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一,死亡上千万那是瞎掰。毛子自己统计,整个二战,毛子军民死亡人数在2400万人左右,德国人的死亡人数在800万左右。合起来两家死亡的总人数在3000万左右,这可是1939年到1945年的总和啊

斯大林格勒战役哪能死亡上千万

第二,从单次战役的伤亡人数而言,斯大林格勒战役不如巴巴罗萨行动初期的其他几次战役大,也不如之后的库尔斯克和10次打击中的巴格拉季昂战役、波罗的海沿岸战役、库尔兰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和柏林战役那么大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的战略意义。当时苏联虽然打赢了莫斯科战役,将德国人赶离莫斯科,暂时解除了对首都的威胁,但战略态势还是非常尴尬的

当时苏联的工业大部分还在以乌克兰为中心的南俄地区,转移到乌拉尔山后方的那些工厂还没有开工。南俄区域可谓是毛子的兵工厂(哈尔科夫-斯大林格勒的坦克工厂产量占到毛子坦克产量的2/3)、粮仓(乌克兰地区一直是毛子的大粮仓,在新西伯利亚的小麦垦区开垦前,2/3的粮食源自乌克兰)、这里还有顿巴斯的煤、巴库的油

一旦这里没了,苏联的工农业就是失去血液,打不下去了

而对德国而言,莫斯科战役失败后,每一个人都知道,东线速胜已不可能,下面将陷入持久战。而维持下去的关键就是能否获得南俄的资源,尤其是巴库的油

另一方面,德国当时是对世界宣战,自身总体能力不足的状况已经暴露出来了,如果在南俄这次战役中失败,将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彻底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潭,被动挨打

所以对双方而言,这都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

第三,为什么德国失败

因素比较多,可以从战略、战术、后勤三个方面阐述

3.1战略方面

建议去看看利特哈特的《间接路线战略》,里面提出了6正2反,8大原则。看看元首的规划就知道了

先是在目标之间摇摆不定,先想着拿下巴库,然后又灵机一动,想同步拿下斯大林格勒(属于瞎帅说的,五心不定,输个干干净净)

其次,选择目标时超越自身能力,只能把侧翼放给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结果被人家包饺子了

其三,直接攻击目标,而没有充分利用此前第二次哈尔科夫会战的结果,先消灭外围苏军

其四,没有充分动员本方力量。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克里米亚的11集团军就在看戏,没有被投放下去

3.2战术方面

有一本书叫《车臣战训》,是总结城市战的经验。看了那个,再回头看看德国人作战方式就知道了

此外,始终无法切断伏尔加河上的运输线,导致崔可夫始终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后方增援

3.3后勤

在整个战役之中,后勤始终不充分,人员、弹药补充不足。至于二楼网友说的,棉衣都没配齐,那是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主要是在秋季进行的,即便后期被围困了,棉衣还是基本充足的

但当时空军弹药严重不足,坦克油料和弹药也出现了不足

第四,如何评价此战

此战之后,德国人最痛苦的当属机动兵力严重不足。南方集团军群之前最重要的一个野战集团就是第六集团军,此战之后,第六集团军没了

在高加索的部队虽然在曼施坦因的配合下撤了出来,但第17集团军被滞留在克里木区域,最后只能撤回克里米亚半岛。此外两个罗马尼亚集团军和1个意大利集团军都没了,这造成了43年德国在南线的机动兵力捉襟见肘,而毛子得以进行全面进攻,在任意他们选定的地点发起攻击,让德国把血流干

但对于东线而言,曼施坦因在此后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中挽回了局面

真正的较量在于此后的库尔斯克和一系列反击战

这些战役在战术上将德国最后的机动兵力消耗殆尽,德国最终死于失血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