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福小学:老师稍微改一下就能让课程变得有趣。

科技整合学科?看似很难的大项目,手里有备份和教学图,老师稍微有点创意就能搞定。

当我们走进新加坡华福小学的图书馆时,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个球,很像电影《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BB-8。就在它差点砸到我们脚的时候,它轻松的转身了!我们追着球跑了七八次,才发现魔术师黎阳·包柯(Le Duong Bao Khoa)藏在幕后。小学四年级,他手里拿着平板,身体前倾一点,智能机器人球(Sphero)就会加速;只要平板向左倾斜,就可以无线控制机器人球向左转。

在贾杰的右边,三个学生将笔记本电脑上的画面投射到屏幕上,用外置的Makey Makey简易电路板展开了一场“赛车”,通过调整时间和赛道长度来学习速度。

我以为这是华福小学的科学教育展览,但我没想到这是一堂数学课!在华福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技术”学习“数学”。

新加坡小学的校长Phua Kia Wang解释说:“从2015年开始,新加坡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智能国家。因此,华福正逐步走向新加坡的“新加坡未来智能学校”。”学校的老师要尽可能把科学技术与其他学科融合,让学生具备“智慧公民”的素养。」

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整合科学、技术和学科知识?这听起来是一个极其困难的项目,但是数学老师Siti Shofurah一点也不害怕。她说,“其实教育部会给每个老师一个非常明确的课程结构。”比如老师有详细的课程大纲和进度,所以她知道在三年级的课程中,开学第二周教学生三角形和长方形无非就是定义,比如有多少个正方形。

秀芙拉补充道,经过两三年的教学,大多数老师对每个单元的核心概念、教学节奏,甚至学生容易产生的迷思都有了很好的理解。“在掌握了这些教学的基本结构后,老师可以加入一点科技元素。例如,她要求学生用Scratch程序设计游戏。只要给定边长,Scratch kitten就能自动画出相应的三角形。学生通过重复输入不同的长度并创建不同的三角形来学习每边长度相同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