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的风俗习惯
当婴儿出生时,他们应该在神龛前燃放鞭炮,给他们的祖先带来好消息。过去重男轻女,“生孩子叫弄璋,生孩子叫玩瓦片”。我觉得生个男孩是天伦之福,我是幸福的。认为生女儿就是“生个空男人”,是坏事,担心结婚,甚至溺死婴儿。
孩子出生时,若有不速之客进屋,称为“逢生”。来访者是婴儿的米歇尔·普拉蒂尼(michel platini)或养母,但有一种说法是“男人遇到男孩,会进行三年,当他踏上血腥的土地时,就会有灾难”。主人为了摆脱它,偷偷在客人的衣服上划了一条红线来“捅破灾难”。男人遇到女生,觉得是好事,要“三年一遇”。
邻居后宫听到鞭炮声都会过来要求安慰和祝贺,给他们鸡蛋,红糖,豆干丝,豆干等。促进泌乳。因为“月嫂”不适合吃青菜,她就吃青菜“毛毛拉青屎”。分娩后,胎盘要埋在附近山上的陶罐里,意味着父母的血脉永远不会脱离故乡的土地。送完胎衣不能回头,不然会倒奶。
宝宝的爸爸会带着鞭炮和一只鸡去岳父家报喜,男孩会带一只公鸡,女孩会带一只母鸡。岳家不用问就知道会生一男一女。岳家的亲戚邻居听到鞭炮声,互相祝贺,送鸡蛋等物。第三天,女婿带公公“做三朝”,古代称之为“汤饼之会”。爷爷奶奶带来了婴儿的婴儿床、坐柱等。那已经准备好了。一般还会提供一双婴儿棉袄、棉袄、汗衫、棉裙、棉裙、鞋、帽等。人们感叹“奶奶难做”!有的还留下来照顾产妇,叫“陪月”。婆家亲戚或“请奶奶喝茶”或“请奶奶吃饭”。
第三天早上,年长的妇女煮艾叶、枫球和鸡蛋给婴儿洗澡,称为“洗三朝”。洗完后给宝宝滚鸡蛋,祛风,保佑健康。给婴儿穿上新衣服,由祖母或其他长辈捧着,用筛子把婴儿罩住,在筛子上连上剪刀和算盘,大家就围上来,或敲一根鸡棍(即赶鸡用的劈开的竹签),或持一根杵,到正殿的神龛里祭祖,称为“拜三朝”。祭拜完毕,可以在厅堂小巷游一圈,称为“三朝游”。据说可以防止“脐风”的危害。
第三天,朝日亲友用红纸包着道贺,去参加汤饼聚会,称为“打三朝”。主家煮鸡蛋,涂成红色,分给大家。那叫吃红蛋,也叫吃滚屁股蛋。
浏阳北乡三代就有送数字的习俗。街坊亲友会在红纸上用大楷体写下男婴的姓名、学校和名字,并附上“龚伟某某夫妇与文郎知青幸福”或“龚伟某某老板与孙文知青幸福”之类的祝贺语,在鞭炮声中贴在大殿主梁两端的墙上。由于房子、人等等条件的不同,有的人同时发几个号。清朝以前,女婴是不给名字的。民国以后也有女婴的数字,但只给一个名字,一般是“闺房”。
还有满月酒、百日酒、一年酒。长沙县有鲤鱼亲吻婴儿喂汤的习俗,称为“开荤”,或意为“鲤鱼跃龙门”。亲戚朋友去吃饭,送金银手镯、项圈、“长寿锁”等物。一岁时,有的把文具、针线、口红、字画放在盘子里,让婴儿抓来抓去,以测试他们的兴趣,称为“抓周”。以后每次过生日都叫“长尾”,父母总想去偷鸡蛋。俗话说“成年人过生日吃一顿饭,过生日吃一个鸡蛋”。10岁,20岁等。被称为“总学生”和“全学生”。亲戚朋友多送些布匹鞋袜作为礼物,父母一般会请几桌。生日通常被称为零散生日。除了姨妈姨夫,月经的来访,邻里妇女要尽早送鸡蛋、面条等问候,主人要等“干茶”,所以也叫“茶”。
古语有云:44岁寿,80岁寿,60岁寿。可见古人称长寿的最小年龄是60岁。将来会有50岁的人。长沙人说“男的全是女的”,就是男的是虚岁,女的是实岁。60岁被认为是重开花,特别隆重,称为寿星宫、寿星坡。有的摆了生日桌,陈寿桃,点了蜡烛,有的亲朋好友送来了生日牌和屏风。寿星坐在寿台上,听命于儿孙。这个时候鞭炮放的时间越长越好。设宴时,你应该吃长寿面。面条细长,象征长寿,所以长沙人叫生日米粉。
有的人50岁前过生日,但有一句话叫“男不做三,女不做四”,就是男到29岁不过生日,女到40岁不过生日。有些人过生日会出去避客,这叫逃避生活。有些人遵循“母亲在大厅,但她不庆祝她的生日”的古训。就算她六七十岁了,只要高唐活着,她也不过生日。她的生日被视为母亲难熬的日子,只给母亲添菜,以感谢母亲的分娩和养育她的恩情。
2.浏阳节日习俗
