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庞氏骗局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到房地产行业的游戏规则,其实就是庞氏骗局。什么是庞氏骗局?\x0d\庞氏骗局是最古老、最常见的投资骗局之一,是传销的变种。很多非法传销就是用这一招来敛财的。这个骗局是由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者“发明”的。庞氏骗局,在中国社会也被称为非法集资和“非法吸金”,在台湾省俗称老鼠会。这是一种分层促销。参与者要交一笔钱作为加入俱乐部的代价,赚的钱来自其他新的参与者,而不是公司自己通过业务赚的钱。投资人通过吸引新投资人加入支付的方式向线上投资人支付,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回报。但是,加入的人多了,资金流入不足,欺诈泡沫破灭,最低线的投资人就要遭受金钱损失。例子有: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曝出的麦道夫诈骗案,中国沈阳的赵X山代言广告诈骗案等等。\x0d\●庞氏骗局的详细故事是这样的。\ x0d \ x0d \ Ponzi是一位出生于意大利的投机者,生活在19年至20世纪。1903年移民美国。1919,他诱骗投资人投资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计划,承诺投资人三个月内获得40%的利润回报,然后,结果下面的“投资人”大批跟进。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波士顿市民像傻子一样,成为了庞氏赚钱计划的投资者,将这种诈骗称为“庞氏骗局”。\x0d\关于查尔斯·庞兹的计划,你需要明白的是,在一开始,它并不是一个骗局(“庞氏骗局”是指诱骗人们投资一个虚构的企业,将后来加入的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获利支付给最初的投资者,以诱导更多的人上当),但后来就有点失控了。不可否认,庞氏是个骗子。他失去了他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因为他少给顾客找钱,并且因为伪造支票被送进了蒙特利尔的监狱。不久之后,他再次在美国被监禁,这次是因为非法移民欺诈。然而,他在1918年来到波士顿,娶了一个漂亮的意大利姑娘,试图重新做人。这是所有麻烦的开始。庞兹偶然发现,在西班牙只需一美分就能买到的邮政汇票,因为汇率原因带到美国后,可以换成六美分。于是我意识到卖万国邮政券是一笔好买卖。于是庞氏让家乡的一个朋友给他寄了大量的邮政券,然后他卖掉这些券赚钱。他用自己真正赚到的钱还清了第一笔债务。他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吸引了投资者。但后来他计划中的问题越来越明显。邮券市场,更准确的说是流通中的邮券总量不够大。到1920年7月,他每天可以赚175000英镑。要让所有投资者都盈利,必须有654.38+0.6亿张邮票在流通。事实是只有3万枚邮票在流通。\x0d\那庞氏呢?他成立了一家“证券交易所公司”,并正式启动了他的“庞氏计划”,书面承诺在90天内给投资者带来50%的回报,但口头上他更进一步,告诉很多人,他可以在45天内支付50%的利息。这意味着投资者的钱可以在90天内翻倍。最初的投资者确实获得了如此高的回报,所以更多的投资者蜂拥而至。人都疯了,资金像闪电一样源源不断的进来。最多的时候,他在一周内吸引了超过654.38+0万美元的投资(别忘了这是在654.38+0920)。\ x0d \ 1920年夏天,庞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他住在有20个房间的别墅里,买了无数昂贵的西装,拥有几十根镶嵌黄金的拐杖,为妻子买了无数令人羡慕的贵重珠宝。\x0d\但是好景不长。当年7月20日,《波士顿环球报》率先挑战他的回归计划,当局随即对他展开调查,并要求他在调查完成前停止接受投资者的新投资。同时,嗅觉敏锐的投资者开始排队赎回他们的投资,就像他们排队接受他们的投资一样。由于资金链脆弱,闹剧戛然而止,庞氏计划彻底破产。8月13日,他被波士顿当局正式逮捕。\x0d\当局调查后发现,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竟有4万人以超过654.38+05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654.38+04亿美元)购买了“庞氏计划”。这些资金可以用来购买654.38+0.8亿张传说中的邮政汇票。当局用了八年时间清算,来不及出逃的投资者终于在八年后拿回了约37%的原始投资。庞氏导演的投资闹剧正式落幕。\ x0d \ 1920 8月,他被控86项欺诈罪。当然,他进了监狱。但奇怪的是,他仍有大批粉丝对他的入狱感到愤慨。他后来被驱逐到巴西。在意大利移民社区,某种程度上,他还是一个英雄。由于庞氏骗局的范围和勇气,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界著名骗局的代名词。\x0d\ \x0d\●什么是“中国模式”\x0d\ \x0d\在全球一片灰暗的金融经济形势下,似乎只有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中国一些左派人士甚至在网上发表文章,声称全球金融危机证明了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是不同的,只有“中国模式”才是世界未来的发展模式。\ x0d \ x0d \前《经济周刊》杂志副总编、著名记者高宇认为,所谓的中国模式不可能长久。她说:“中国模式不可能被任何国家模仿,因为它利用了毛泽东留下的人口红利。低人权,低工资,低福利,这样的人口积蓄的红利,让中国经济腾飞。而这样的红利,未来是不会有的。”《福布斯》杂志也给弥漫在中国的过度乐观浇了一盆冷水。《福布斯》杂志的一篇文章称,仔细分析后,你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天的中国经济与20年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崩盘的日本非常相似。中国出现了投机性贷款和投标热潮。如果价格暴跌,将会有一个无法支付的地狱。