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如何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看看下面这个案例。因为情况特殊,一开始我们采取个别教育,让他先改变,然后我们进行集体教育,就是让他考上普通班。这样就实行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虽然案例中的人物比较特殊,但这种方法是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采用的。先进行个别教育,再让他们考进集体。

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融合研究

黄浦区西陵第一幼儿园王逸云(特殊教育班主任)黄燕华(普通班主任)

一、东东在特殊教育班的变化

杨家栋是轻度自闭症儿童,伴有智力低下(智商:58)。这个孩子有严重的语言和言语障碍。他不懂大人的指令和语言,胆小内向,不主动和同龄人交流。刚入园的时候,东东和人没有眼神交流,没有语言交流。一整天,我都坐在那里玩面前的玩具,只会说一些音节重叠的词,比如“爸爸”、“妈妈”和“樊凡”。我按照《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评估量表》对杨家栋的孩子进行了安置前评估,该量表适用于7岁以下智力残疾儿童的评估。通过观察,我可以了解残疾儿童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量表* * *由292个条目组成,分为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六个方面。儿童评价结果显示,杨家栋儿童体育能力得分为102;感知能力得分为28分;认知能力得分为7分;语言交际能力得分为46;生活自理能力得分74分;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为29,除了语言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存在较大障碍,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也较差,但楼房的运动能力(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相对较好。考虑到建筑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最有利的安置方式是半一体化方式。除了普特每周一周四的户外体育锻炼,东东大部分时间都在特教班。

作为孩子的主要训练者,我和东东的家长有过多次讨论。* * *我们为杨家洞的孩子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注重语言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将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的训练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充分弥补他们的不足。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尊重的需要和权利,自闭症儿童也不例外。在和东东的接触中,我充分尊重他的人格,理解他的行为。我经常仔细观察东东的行为,并努力适应他的行为,细心帮助他,从不强迫他做正常孩子要求的事情。渐渐地,这些建筑对我产生了好感,并开始与我进行眼神交流。

东东对我桌上的车模痴迷了一段时间。这对他很有吸引力。每当有休息或者空闲的时候,他总是有意识地来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摆弄自己喜欢的汽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抓住机会和他坐车交流,促进他的语言发展。有时他也会表达自己对看车、坐车、玩车的喜爱。

游戏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它能为儿童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促进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开始杨家栋的孩子不太愿意参加团体游戏,因为突然让他加入一个大团体,他一下子适应不了这样的环境。于是我从个人训练的小游戏开始,然后慢慢的让他参与集体教学游戏,不断的表扬他,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逐渐培养他对游戏的兴趣,逐渐扩大他的交际范围,让他在游戏中增强与人交流的意识,从而促进他语言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观察,我发现东东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而且对美术活动很感兴趣:每次美术活动,孩子们其实都和老师有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生动。再加上平时严格的语言训练,孩子有时会主动用简单的短语和老师交流。园长通过我们老师的情况汇报和观看了杨家栋小朋友的活动和作品,并与家长和普通班老师沟通是否可以尝试参加普通班的美术集体教学活动。在这个建议下,我带领东东去黄老师的班级参加小班美术活动。那天孩子表现不错,基本能适应这个新环境。这说明东东适合参加普通班的美术集体教学活动。这个东东的跳跃发生在孩子们入园的时候。

从那以后,杨家栋的孩子每天都在普通班做半个小时以上的活动。因为孩子喜欢美术活动,在自己的班级由老师接送,所以没有情绪上的变化。每次活动结束,东东都会主动给我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我们在和普通班的老师和孩子们的交流中也了解到,东东的活动不错,在同龄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下,孩子们的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慢慢开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在自己的班级里,东东会帮助老师做简单的事情和其他有困难的孩子,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快很基本的提高。期末我们重新评估,冬冬的运动能力分数是129。感知能力得分为58分;认知能力得分80分;语言交际能力得分为156;生活自理能力得分为139;社会适应性得分为58。孩子进步很大,尤其是认知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其他能力也有了提高和改善。我们觉得把他放在一个普通班定期学习的时机已经成熟。经过一系列的协调工作,杨家栋的孩子在他入园后的第二年就进入了普通班生活学习,这是东东的又一次大跨越。

