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差异——游戏与教育
既然说到游戏,教育,需求。也有很多关于教育和游戏关系的文章。当需求与两者联系在一起时,游戏和教育就有了共同点。
我以前玩过一个游戏叫寻找不同的地方。两张图发现不同的地方,或者三五个地方。反正最后总有一个地方不好找。排除心理和视觉错误,你是怎么发现区别的?直到有一天,我觉得两张图的同一个地方才是构图的基础。寻找差异是因为相同。
我们习惯了找不同,寻找不同,很难意识到相同的地方才是构图的基础。当这种想法与生活和心情联系在一起时,它是一种舒适还是烦恼的状态,实际上在于你看到了什么,以及你如何根据你认为你看到的做出反应。
游戏和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广义上的游戏。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育之前有游戏。后来是抽象的教育。到现在,教育和游戏基本上是不一样的。有人说人天生爱学习,其实不然。这里的学习通常是指游戏中的学习,而不是记忆抽象的知识。然而,这篇文章不是关于教育和游戏,而是关于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相似性“需求”。
不从定义上解释需求这个词,显得空洞无力。但是,我们要把需求分为两个不同的范围,一个是对个人的外部需求,一个是个人自身的需求。在社会化的社会中,前者大于后者,而后者是个体意识进化路径中的本能驱动力,两者需要一种调和方法。那就是在社会化的环境中培养自我意识,让不断成长的自我意识达到与社会需求的最佳契合。人本主义心理学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我意识并不局限于个体。虽然落点是证明和分析一个问题的起点,但是落点也意味着破坏整体的连续性。我们不能说走的人多了就会成为正道,只能说走的人多了就会成为正道。
这里有一种博弈,是基于心理学研究和大数据分析的策略,以人性的弱点为盈利点。同样,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性的弱点为盈利点的。这样塑造出来的需求,只能伤害个体意识。要么是他们在寻找不同游戏的差异,要么是他们不应该存在。
看着天上的云彩,年事已高的廉颇绞尽脑汁想找一句合适的诗句来形容。还不如以拳脚相搏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