缺乏工具书。第三个灾难是“文化大革命”。他的家被搜查,他的手失去了,他被禁止去图书馆,他的助手和学生被分配到其他地方。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可想而知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做出多大的成绩。

早在20世纪40年代,华就是数论界首屈一指的数学家之一。但是他不满足,不

停,不如另起炉灶,离开数论,去学他不熟悉的代数和复分析。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

华善于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深刻的道理。这些话言简意赅,富有哲理,令人难忘。早在SO时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虽然才华横溢,却绝口不提自己的才华,而是把比聪明重要得多的“勤奋”和“积累”视为成功的关键,反复教育年轻人学习数学,让他们时刻锻炼自己。20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数学所的一些年轻人做出一些成绩后沾沾自喜,或者还在同一水平上不停地写论文的问题,华及时提出:“要有速度,要有加速度。”所谓“速度”就是出成果,所谓“加速”就是不断提高成果质量。“文革”刚结束,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部门急于求成,频频要求提成绩、评奖金等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做法,导致学风败坏。表现为粗制滥造,名利双收,肆意吹嘘。1978年,他在中国数学会成都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提出:“早发表,晚评价。”后来又进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评价在人。”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发展和科学工作评价的客观规律,即科学工作只有经过历史检验才能逐步确定其真实价值,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华从不掩饰自己的弱点。只要他能学会,他宁愿揭露他们。他在七十岁访问英国时,把“不要教别人斧头”这个成语改为“教别人斧头”来鼓励自己。其实前一句话就是人要把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不要暴露出来。华上大学,是讲别人的专长得到帮助,还是因为不专别人而把讲课变成形式主义?华选择了前者,即“等一等,就到了门口”早在20世纪50年代,华在《数论导论》的序言中就把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就是要和大数学家一较高下。中国象棋有个规矩,就是“一言不发观棋,君子不后悔”。1981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讲话中,华指出:“观棋不是君子,互相帮助;我悔君子,改我不足。”意思是看到别人工作有问题,一定要说出来。另一方面,当你发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改正。这就是“君子”和“丈夫”。针对有的人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华在为金坛中学的一面锦旗上写道:“人不能说黄河不死,但我说黄河会更强。”

人老了,精力会下降,这是自然规律。华深知岁月不待人。1979他在英国时指出:“村老易空,人老易散。科学的做法是戒空戒散。我愿意一辈子坚持下去。”这也可以说是他用最大的决心对抗自己衰老的“决心书”,以此鞭策自己。这位在华洛索第二次心肌梗塞的病人,仍然坚持在医院工作。他指出:“我的哲学不是尽可能延长生命,而是在白天多做工作。”如果你生病了,你应该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但是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仍然是可贵的。

总之,华的所有论述都贯穿着一个总的精神,即不断奋斗,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