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片,大乐趣——中学二班户外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19 . 6 . 12 10:20-10:45。

观察对象:张、戴业坤

观察地点:内操场

目的:观察儿童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观察记录:

在户外活动中,张和戴业坤带来了一些长方形的小木块,他们打算建一座宝塔。张对戴业坤说:“来,棋子够了,我们开始造吧。”于是,两个人合作,戴业坤带着他们去找张,张把他们一层一层横着放上去,然后在塔顶上放一个圆的。

这时,张看到别的孩子建的宝塔都比自己的高。他对戴业坤说,我们重建吧。戴业坤道:“好,重修。”这一次他们把积木竖起来。史、和见自己的宝塔比刚建好的还要高,就来帮助张。他们拍手称好!

几个孩子为宝塔搭起了栅栏。张跑过去问借两根蓝柱子。当他借走它们时,他发现周子豪带来了两根柱子并归还给了杨启航。张对说:“我们需要在这个栅栏上开一个空门。没有门我们怎么进去?我们一定要爬进去吗?”张说完后,拿下来一块木头,对说道,“这是门。我们可以从这里进去玩!”

行为分析:

1.小木块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一块木头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将这些木块组合成物件,才能体现出活动的乐趣。所以一块木头可以给孩子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有效促进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张可以配合同伴一起玩小木块。他想象力丰富,建筑能力强。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也很高。在建造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建造,直到他满意为止。

3.孩子们在组装小木块时锻炼了手的灵活性,手和脑的运用使他们感觉灵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孩子也可以在共建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强了三维建模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支持策略:

1.引导孩子积累使用材料的经验,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建筑材料的形状、颜色、尺寸等特点,尝试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来建造物体,灵活运用材料。

2.尊重孩子的创造力,欣赏孩子的作品。及时给孩子在建立孩子的过程中一些有创意的建议。

3.正确对待儿童自我中心的现象,通过家庭合作实现儿童的自我中心,培养儿童分享与合作的行为。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分工、合作、协商,体验与同伴玩耍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