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学早晚是否会影响成长?

当然会,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除了个别的早慧和大器晚成的儿童,大多数孩子都符合这种规律,我们要根据规律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过早地揠苗助长,或者是错过了孩子的成长的关键期。而我国政策制定的孩子的入学时间,就是根据这种规律来的。

总体上来说,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和心理发展是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顺序性。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尽管我们不排除人的个别的差异性,但是总体上来说,人的发展的顺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我们学校的教育呢就是遵循这种顺序规律的,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所以说,还是应该根据政策来。

然后,我们再来说一说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呢,表现在表现在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像是每个人的身高方面,在一岁左右的时候是一个高峰期,在青春期的时候又是个高峰期。另一方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在不同的年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二年级的时候我们会注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分配能力,三年级是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的关键时期。除非孩子极其与众不同,否则过早或者过晚入学的话,都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因为这种关键期一旦错过的话,尽管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获得补偿,但是难度会比较大。我们平常所说的事半功倍或者是事倍功半,在孩子身心发展的这个不平衡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方面,我们来说一说这个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工作者馒头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具体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年龄相近的学生总体上来说会有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性基本上是一致的,而教育者们制定的政策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比如说在四年级的时候,老师们会特别注重学生们的思维发展,由具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这个阶段极其重要。尽管说我们在教育中要尽量避免一刀切和大锅煮,但是在教育中我们很难能避免由于孩子的差一些而带来的难以跟上整体的步伐的情况,因此按适龄入学才是最佳的选择。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个别差异性,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发展速度的不同。就儿童而言,最大的个别差异相就是性别的差异了。我们都知道男孩子们的身体的发展程度和心理发展程度都要晚于女孩子们,这也是很多教育学家提出男生晚入学一年到两年的原因。其实哪怕同样是女孩子,由于人的先天素质和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女孩子们之间也是存在着身心发展差异的。

入学过早或者是过晚的话,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根据孩子的差异性,结合具体的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入学时间,我国的入学时间并不是死板的,可以选择六周岁或者七周岁入学。当然,如果孩子属于早慧的话,可以采取一些办法,让孩子早入学。即便是有些孩子早慧入学了,也不能够过于苛求孩子同步于同班级学生的发展,因为尽管心理发展成熟度够了,但是身体发展可能不足,比如肌肉方面的发展并不能跟得上心理的发展,在写字方面的话,家长就要降低一定的要求。

在无数的案例中,有许多天才儿童,也许他们的智力发展是够了,但是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出现了无数天才儿童入清华北大之后被退学的案例。还有个别的案例中,比如狼孩,而他们正是由于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类似于晚入学,一生都难以得到好的发展。因此我们的家长不可迷信入学赶早不赶晚,既要遵循国家大方面的教育入学时间政策,又要灵活的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来选择入学时间。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