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你自己

9月份大一团体辅助后,我收集了大一新生要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的题目,其中一个就是自知力。那么如何进行呢?经过讨论,我们决定让团队互相了解,找到自己,然后深入探索自己,最后从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从而认识自己。

活动是:改编版的熟人接龙(两人挥手打招呼,我是* *+描述别人,然后猜拳。输的人把手放在赢的人后面,赢的人寻找下一个猜拳的人,最后排成一条长龙。通过这种竞技活动,活跃气氛,让同学们互相接触,互相认识)——你跟我画(内圈两次,内圈是人,外圈是镜子,镜子跟着做人的动作,几个回合后交换位置。去发现已知的和未知的自己)——我的自画像(写或画任何表达自己的东西,并且用三个字表达自己,然后放在一个盲盒里,让大家猜猜是不是彼此像。你觉得ta还有哪些明显的特点?拿回自拍,用十句话描述自己,然后把这十句话分成身体、心理、社交三类。让大家深刻认识自己)——他人眼中的我(大家在纸上填写“父亲眼中的我”、“母亲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从而从不同的人际关系中认识自己)。

你真的能认清自己的角色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角色。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有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兄弟姐妹,朋友的朋友......................................................................................................................................

意思是:

分清角色很重要。角色不清,ta表现出来的角色和别人的相对角色不匹配,往往是矛盾的开始。比如小啊把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带到了ta在宿舍中的角色,角色混乱。

场景是:

室友:小啊,你能整理一下你的位置吗?有点乱

小啊:你为什么关心我?我爸妈在家都不管我!

室友(郁闷愤怒)

小啊在家里作为“孩子”的角色与室友的角色(相对角色)并不匹配,室友也没有义务承担小啊父母的角色,但小啊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并没有被清晰地理解。一方百思不得其解,一方又觉得不是自己的错。长此以往,就会渐行渐远。

关注自我和相对自我也很重要。

比如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只是一个学生,反而认为孩子不好,在很多方面否定孩子,导致心理创伤。

场景是:

家长对孩子:你这次考试又没考好。你能告诉我你将来能工作吗?以后能经营好家庭吗?你真没用。

这个孩子不仅被否定了一个学生的角色,还被否定了在工作和家庭中的角色,最后甚至被否定了孩子的自我。孩子会逐渐内化,认为自己在任何地方都做不了任何事情,最终可能导致习得性无助。

当然,当你关注别人的自我,关心别人的自我时,别人会觉得很温暖。

比如,作为老板,你的员工生病了。你可以要求你的员工去做工作,但是如果你关注的是员工的自我(相对自我),对他们说:多喝热水,这些工作不太急,慢慢做。会让员工觉得很温暖。

自我和角色也要区分。比如前一天没睡好,上班感觉不舒服。老板给你分配任务。你觉得浑身不舒服,但老板还是让你工作。你觉得老板对你很不友好...但是对于老板来说,你的角色就是员工。你是员工,工作是你的职责。两者不明确,就会产生矛盾。

约翰里窗(Johanri Window)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和哈里提出的。它是一种促进交流的理论,广泛应用于各种培训中。简单来说,这个理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根据知不知道分为四个区域。这四个领域就像一个完整的窗口,是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与合作的基础。

第一个区域——开放区域

你知道的和别人知道的信息。比如我的名字。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开放面积越大,交流越方便。

第二个区域——隐藏区域

你知道的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比如我自己的经历。如果你不主动向别人提起,那就是你自己的隐藏区。隐蔽区域是大家共有的,是建立安全感的基础。适当减少隐藏面积,可以促进沟通合作。

第三个领域——盲区

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比如你自己的一些小动作,别人说了你才注意到。所以,经常寻求一些反馈,不仅能促进交流,还能增强自我意识。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承认自己是别人。比如我们可以给自己录像,观察自己的行为,平时更加自觉。

第四个领域——未知领域

一个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的领域。未知的领域很神秘,但也充满了潜在的机会,会激发出各种可能性。但我们应该尽力去探索未知,因为未知也意味着可能没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发现未知的自己。今天的讲座,一开始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看到我讲课的视频,不自觉的看到一堆动作,我就一直抖。突然发现我的教学姿势不太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