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年级三个美术教案
一、学习情境分析:
该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具有良好的绘画基础和各种材料的综合应用能力,其中绘画材料的应用能力较强。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表达平面图像和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发挥想象力。他们的作品内容丰富,充满生活情趣。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但部分学生空间感不强,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采用散式结构,注重学生美感和视觉体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本着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的原则,选择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题目。全书包含***20课,涵盖建模、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论、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了很大比重,鉴赏点评多在课堂上讲授,都分布在每节课中。
三、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工艺,学习艺术欣赏和评论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美化环境和生活。在艺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艺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完善的人格。
(B)各学习领域的目标
1.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初步了解造型、色彩、肌理等艺术语言,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介的效果,通过看、画、做来表达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
2.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平衡的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与制作等艺术活动的区别。3.欣赏和评论自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以及学习领域的各种艺术作品。你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欣赏的对象,说出它们的特点,表达你的感受。
4.全面探索学习领域建模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艺术创作表演和展示,表达创作意图。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明度渐变、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会色彩的表现力,有目的地运用。
2.可以用日记画的形式表达生活中有趣的情境,有意义的事情,喜欢的人,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各种瓶子等造型材料,大胆想象设计简单的三维或半三维造型。
困难:
1.用各种介质制作作品,如蛋壳、废弃包装、稻草等材料。
2.欣赏中外情节性强的作品,了解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
3.用水粉和水彩颜料表现身边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平衡的组合原则,通过植物种子、纤维丝、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够使用紫砂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使用水粉颜料进行加工装饰。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措施:
1.学习内容要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技能在艺术生活中对学生的帮助作用,让学生了解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2.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差异,认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认识艺术的特点,认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认识艺术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包容与尊重。
3.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适应不同个性、不同能力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色彩冷暖,线条动静结合。
第二周艺术的节奏
第三周,颜色对比发生变化
第四周的快乐回忆
第五周登山比赛
第六周国庆节
学校设计精美的邮票第七周(1)
第八周精美邮票(2)
第九周制作历书(1)
第十周制作历书(2)
第11周星座协会,窗外的风景
第12周我心中的未来
第13周如果我是一名汽车设计师,
第十四周梦想家园
第15周纸带打孔(1)
第16周纸带编织(2),计算机艺术
第十七周会走路的玩具
我们的生日聚会在第十八周
第19周我心中的未来
进入第二十周的评审。
四年级美术下学期教案
一,学生状况的分析
1和4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步形成,绘画水平处于半抽象半具象阶段,绘画能力差异较大。
2.学生的观察能力越来越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了感性的认识,已经在绘画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对一些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3.学生对绘画更感兴趣,但由于现实时期的学生往往认为绘画越来越好,这种意识往往限制了他们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小,唯恐别人说绘画不好。
二、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尝试各种艺术材料和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艺术欣赏和评论的方法,根据视觉审美经验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理解基本艺术术语的含义和一般表达,激发创作精神,发展艺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
1),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体验建模的乐趣,感受废旧材料制作的乐趣。2)美术教学中的看、画、做、说、玩,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兴趣3)了解将事物付诸实践的设计思想,培养创新意识。4)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5)激发参与欣赏评论活动的兴趣,学会多角度欣赏,提高视知觉能力;6)形成高尚的文明,珍惜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遗产。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采用散式结构,注重学生美感和视觉体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题目。全书***19课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鉴赏点评、综合探究四个学习领域。在本书的教学内容中,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技能。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相应的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课题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四个领域,它们之间保持着适当的比例关系。同时,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书中大量的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更广泛的参考,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困难,验证了“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本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更多感受优秀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去想象和比较。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提高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热爱提问、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培养人文精神。
艺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更是一种文化学习。我们应该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活动,与他人、与环境、与人类文化互动,从而达到其进一步发展的目的。我们应该尊重和关心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异同,了解艺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艺术等知识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6.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基于课程目标的认同和鉴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核心是促进学生发展。要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性差异,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7.适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电影、电视、录像、模型绘画、参观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知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努力开发本土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进度
每周内容
第一周,画出了鸢尾花和植物。
第二周,熟练运用对称。
第三周结束了。
第四周,设计生命迹象。
第五周,生命之源
第六周素材之美。
第七周用彩色墨水画鸟。
第八周用彩色墨水画鱼。
第九周雕刻的乐趣
第十周,学画农民画。
第十一周的包包设计
第12周降落伞
第13周独特的花瓶
第14周华丽的公鸡
第15周:把自己的图片做成拼图。
第16周画家梵高
第十七周,师傅也给我画了。
第十八周电脑艺术
第19周精彩的歌剧
第六,公开课的安排
四年级五班四月二十四日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