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的含义

案例:思维游戏《关系网——找关系》

设计意图:我发现本班有大部分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依赖老师或其他幼儿帮他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思维游戏活动的操作环节中,经常会出现部分幼儿等着周围的孩子或等老师帮助他,或者刚开始操作就开始喊,“老师帮帮我怎么弄啊”之类的话语。通过本次活动我希望能提高本班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关系”的含义。

2. 尝试从多个角度寻找卡片中上、下两组图事物之间的关系。

3. 鼓励幼儿独立尝试从多个角度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幼儿、教师配套材料

教学过程:

1. 引入活动。

教师列举简单的实例,帮助幼儿理解“关系”的含义。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手中拿着的是什么东西呀?

幼:两个杯子。

师:那你们观察一下说一说,这两个杯子有什么关系呢?

幼:一个高一个低。

师:指正这个杯子比他矮,这个杯子高,这个杯子矮。

师小结:高/矮是这两个杯子的关系。

师:还有谁有新的发现?

幼:这个杯子胖,这个杯子瘦。

师小结:胖/瘦是这两个杯子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的两张纸,你们观察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幼:左边纸大,右边纸小。

师:你很聪明,这两张纸大/小就是他们的关系。

师:那刚才老师拿出的东西他们都是一类的,那如果不是一类的你们在看看他们是什么关系?(出示碗和勺子)

幼:一个两个

幼:他们两个是同时出现的。

师小结:做一件事情同时用这两样物品;

师:那小朋友你们看看,这里的两个杯子和这里的两张纸,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幼儿:大小关系

师:回答正确,真聪明!

2. 集体操作“找关系” 讨论、总结。

教师出示大示教卡1,先遮挡住下面的一组事物,让幼儿说出上面一组事物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遮挡住上面一组事物,让幼儿说出下面一组事物之间的关系。最后请幼儿说出上下两组事物***有的关系。

教师一次出示示教卡2—6,让幼儿讨论示教卡上两组事物之间***有的关系,并进行总结。

师:刚才呀小朋友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说的也非常的好。可是在咱们班里还藏着很多的卡片,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图片捉迷藏的游戏吧!

幼:好!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一个的找出教室里藏着的图片,找到一个要说出卡片上的关系,把说出来的贴在黑板左边,没说出来的贴在黑板的右边。

师:图片做迷藏的游戏结束,小朋友真厉害,把他们都找出来了,可是右边的图片,有的小朋友并没有说出他们的关系,让我一起来看看吧!

师:先看第一幅图,图片上有什么?

幼:救生圈、滑冰鞋、电风扇……老师最后一个是什么?

师:那个是电暖气。小朋友我们在说他们关系的时候,小朋友想一想在什么季节见到过这些东西呢?

幼:我在游泳的时候见过,那是夏天

幼:我在冬天见过电暖气,我爷爷家就有。

幼:我见过电扇,夏天热的时候可以看电扇,吹着就凉快了……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对,那我们我总结一下吧,你觉得这幅图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幼:我知道了是夏天和冬天的关系。

师:你说的很对,他们还有别的关系吗?小朋友想一想夏天天气和冬天的天气给人什么感觉呢?

幼:热!

师:那这幅图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幼:老师我知道了,是热冷的关系,对吗?

师:你想的很对,真聪明!

师:他们还有什么关系呢?

幼:大小

幼:高矮

此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尽可能多地找出橙边卡片中上、下两组事物***有的关系。

活动中,教师不限制幼儿的思路,只要他们说出的关系符合情理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尽量鼓励幼儿发现事物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并对比较新奇的合理想法给予肯定。

3. 寻找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发现事物之间的一些关系,帮助幼儿记录总结。

师:下面请小朋友拿起老师刚才发的表,我们排好队,让我们一起去找找身边的事物,看看他们身边有什么关系吧!

幼:好!

4. 结束活动。

活动评析:

东方之星幼儿思维训练课程是以幼儿基础思维能力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游戏活动为基本形式的特色课程。作为执教的老师,我仔细的研究课程,根据本班幼儿的思维特点设计活动,写出详案,进行试讲。一学期结束后,我班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关系网》单元是语义发散类游戏。语义发散能力也可以称为语言创造性能力,指的是处理语言信息时的创造能力,组词、造句、写作文等都需要用到的这种能力。本单元的游戏活动目的,是发展幼儿多角度寻找事物之间各种关系的能力。本次我设计的活动“找关系”是本单元第一次课的第2页。在上思维课之前,我为本次课做了很多的铺垫工作。例如对准备生活材料,还有一些简单的分类游戏等等。

在进行试讲的时候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并进行了及时的修改。例如:教师的提问的方式应该再发散思维一些,可以这样问:“你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这些东西,先看下面的两个,说一说他们有什么关系?”然后再看一看上面的两幅图和下面的两幅图,是不是都具有这样的关系。老师上课一定要注意思维清晰和语言严谨,才能更好的指导幼儿。在进行本次活动时,我一直保持着清晰的思维。一步一步的按照活动设计进行。幼儿对游戏非常有兴趣,想到待会能去做调查,上课也特别认真。本次活动的设计也根据了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入手,观察常见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有什么关系。给幼儿自由发现自由结合的空间,也让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满足,提高的创造力、想象力同时也发散了思维。本次活动的不足是,这次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独立从不同角度找出事物之间多种关系的能力。其实本次活动的难度不算大,基本上孩子们都能达到目标,但是还是有些孩子在第三环节中不积极主动的寻找事物的关系,总是等着别人提醒,发现这个问题后我要求其他幼儿不许给予帮助,要求这些孩子必须自己动脑筋去寻找,如果他实在找不出来,我会用动作来提示他,然后请他用语言表达出来。班上那几位平时依赖惯的孩子,都被逼着自己动脑筋,孩子还是需要给些压力的。上课时教师应让幼儿自己讨论,交流一下可能他们自己能想到,能说到。作为教师,还是没有大胆的放手。从最后幼儿操作材料的情况来看,本次活动目标达成情况较好。幼儿操作时很快找到了位置,并按要求粘贴。本次活动的创新性体现于,我根据本班幼儿的思维能力特点进行了新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幼儿自己拿着我设计好的调查表,让幼儿自己去生活中去调查事物之间的关系。幼儿自主的观察发现,更能够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体现课程的自主性。而非教师的包办代替。活动结束时,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安静独立的完成操作材料,效果非常好。个别幼儿在老师的帮助和提醒下,也能按时完成操作材料。我相信经过本学期对此方面的实践研究,孩子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