杨家栋的孩子刚开始在随班就读并不顺利。因为东东是轻度自闭症的孩子,周围环境一下子变了很多,他适应不了。虽然他进了他参加美术活动的班级,和老师朋友有半年多的接触,但那时候只是他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一小部分,美术活动是他很感兴趣的,我们特教班的老师也经常去看他上课,但现在在随班就读就是另一回事了。孩子在普通班的时候,突然好像刚入园一样。与人没有交流。只有回到特教班训练,稍微恢复一点,脸上才有笑容。每当训练结束的时候,孩子的眼里都会有一种悲伤的神情。有几次他甚至对我们说“不要上去”(我们班在一楼,楼里的班在二楼)。其实我们也不愿意看到孩子这样,但是我们知道东东有能力在同一个班学习,在完全融合的环境下他能发展得更好,就把他送回东东的班里。

如果那没有发生,就不会有好转。那天天气很好,我带着班里的孩子在操场上训练。恰好各班老师把活动安排在阳台上。突然听到楼上有人喊“王老师,王老师”。抬头一看,只见楼里满是泪水,拼命想往小楼梯的方向走。旁边的老师和孩子扶着他,我示意他们放下楼。孩子们很快下楼来到我身边,擦干眼泪参加我的班级活动。我示意楼里的老师让他们一起下来活动。这一天,东东很开心,第一次在活动中,我和班级在一起。以后我们经常邀请东东班的小朋友来我们班玩游戏,也经常带班里的小朋友去东东班参观,所以杨家栋的小朋友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

第二,进入普通班后建筑的变化

每个孩子都有一扇门,关键是找到打开它的钥匙。根据刚才小王老师关于杨家栋的介绍,在中班下学期(2004年2月),我们决定通过艺术打开孩子人生中的这扇门,让东东从特殊班回到普通班,真正成为正常孩子中的一员。下面举几个案例看看小东东的变化。

我记得东东第一次来我班。在我的带领下,他小心翼翼的低着头坐到椅子上。我把东东介绍给孩子们,拍手欢迎他,引导孩子们去关心和帮助他。到了角落里活动的时候,发现东东不肯玩,头一直默默的低着。无论我和同伴怎么哄,他就是不做,不参加我们的活动。我想:东东一定是不熟悉我们的环境。我和孩子要和他亲近,和他做“好朋友”。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画了一辆汽车。在我的鼓励下,东东拿起了蜡笔。我看到他大胆自由的给自己的车画画(涂鸦),但是画画的时候我发现他从来不抬起头,只关心画自己,不看别人。到了分享交流的时候,孩子们畅所欲言,我邀请东东,他却低着头,连看都不看大家一眼。孩子们也很焦虑。“东东,大胆点……”东东就是不回答。东东对画画很感兴趣,但是很自闭,不愿意和大家交流。有一次,我们来到底楼的大活动室画画画画,安静的活动室里突然传来“呜呜……”的叫声。“黄老师,楼房都哭了!”湾湾大声喊道。我赶紧走到东东身边,关切地问他:“东东,你怎么哭了?”有什么问题吗?.....“他还在伤心地哭,我突然抬头,哎哟!我全都明白。原来,他看到昕薇班(特殊教育班)的孩子们在操场上骑着小自行车。东东一定想和他们一起玩。于是我指着操场对他说:“东东也想和他们一起玩吧?”东东点点头,我帮他擦干眼泪,带他去了操场。他选了一辆车和他们一起玩,脸上绽开了笑容。我觉得:作为一个特殊的孩子,东东不能和我们同化,但是作为老师,我必须要理解东东的想法,让他慢慢适应这个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画空中飞人活动的时候开心到东东可以回应我的问题。我的眼神也从呆滞的眼神变成了用眼神说话。分享交流活动,他还告诉小朋友,我画了两个人。虽然他的声音柔和,句子简单,但他可以在小组面前说话。我和同伴给他热烈的掌声,大加赞扬。比如东东今天很开心,比如能从过去的涂鸦变成现在的有形之人。我想他的内心一定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因为同伴的掌声和老师的鼓励让东东体验到了成功,感受到了绘画的乐趣,增强了自信心。