巍峨的大围山是浏阳的象征,浏阳人民以勤劳、勇敢、坚毅、淳朴著称。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汉、蒙、回、藏、苗、壮、朝、满、侗瑶、土家族(其中不少是外省移民)等十一个民族,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乡土风情。
有过年的习惯。农历正月初一是第一年,称为新年,也称为春节。过去,公鸡第一次啼叫时,男主人起身开门放鞭炮,称为“开门”。一般早餐只吃30晚的剩菜,表示“有现成的东西吃”。而蔬菜和芋头一个都不能少,以示新的一年会“干干净净,万事大吉”在这一天,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这叫做以旧换新。长辈给晚辈和子女“压岁钱”,有的给60岁以上的老人“压岁钱”,但一般都在除夕前给。
从在一起的第一天开始,大家见面“请拜年”。新交的朋友朋友要专程去拜访“拜年”,并打电话:“恭喜恭喜!”或者问一句“新年快乐”。过去有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在第四天参观这个地方的说法。在封建时代,孩子要下拜父母,最小的要拜老人。现在比过去简单了。除了老人,大多数人只是互相祝贺。
春节期间,请欢迎“春米”的习惯。一般在初五之后,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聚餐,称为“春宴”。主要是聚一聚,* * *聊一聊家人,总结过去的一年,规划来年,互相感谢。“春饭”做十碗菜很讲究。以前吃“春饭”的时候,桌子上有鱼但是你吃不到,就是每年都有鱼(剩余)剩下。因为鱼不吃,所以有木头雕的鱼代替,很搞笑。
正月初五至元宵节十五,舞狮、舞狮、舞灯期间,队伍前面一人手持红色贴纸,上面印着“恭贺新春”、“恭贺新春”等字样。这叫新年贴。贴完之后,狮子和龙会进屋拜年。主人看到狮子和龙来了,会放鞭炮迎接。离开的时候会互相送。狮子和龙离开后,一人会收到一个红包,叫做“赏封”。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正月初四、初五后,市场上开始供应“元宵”,象征着团结、吉祥。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开灯,有的还挂在门口的笼子里。有句谚语叫“三十夜的火,元宵节的灯”。
在立春“送春牛”时,每当立春来临,城乡家家户户都庄严地燃放鞭炮,庆祝“春天”的到来。有时民间艺人变身老农,背着梨,牵着小牛去种地,称为“送春牛”,户主还要放鞭炮迎接。
在农历三月初三,有用当地菜肴煮鸡蛋作为节日食品的习俗,据说可以“明目”。
从清明节到清明节,大部分人都会带一些纸香烛去先人的坟前烧香,带三样祭品祭奠。他们会放鞭炮,在坟顶铲一块草皮,插三块山牌子,以示纪念和祭祀。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五月初至初五,家家户户开始种艾叶,挂菖蒲。为止瘟疫,镇邪,还有喝雄黄酒,扎棕榈籽的习俗。在这一天,我们会吃包子,咸蛋和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七月十五日被称为中秋节。大部分老人都要给死去的亲人包一些钱纸烧给他们,这叫烧包,就是烧包登记名字。
中秋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我们吃月饼,赏月。以前有个玩中秋菩萨的游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越来越重视赏月。除了月饼,他们还准备了各种水果、高档糖果、烟酒等等。全家团聚,对月而坐,放下音乐唱片增添乐趣,* * *享受天伦之乐。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叫做“九年级登高”。
