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可以给幼儿园小朋友做哪些操作性实验?

1.用洋葱写信息

你一定在电视上见过情报工作者,你不觉得他们很神秘吗?现在让我们成为一名情报人员。我们不是在传递信息,而是用洋葱来书写信息!

1大葱

1白纸1酒精灯

1.切掉白洋葱。

用它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你的名字。

让纸变干,然后在火上烤。

你的名字很快就出来了。

1.不要用剥过洋葱的手揉眼睛。2.当你熄灭酒精灯时,不要用嘴吹,而要用灯遮住。

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洋葱的汁液留在纸上,可以改变纸张,产生一层透明膜。因为这种物质比纸更容易着火,所以在酒精灯上烤的时候,纸没点着先烧着了,葱白写的字就显现出来了!

除了洋葱汁,你能想到用什么来写信息吗?

你有什么想法?赶紧写下来!

2.用鸡蛋造潜艇

你相信鸡蛋可以像潜水艇一样自由升降而不改变鸡蛋的形状和内容物吗?不信的话,我们一起试试。1

1个鸡蛋

1眼镜

1.把鸡蛋放在装有半杯水的玻璃杯里。当手松开后,发现鸡蛋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沉入玻璃杯底部。

2.取出鸡蛋,在水中加盐,配制成高浓度的盐溶液,然后将鸡蛋浸入盐溶液中,松开手。

卵会摇摇晃晃地浮到表面。

为什么会这样?

鸡蛋轻轻放,不要让水起波纹。

一个物体能否浮在水面上,主要取决于它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当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否则,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当两者大小相等时,物体可以浮在水中。

鸡蛋的起伏正是因为鸡蛋的密度比清水高一点点(鸡蛋的密度大概是1。07克/立方厘米,而清水的密度为65438±0.0克/立方厘米。当鸡蛋浸在清水中时,重力大于浮力,因此鸡蛋下沉。鸡蛋浸泡在盐水中,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鸡蛋上的重力小于浮力,所以会浮出水面。

试着换成其他物体,确定哪些物体比水密度大。哪些物体的密度比水小?

一定要做到!你有什么想法?赶紧写下来!

3.不可分割的气球

两个小气球就像我们的朋友,时而形影不离,时而互不理睬,那么两个气球什么时候会互相吸引呢?在什么情况下会互相排斥?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2个充了气的气球1串1纸板。

1.分别给两个气球充气并在口处打个结,用细绳把两个小气球连在一起。

2.将气球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

3.提起绳子的中间部分,这样两个小气球就能聚在一起了。

4.将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观察现象。

1.当绳子的中间部分被提起时,两个气球立即分离。

当纸板被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时,气球会被纸板吸引。

这是为什么呢?

不要用你的头发太用力摩擦气球,否则你会把它弄破的!

当气球摩擦头发时,会产生相同的电荷,相同的电荷之间存在排斥作用,所以当两个气球聚在一起时,它们会立即分离,一个气球上的电会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当一个纸板放在中间时,两个气球上的电将它们吸引到纸板上。因为纸板上感应出不同种类的电荷,异性相吸,让两个小气球隔着纸板又聚在了一起!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种验证同一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你觉得可以用其他小实验来解释吗?一定要好好想想!

你有什么想法?赶紧写下来!

4.我的烹饪技巧——西红柿炒鸡蛋

爸爸妈妈在家给你做饭,对吧?有没有想过做点小菜来报答他们?好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的番茄炒鸡蛋1。

2个新鲜西红柿

两个鸡蛋

小洋葱

鸡精(味精也可以)

筷子

1.西红柿切片,鸡蛋打在碗里(用筷子拌匀),小葱切成葱花,放在小碗里。

2.点上火,放在锅里,等锅热了再沥油。油六七成热的时候,把鸡蛋倒进去,然后用锅铲捣均匀。不要让鸡蛋变成蛋糕。

3.把西红柿炒几下,再加一勺盐,炒几下。关小火至红汁煎出或番茄皮即将脱下,加入少许鸡精和糖搅拌均匀。

4.关火,撒上葱花出锅!