\ x0d \ x0d \ ●“泡沫”是个好名字,本质是庞氏骗局\ x0d \ x0d \美国《福布斯》杂志援引美国西北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维克托·施的话称,中国经济实际上是“庞氏骗局,由中国央行主导,还可以印钞。”\ x0d \ x0d \就像经济高速增长后期的一个典型案例,似乎中国很多投资者不再把租金收入作为投资房地产的一个考虑因素。他们追求更大的不合理的价值。在北京市中心,写字楼的价格是每平方英尺400美元。虽然大量的写字楼根本没有租出去,但是更多的写字楼正在建设中。其领导者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 x0d \ x0d \华尔街日报指出,从2003年开始,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崩溃的言论就层出不穷,但房价一直在飙升,2008年才放缓,2009年再次飙升到天上。一些城市的房价已经超过2007年最热的时候,很多拥有多套房子的人从穷人一跃成为富人,就像中国股市建立初期深圳流行的那种。\x0d\ \x0d\还记得2007年上证综指逼近6000点时,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体最提倡的口号吗?“你不理财,钱不理你”,这是一个多么贴近我们老百姓的故事啊!当然,最后的解释只是“资产泡沫”。其实主流媒体已经把“骗局”的标题改了,美化成了“泡沫”。“造假”需要设计师,“泡沫”普通人自己也能吹起来,但罪恶的载体却完全不同!\x0d\ \x0d\●房地产“庞氏骗局”如火如荼...\ x0d \ \ x0d \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庞氏计划”副本。在中国,类似的骗局屡见不鲜,很多媒体都有报道。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其实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这场“庞氏骗局”的游戏。这场游戏仍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x0d\中国的房地产投资色彩浓厚。一方面,中国人沉迷于“获得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没有人认为自己会是“传递包裹”游戏的最后接盘者。“财产性收入”包括两种,一种是财产带来的现金流收入,如租金;还有资产升值带来的溢价收入。对于目前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追逐资产溢价是主要目的。因为从房租和房价比来看,投资住房显然不如买股票或债券划算。\x0d\房地产升值过程,其本质是前面投资者的收益要由后面的购买者付出。如果这个过程持续下去,那么最后接手的人将为前面的所有参与者买单。当然,如果游戏无休止地继续下去,那么所有人都会受益。可惜房价不能只涨不跌,最后的买家会是一轮博弈的最后买家。\x0d\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房地产的“庞氏骗局”。\x0d\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钟茂初教授认为,现代经济活动具有“庞氏骗局”的特征,可以称之为“庞氏经济活动”。其特点是设计一个声称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活动,吸引大量投资者参与其中,用后期投资者的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的高收益,周而复始,直至后续资金难以为继或投资者信心不再,整个系统迅速崩溃。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所谓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投机抬高或压低价格,让大家感受到财富的变化。\x0d\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政策制定者、银行、地产商、购房者共同构造一个只涨不跌的市场场景,并且预期收益很高,那么就会形成后面的投资者继续为前面的卖家买单的“庞氏骗局”。\x0d\由于土地稀缺,住房可以融资,很容易使房地产成为高预期的投资活动,政府可以挖掘(税收和土地拍卖),这将促使政府积极推动房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显然更适合这种“庞氏经济活动”,参与者更容易成为“庞氏骗局”的受害者。\x0d\中国的人口结构是历史原因决定的。50后、60后由于国家提供非商品房,70后大多拥有自己的商品房。80后、90后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又处于适婚年龄,父母住过的老房子一般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决定成为庞氏骗局(所谓住房硬需求)的主要参与者。而基于子女买房的需求,他们的父母也被拉入了这场“购房游戏”。于是,房地产住房需求“金字塔”的基础就出现了。\x0d\因此,未来房价走势更多取决于货币供应量,间接影响房地产住房需求。从经验来看,政府往往不会主动去戳破资产泡沫,但市场不可能永远支撑价格的持续上涨。这意味着房价的“庞氏骗局”迟早会结束,时间由货币供应量决定。钱紧的时候,游戏往往就结束了。\x0d\●庞氏骗局在中国的衍生产品\x0d\\x0d\其实中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后者赔付前者。早在2003年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时代,也就是国有股减持收益补充养老保险的政策出台时,养老保险基金黑洞就已经充分体现。\x0d\经济学中直接存在一个庞氏博弈条件。实际上,一般的国债发行都是庞氏骗局。只要把债务放在无限的未来,债务就变成了净利润。数学上可以写成limit _ {s右箭头infinite} exp {-r (s)} k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