小年,腊月二十四叫小年,被孩子们称为“小年”,说是给孩子们过年。其实从这一天开始我就一直忙着准备过年了。
3.浏阳过年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春节。村民过年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从腊月二十四到次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种习俗延续了几千年,与南朝《荆楚年间志》记载的基本一致。
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年”,称为“小儿过年”。相传“天之耳目,人间烟火之主”的灶神要回天庭述职,人称辞灶。为了让他“天上说好话,地上带好运气”,“不说破话,用好话演玉帝”,人们会在前一天做一次大扫除,这就是所谓的“扫尘”,在23日或24日晚上,家庭主妇们在灶台周围点燃蜡烛,向他们供奉祭品,以此“送别”。民谣里说:“过年了,姐姐要花,儿子要枪,然后我要新衣服,爸爸要新帽子。”。从那天起,长工都下班了,工匠也不再来他们家了。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做豆腐,杀猪,送年货,准备小吃,炒干茶,写春联,扎灯笼。
在一年的结束,它被称为新年前夕,或新年前夕。家家户户剪彩贴春联,全家人聚在一起喝酒,菜都剩了,叫吃团圆饭。晚饭后,通常会有红枣、煮鸡蛋等小吃。点灯笼,焚香放鞭炮,祭拜祖先家神,叫辞年,祭灶神。孩子们三五成群提着灯笼依次去找邻居,说:“请辞职。”。每个家庭都站起来欢迎他们,拿出小吃和干茶,并装满了孩子们的口袋。有的孩子回家卸下口袋,然后迅速加入辞职队伍。他们一个晚上能拿到一两个瓷缸的食物,高兴得合不拢嘴。所以有句话说:“孩子盼过年。”
除夕夜,一棵枫树(或松树、栗树等。)在农村的每一个炉子里都烧着,叫做“年菜老”。男女老少围着灶台聚在一起,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全家吃猪蹄炖萝卜,称为“守岁”。所谓“有钱没钱,萝卜过年”。
除夕夜,在全民皆大欢喜的同时,也有很多穷人不敢回家。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担心的。是债主讨债,工匠讨薪的最后期限。大街小巷、乡间小路欠债人的灯笼火把络绎不绝,有的人还不起账。铜锅衣服可能会被拿走,只好出去藏账。还有人用红纸写下“横门延庆”,在辞官年后贴在门上。大门紧闭,不准任何人进出,被称为“财经门”。当被问及债务人的无奈时,好事者写了一首打油诗:“穷人家早早藏富,债主虽有难。对商家恼火,没钱就被拒之门外。”
正月初一,古代称为元旦、元日。自古“鞭炮声令元日,人沉迷其中”。辛亥革命后,公历1称为元旦,夏历元旦改为春节。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鸡鸣起床,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年资最高的男主人烧香开门放鞭炮,这叫“出天价”,或者叫赚钱。然后大厅里的人在烛光下祭拜祖先,然后向外界祭拜天地之神。在选择吉日时,他们向吉三鞠躬,或向四方鞠躬,祈求新的一年各方利益。然后儿孙们依次给长辈拜年,并先在井边担起第一担水,点上香加入神灵。农村还是早上祭祖坟。早餐吃剩饭叫隔年吃食,是温饱有余的意思。素菜,如蔬菜、芋头、豆腐等。,意思是人清净吉祥,万事大吉,清白无辜。晚饭后,晚辈给家里的长辈拜年。清朝的拜年是以鞠躬的仪式来拜年,大年初一一般不出门拜年。民国以后,由鞠躬改为鞠躬,而且家里拜年后,邻里之间互相拜年,气氛热烈。但如果人家还没起床,就不要睡前拜年了。有人进屋拜年,主人站起来递上手:“请拜年”,并用干茶热情招待。
