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礼貌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游戏环境,满足幼儿的各种发展需求,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体验。”游戏符合孩子的特点,是他们的主要活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游戏来培养班里孩子的各种习惯,尤其是文明礼貌的培养。

为了玩好游戏,儿童在与同伴和物质互动的过程中,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尤其是角色游戏。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孩子要实现角色转换,进入他人的角色,体会他人的感受和经历,从而轻松地学习角色的行为。为此,我们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比如,为了加强孩子的礼貌教育,引导孩子学会说不同的礼貌用语。我们设计了一组游戏。首先,我们邀请一组孩子扮演店员,另一组孩子扮演顾客,其余的孩子观看。在这种游戏中,要求售货员微笑着热情接待,会说“你好,你想买什么?”顾客会说:“谢谢,请!”如果发现问题,我们会马上让孩子讨论,然后交换角色,重复一遍。一段时间后,邀请孩子玩“做客”游戏,让孩子学会说“请进,请坐,请喝茶”。在这种游戏中,我们班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举止和习惯。最后,我们让孩子有礼貌地向其他班的老师借东西或还东西(让其他班的老师提前配合我们),让孩子的良好礼貌得到进一步锻炼。

为了让礼貌语言产生行为效应,让孩子真正形成习惯,我们引导孩子把游戏中角色的礼貌要求转移到晨间入园、班级交流、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中,并鼓励他们一直这样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学会良好的礼貌。当然,由于孩子行为的重复性,个别孩子在日常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我们将游戏与日常活动相结合,采用角色扮演和共情训练的方法来矫正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