炒的时候不要用太多的油,会变得很油腻,失去香味;油太少会让鸡蛋糊,有焦味。为什么会这样?

鸡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温度过高会发生变化,会变成糊状,变焦!

鸡蛋经过高温蒸煮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会发生变化吗?怎么做菜才能让鸡蛋更好吃?想起来就试试!

你有什么想法?赶紧写下来!

气球车

材料准备:气球(相同大小不同)、玩具车(相同大小不同)、废笔管、透明胶带。

生产方法:

(1)将气球放在废笔管的~端,用线固定。然后通过笔管吹气球。吹完气球后,用笔帽什么的塞住笔管的另一端,防止气体流出。

(2)用胶带将气球固定在汽车上,这样气球动力汽车就做好了。

实验操作:

让孩子拔出笔帽,让车往前开。或者让两个孩子赛跑,看谁的车走得更远。

教师指导建议:

●给孩子提供小玩具车,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气流的力量。

●用透明胶带将气球固定在汽车上时,请两个孩子互相配合,并注意提醒孩子不要弄破气球。

●提醒孩子通过观察,探索气球的大小与汽车的大小、汽车的速度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扩展和替代:

◆气球可以粘在其他大小合适的玩具上。请观察气球大小与玩具运行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你可以用纸板、吸管和细铁丝自己做一辆车。(见“气球动力车”图2。)

小科学知识

气球由橡胶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拉开笔帽,充气的气球会自动收缩,气球里的空气会突然向外排出,产生一个力,这个力就是玩具车的驱动力。在玩具车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气球里的气体越多,动力越大,玩具车行驶速度越快,跑得越远。在气球内气体不变的情况下,玩具车越小,行驶速度越慢,距离越近。

不碎的蛋

[活动目标]

(1)在实验中不怕失败,敢于克服困难。

(2)在运营中,可以和同行协商,合作解决运营中的困难。

(3)我们可以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出让鸡蛋不易碎的包装方法。

[重要和困难的活动]

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包装鸡蛋的方法。

可以使自己包装的鸡蛋具有防震和固定的功能。

[活动准备]

(1)和孩子一起收集的材料:纸盒、塑料盒、泡沫塑料、大米菠萝、棉花、报纸、纸板。

(2)熟鸡蛋、橡皮筋、透明胶带、回形针、剪刀、羊毛、粘指甲、橡皮。

[活动流程]

1,激发兴趣:

老师:前几天小朋友* * *收了好多包装盒。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包装可以保护东西,固定东西,然后在上面放一些柔软的材料,所以不容易坏。

展示溜溜球盒子,观察并分析盒子的功能。

2.提问:今天孩子在运蛋和装蛋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猜测并记录:

老师:两人一组讨论包装鸡蛋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包装?

老师:你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我们来试一试,看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包装碎鸡蛋。

4、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

关键指南:

(1)容器不能太小,要有足够的空间来装软性材料。

(2)蛋要放在中间,这样蛋的上下和四周都要用柔软的材料保护。

(3)填充物要填满容器,以固定鸡蛋。

老师注意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大胆尝试。

5.沟通总结:你的实验和你的猜测一样吗?为什么?

6、活动延伸:站在更高的地方尝试。比如站在椅子上,把椅子抬起来,让鸡蛋掉下来摔碎。

泡沫的诞生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知道镂空。

1.通过动手实验制作各种吹泡泡工具,探索各种吹泡泡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2、在实验中,培养孩子认真工作、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会做简单的记录。活动准备:

1大果冻盒各一个,每个装半杯洗洁精水;1.5厘米长的电话线,一张录音表格,一支笔;25cm长电话线1每人2-3张纸,吸管和一些塑料玩具;教师的大记录单。

教师记录表:小实验“有趣的泡泡”记录表

大类科学:吹泡泡的方法

给孩子的一张记录单:一个小实验“有趣的泡泡”记录了表型活动过程;

导读:老师要多和孩子玩泡泡游戏。

实验一:

1.展示资料,介绍资料,记录表格和操作方法。

2.猜一猜:用ⅹ形工具吹泡泡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孩子大胆猜测,老师把孩子的猜测记录在记录单上。)

3.要求:

①先记录折叠工具的形状,然后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看一看。和猜测的一样吗?