这个城市的大多数人在黎明出行,拜访亲戚朋友。清朝以前,那些用假头衔捐钱的人,都是戴着帽子,大摇大摆,神气活现地到处拜年。商人爱拒锤,出入皆“献香茶,果盘开,槟榔元宝俱来”,大半夜嚼个不停。朋友圈广的商人,如果不亲自去,就让晚辈或仆从持名帖祝贺,这叫“后拜”,也就是后世贺年卡的由来。
在新年这一天,人们关注并有许多禁忌。除夕之夜,有人在大门的接缝处贴红纸“富贵”,在眼上贴“开门”、“为我赚钱”等吉祥语。开门时,他们大声背诵,称之为开门见福。晴天的时候,观风观天,预测来年的收成。认为“北(风)主丰,南主歉”;多云转晴,阴暗转雨。在露台和柴湾堆了很多柴火,和谐而丰富。大年初一抱柴进门,寓意“发财”。大年初一,需要扫的时候,扫把扫柴湾,不出门。有的学者写“长命百岁”、“五谷丰登”等吉祥语,称为“新年写,吉祥如意”。大年初一,我特别避免粗俗不雅的话,所以我会为这一天挨骂,会被骂一年。大人总是提前告诉孩子:初一好好说话!万一孩子说漏了嘴,大人会马上解释:“孩子的话,都原谅了”。如果你不小心打碎了什么东西,说“送走”;如果杯子掉了,就说“酒洒红了。”
初二,女婿去岳家拜年。所谓“初一子,二郎,初三初四拜邻”。四乡还有邀春客的习惯:约定几代叔侄等亲朋好友在某一天聚在一起小酌一杯。过了初八,熟人见面,互相说:“请你交一个迟到的年!”15日,拜年一般不提。
正月十五,古代叫上元节,也叫元宵节。古语有云,“三十夜之火,为宵夜之光”。赏灯在唐代很流行,在宋代更为流行。温天阳曾这样描述衡州上元布置花灯的盛况:“满城淑女君子好迤逦”,“观众都被挡住了”,“你累得肩背朝天”,“远远看不出字里行间的区别”。民国以前,各种各样的灯笼都是用纸糊的,或挂在屋里,或列在街上。这一天,家家户户在灶角点蜡烛,煮元宵,顽童玩灯笼。除了在猪圈和狗窝里鸡的黑暗角落点燃蜡烛,农民们还在田野边缘生火,以此来消灭昆虫,祈求丰收。孩子们喜欢在角落里点上宋明,一边烧一边唱:“正月十五元宵,烧虫蚁,安息天庭”。靠近祖坟的还送蜡烛到坟前,让先人共享人间光明。
更热闹的是,赶上庙会、唱大戏、玩舞狮、骑龙马、骑竹马等春节文化活动在此时达到高潮,往往彻夜喧闹,故名“元宵节”。其中龙灯最为常见,城乡邻里村的祠堂几乎都绑着龙。民间认为玩龙可以保吉日,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四起,鞭炮声不绝于耳,所以多给它装上信封。已婚未育的女性往往让“龙”围着自己的身体转,或者让“龙”在床上凝结成一个圈,骑上一个孩子,由独角兽送孩子。
“三十夜之火,十五夜之光”,岁末的两件大事,寄托了人们对富足、繁荣、顺利、吉祥生活的期望。在众多的灯笼中,龙的传人对龙灯情有独钟。
湖南有元宵节,至少可以追溯到初唐。当时长沙县已改为潭州,褚遂良《潭州偶然题》诗中有“行过九曲灯夜,归月挂海棠前”一句。到了南宋,文天祥在《论元在衡州》中说“正月十五,衡州点灯。”明清时期编纂的长沙、湘潭、常德、桑植、桂东等县志和凤凰堂志等书籍,对元宵节都有明确详尽的记述。嘉庆《浏阳县志》?民俗志上说:“竹盖布,接数十尺,燃灯笼。其中有几个人跳舞说龙灯。“今天的龙灯和嘉庆年间的这个记录差不了多少。
打龙灯也叫舞龙。以前湖湘之地要挨家挨户发帖子玩龙灯,收到后才表示愿意接收。接待人员要准备酒、饭或者红包。龙灯一般在正厅房屋、牛棚、猪圈、粮仓周围游走,以辟邪避疫。同时也含有送春的意思。所谓“龙兴一步,百步成春”。后来,龙灯逐渐被舞狮所取代。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智慧蒸蒸日上,元宵节前后耍龙灯的迷信色彩早已褪去,但作为一项重要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仍然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