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游戏和玩弹珠
打弹珠又称“弹跳球”,是用手或脚把自己的球弹出来。一旦碰到对方的球,就作为战利品拿走,输的一方需要在同样的位置补充弹珠,直到输为止。
刘浏鸡蛋通常由杂货店买的零食赠送。我记得那是一毛钱的甜菜丝点心,里面有四个刘浏鸡蛋,有些是纯色的,有些是花瓣色的。放学后,我请了几个同学买了一袋零食,其实是为了走蛋,准备课间休息时属于男人的“战斗”玩具。
一般有三种玩法:“垂眼”、“直弹”、“弹回门口”。
首先,“眼药水”游戏是最简单的。名字虽然吓人,其实就是把对方的球放在地下,举到眼前。利用物理学中的“三条线合一”原理,当两个球相撞时,获胜者可以收集“战利品”。游戏简单,缺点是第一个玩家普遍太占优势。一轮过后,第二个玩家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我一般不喜欢这个游戏。
其次,“打直线”的方法要求用手或脚击打对方的弹珠就能赢得战利品。我喜欢用脚玩。小时候平底鞋是玩直线的绝配,预测准确。一口气打20-30米不是梦。玩之前预设好路线,手要稳要稳,力度要到位。清脆的撞击声让人有种胜券在握的感觉,我在人间豪迈,仿佛在玩的不是游戏,而是人生。当然,如果做错了,要学会及时止损。近距离保持直线非常有害。一旦被对手缠住,可能会连输几局。
最后要说的是“弹回门口”的游戏,利用水泥墙的反弹力弹向对手放置的弹球。就像直线打法一样,脚球讲究稳扎稳打,一击到位。当然,如果是近距离打斗,弹珠需要飞起来打到前面的球,需要拇指的“挑”。这个“挑”不算犯规。为了不浪费击球的机会,挑完之后有很大概率直接瞄准前方的敌球。记得那时候我还在为自己在“弹回门”这个游戏里的小成绩而骄傲。
物是人非,经历了十几年的春秋变化,我现在已经变成了以前人们所说的一个“人”。而小时候玩的那些游戏,比如玩走路的技巧,还是能勾起很多曾经提过的年轻记忆。
操场上的孩子们
追逐透明玻璃珠
或者跑步或者游泳
屏气
清脆的声音响起。
一切都是为了输赢。
目的如此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