②吹泡泡时,不要用嘴碰工具,不要对准伴侣的脸吹泡泡。如果不小心把泡泡水喷到脸上,用纸巾擦干净。

4、孩子实验,老师全面观察,及时支持和帮助。重点引导孩子先记录猜测,再通过实验验证,鼓励孩子多尝试几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5.沟通:

一、同行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

b、集中沟通:①你刚才折了什么形状的工具吹泡泡?吹出什么样的泡泡?是你实验前猜测的吗?(要求个别孩子带上录音表格,把他的实验发现告诉全班同学,老师会根据孩子说的话进行录音。)

2引导孩子发现和提问:在实验和阅读记录单后,你有什么发现或问题要问吗?(教师根据孩子的提问进行回答和提问)

总结:各种形状不一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因为泡泡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说明你猜测的不一定正确,你必须自己去做。

实验二:

1,精彩:吹泡泡的方法有很多种…

2.展示新材料(长电话线、纸片等。),并介绍材料和操作方法。

3.建议:可以多做一些工具试试。孩子可以两个人合作,也可以三个人合作。看谁想的办法越多,吹出来的泡泡种类就越多。

4、孩子的实验,老师鼓励孩子多做工具,想出更多吹泡泡的方法。

5.孩子们去操场玩吹泡泡的游戏,自由结束。

能翻跟头的胶囊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能翻滚的胶囊夏(老师)2011-03-16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能翻滚的胶囊:2009-03-118: 02点击:424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翻跟头的胶囊。

设计意图:

一天早上,我们班的孩子朱带来了一个“麦当劳”玩具,一个倒立的小丑。孩子们围着他,一遍又一遍地让他玩。这时,一个孩子问:“为什么它会翻滚,一直转?”大家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是因为朱用手上下转动爬杆;有人说小丑有磁铁……孩子怎么探索这个科学原理?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能翻滚的胶囊”,主要是让他们探索一个物体重心的偏移会改变物体方向的有趣现象,并通过操作让他们知道重心的特殊偏移会受到物体的形状、大小、重量的制约。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和操作,感受到了胶囊翻筋斗的科学原理,于是喜欢上了科学活动。

2、会使用简单的材料进行实验,并根据操作记录结果。

3.理解太空舱会翻跟头是重心转移的原理。

活动准备:

1.儿童实验器材一套:胶囊、铁球、一次性碗等实验材料(黄豆、细枝、米粒、石头、破布)。

2.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和笔。

3.课件。

活动流程:

(一)观察比较,引发猜想。

1,老师在孩子的碗里准备了普通胶囊和装满铁球的胶囊,让孩子观察对比,发现装满铁球的胶囊会翻滚,普通胶囊只在碗里翻滚。

2.孩子们猜测。

(2)实验操作,探索在太空舱里会翻跟头的东西。

幼儿尝试将不同的实验材料放入胶囊,让胶囊翻筋斗,幼儿记录操作结果,并根据记录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总结:往胶囊里放一个小铁球,会让胶囊翻过来。

(3)再次实验比较铁球和其他材料的区别。

幼儿通过捏、摸、称、看来感受铁球与其他材料的区别,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过程结果。

总结:由于铁球是圆形的,有一定的重量,可以在胶囊内滚动,改变了胶囊的重心,导致胶囊翻跟头。

(4)观看课件,进一步感知重心偏移原理。

(五)拓展思维,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利用重心转移原理制作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