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创造潜能,让更多的孩子成为未来的创造型人才,成为每个幼儿教师思考的中心问题。创造潜力的挖掘在于孩子生活中的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游戏不仅是娱乐,更是学习。儿童往往通过游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游戏的虚构性、象征性和愉悦性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角色扮演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角色扮演中,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借助真实的、可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的社会生活。角色扮演是幼儿时期典型的游戏形式。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儿童创造力的研究尝试。

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娃娃家的孩子学着妈妈给宝宝喂奶的样子,有时候嘴里还会有“热不热,妈妈给你吹一吹”之类的话;点心店的小朋友会因为没生意而主动上门卖,所以要去取外卖。还有很多,孩子的思维你永远摸不透,每次玩角色游戏都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这是他们创造力的体现,容易模仿,好学。

另外,角色游戏不应该局限于玩偶之家、零食店、商店等。,让孩子提出感兴趣的话题。每场比赛我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钱不够用,给孩子的钱不一会儿就用完了。我该怎么办?我们班的孩子即将成为“强盗”,孩子经常抱怨:谁抢了我们的店,谁吃饭不给钱等等。对于这一点,我也反思过,如果把钱退给孩子,那么店里的孩子肯定不会要。我挣的,为什么要给他?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通过打工变相把钱还给他们。在导入中,我们采用了对话的形式:“最近我们班好像有几个小强盗。你觉得抢别人是对的吗?”然后就引出了“那么钱用完了我们该怎么办?”很快,孩子就会认为,钱没了,就赚了。问题解决了。当孩子们没钱时,他们去商店或小吃店帮助赚取自己的奖励。有时候孩子的创造力需要老师的帮助,不仅是孩子,还有老师。

儿童角色游戏的主题往往是儿童所生活的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儿童思维加工后形成的对生活的感知或生活经验的表现。因此,儿童的生活体验是角色游戏主题内容的直接来源,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儿童会产生不同的主题内容。如新欣喜欢做医生的游戏,她模仿打针很逼真。因为经常看到医生妈妈给别人治病的场景,所以对医疗小工具和各种小玩意的使用很熟悉。明明在玩车的时候,嘴里一直在吹口哨。经过了解,发现明明最近刚坐过火车,火车上鸣笛的声音和感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坐火车的感受和体验应用到了开车上。简而言之,儿童角色游戏的主题是生活经验的再现。其次,根据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特征,我经常引导儿童仔细观察和了解父母、老师和身边熟悉的成年人的职业和生活方式,使儿童对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有感性认识,并能简单模仿,这为角色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为再创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