艺术影响了建筑中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到了后期,他已经开始慢慢融入我们的集体,每天早上都和我打招呼,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活动,尤其是和西西、宛宛。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一个经典故事。今天,我们将创作这幅故事画。像往常一样,我会先帮小朋友分析作品,然后指导他们画故事插画,每栋楼画一幅小狐狸给大老虎拔牙的画。在画的过程中,他还选择了一种橙色的油画棒来画老虎的脸。原来他是用脑子在用颜色。画完后,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纷纷把作品放到投影仪上,东东也不甘示弱。他迫不及待地想给每个人看。这时候我让东东大声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大方地说:“我画了一只断了牙的老虎,一只小狐狸帮它拔牙。”说完大家鼓掌,东东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集体,也更有信心了。东东对绘画越来越感兴趣了。当我们画“快乐的青蛙”时,我让孩子们用图片展示青蛙最快乐的事情。并且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不是自己画画,而是想让几个好朋友合作画画,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伙伴,孩子们也很开心。我看到丁丁在找傅一华,然后他们在他们耳边说悄悄话,走到东东面前对他说:“东东,我们想让你一起画画,好吗?”“很好。”东东很开心。看到这一幕,我对丁丁等人竖起大拇指,希望他们三个好好配合...他们三个开始画画,丁丁在大画纸中间画了一片大荷叶,在荷叶上画了一个拉小提琴的大青蛙公主,还画了每栋楼里跳舞的青蛙...因为画面大,孩子们画了很久,但是一点也不觉得累,都很感兴趣。经过大家的默契配合,孩子们的画非常有趣。东东把手举得高高的,我让他上前介绍。我们画了“池塘音乐会”这个名字,太好听了...大家分享一下吧。

从个画到今天的群画,东东确实说明了他在不断超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比如和同龄人的交流能力,合作意识。而且,他的自信心更足了。

孩子们最喜欢做活动。今天,我们来到工作室,准备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一种世界上从未见过的动物。“什么是我从未见过的动物?”“世界上没有什么……”孩子之前有画画的经验,所以对制作充满信心。活动一开始,大家从大筐里寻找并挑选自己需要的材料。东东从篮子里挑选了一个五颜六色的福临轩月饼盒和几个彩色吸管,然后他试着用玻璃胶粘贴,但是没有成功。他来找我帮忙。“黄老师,为什么不能糊呢?”我说:“东东,你放心。我们来看看黄老师是怎么穿上的。你先把玻璃胶剪了,再把吸管放上去,用玻璃胶粘上去。”好吧,你试试。"东东学着我的样子,在我的帮助下,他终于把吸管粘上了. "你想成为什么动物?“想当猪。”猪有什么?”“眼睛,大鼻子...“我启发他找一些材料,他找到了两个鲜红的酸奶盒子。”东东,酸奶盒子做的眼睛一定很好看。“东东很高兴,学会了迁徙的方法,终于完成了猪的五官。”好吧,你叫它什么?”“小猪。”我说,“没有,大家都见过小猪。你看,像我们吃的东西,盒子两边都有吸管?”“大螃蟹。坐在他旁边的杰杰哭了。东东,那就叫大猪大蟹吧。你喜欢这个名字吗?”他连连点头,说,“管它叫大猪大蟹。”在交流的瞬间,在奇奇、杨洋和丁丁给大家介绍完之后,东东也高高举起了手。我赶紧让东东上前介绍。东东双手捧着作品说:“猜猜我做了什么。”“是猪还是蟹?“欣欣哭了。”东东,她说的对吗?“我说。”对,是大猪大蟹。".....孩子们还在互相交流,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在老师的帮助指导和同行的提示下,东东对制作过程充满了信心。虽然他在生产中遇到了困难,但他没有放弃。他可以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大胆地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与师生分享成功的喜悦。通过活动,他的手、脑、语言表达、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以上案例让自闭症儿童杨家栋通过艺术这一载体体验到了成功,感受到了绘画的快乐,从一个自闭症儿童逐渐融入群体,与同龄人一起创作、分享,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语言从以前的文字发展到了用短句与你交流,从大班毕业前夕学会了讲一些小故事。通过艺术这个载体,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从以前的自卑(总是低着头)到现在的自信。在毕业典礼上,他和孩子们一起朗诵毕业诗,演唱毕业歌曲等节目...他对生活的态度也变得积极乐观。这些变化都是我作为老师最大的安慰。现在杨家栋的孩子已经毕业,考上了一所普通小学,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