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环线之旅

暑假快到了,忍无可忍。小公主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一直在为她策划一次难忘的旅行,当然也是给自己放假。几个老姑娘一商量,脑子一热就选了青海湖。迷迷糊糊中,他们决定了大西北环线这条艰辛而神奇的路线。或许是朋友圈里朋友的美照蛊惑了我们,又或许是小时候引导我们的书里“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圆”的情境。三个半老的(我、李姑娘、梅姑娘)带着三个四五岁的孩子踏上旅途。一路走来,艰辛与冲击并存。旅途的漫长和艰辛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从草原到湖泊再到沙漠的美景也震撼着我们的感官。我们痛并快乐着!

出发前一天,我满心期待。

早上11,我还在上班,下午1,我带着小女儿坐上了去兰州的高铁。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打游戏,聊天。我们三个人也充满了期待,看着高铁窗外的云越来越近,渐渐变成了一团棉花糖,仿佛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自由的气息。六七点到了兰州,找到了我们提前订的民宿。在这里,我要特别向现在的民宿致敬,真的很方便。密码锁直接入住,两室一厅的房子装修的特别温馨。其中一个房间是上下铺,孩子们高兴得一进屋就不肯出来。稍微修整了一下,出去吃了兰州的拉面,很好吃。三个孩子分享一大碗的时候甚至撅起了嘴,后来才知道,这顿饭是我们整个旅途中最好吃的一顿饭。

第一天,西北大环线之旅正式起航。

(西宁-塔尔寺-拉脊山-日月山-道塘河-青海湖-黑马河-鸟岛)

早上7点,我坐上了兰州到西宁的动车。8点,包车司机马师傅在车站接我们,有司机的环城之旅正式拉开序幕。第一站是塔尔寺,位于西宁西南20多公里。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融合汉藏技艺的寺庙建筑分布在莲花山一沟两坡,高低错落,相得益彰,蔚为壮观。这里的酥油雕塑、五彩壁画、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可能是旺季的原因,游客如织,商业化的味道扑面而来。感觉塔尔寺景区包括全镇。首先外面的商业街需要走20分钟,然后电瓶车需要坐十几分钟,再走几分钟就到了官方景区。可惜我们没有经验。我们浪费了所有的时间带着孩子逛商业街。当我们走到真正的景区门口时,孩子们已经筋疲力尽了。再加上摩肩接踵的行人和十几米的长队,我们顿时觉得自己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有力气也没有勇气进去。我们看了看外面。真正的游览是从第一个景点开始的。在我们到达塔尔寺之前,脑海中的诗句是:“那一次,那一天,我在寺院的香雾中闭眼,忽然听到你颂词中的真言,有一种无处安放的感觉。这就是理想和现实。当我们从塔尔寺出来时,马师傅说,你在这个地方只走了四个小时,所以我们晚上不能待在这里。我们无畏无知。

车子开始爬拉脊山,气温骤降。这是我们爬的第一座山。我记得高度是3820米。当我们到达山口时,我们明显感到头痛,而李女孩(她的一个同龄人)已经出现了嘴唇发青和呼吸不畅的症状。高原气候真是变幻莫测。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雨、雾、阴、晴等各种气候,很快人们就因为太阳而想要晕倒。绿色的草原,牦牛群,蓝天白云,五彩经幡随处可见。风一吹,它就开始随风起舞。据说随风起舞的经幡飘动一次,即诵经一次,不断向神传达人们的愿望,祈求神的保佑。这样,经幡就成了上帝和人之间的纽带。风在哪里,就意味着神灵在哪里,也意味着人们向神灵祈祷的地方。风旗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因为路程太快,我们远远地看着日月山和倒淌河,遗憾地沿路跑着。赶紧,慢慢追。在太阳下山之前,我们来到了我们怀念的青海湖。它有天堂之眼的美誉。如果说之前我们对这次旅行有什么概念的话,那就是青海湖。毕竟对于不做攻略的我们来说是最出名的。远远的,我看见青海湖静静地躺在那里。湖水是蓝色的,不像北戴河的大海那样波涛汹涌,也不像三亚的大海那样俏皮可爱。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白色的天空和油菜花的金色海洋之间,路边大量的油菜花还在继续,青海湖也是。穿越油菜花海是到达青海湖的必经之路。每隔一块就会被当地人圈起来。马师傅把我们从其中一家收了进去,每张票50元。个人感觉价格有点贵。谁是旺季?当我们到达青海湖附近的时候,并没有那么远那么震撼。湖边建了许多设施供游客拍照。商业氛围与青海湖的高贵格格不入,但我们也有兴趣拍照。

离开青海湖后,我们一路走到了住的地方。由于前期沟通不畅,我们提前订好了每一天的酒店,导致后面所有的行程根本无法更改,必须赶到住的地方。包车师傅的老板不愿意。他抱怨说,如果帮我们找酒店,除了自己的免费司机室,还能拿点回扣。不过虽然不情愿,毕竟有中介旅游公司,而且他还想拿奖,所以一路上虽然有点不开心,但也没怎么为难我们。我们订的鸟岛度假村偏离了茶卡湖的路线80公里。马师傅开得很稳,稳稳地走了80里。天空由亮转暗,乌云开始出现,下起了倾盆大雨。已经是晚上11点了,我们还在路上。孩子们开始着急了,纷纷问,什么时候到宾馆?我们什么时候到达酒店?经过一天的行程,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但心里却感到一阵冷汗。我们是陌生人,路上连一根头发也没有。万一主人是个坏蛋,那就太可怕了!幸运的是,当时钟接近凌晨时,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预订的酒店。确切地说,我们不能称之为酒店。那是一个简单的彩钢房,没有其他选择。我们很快登记入住。因为没有驾驶室,虽然我们事先说好不给司机提供食宿,但可想想整天都是别人开车辛苦,实在不忍心让别人睡在车里,就主动出50块钱给马师傅安排了一张床。第一天的旅程就算结束了,还没来得及总结和细细品味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鸟岛-黑马河-茶卡盐湖-穿越柴达木盆地-大柴旦)

“天空之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美洲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那里奇异的景色令许多人着迷。中国的“天空之地”是青海省海西州的“茶卡盐湖”。“茶卡”是藏语,意为盐池。茶卡盐湖海拔3100米,大体呈椭圆形,面积非常大,相当于杭州的16个西湖,但只有一小部分对游客开放。近年来,茶卡盐湖非常受欢迎,各种照片视频在Tik Tok比比皆是,令人着迷。

早上,我们等着孩子们醒来收拾东西。已经八点多了。因为带了孩子,行程总是比别人慢一拍。别人一大早就去茶卡了,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接近11了。还没到景区停车场,车就排起了长队,乌龟也在匀速前进。马师傅让我们把车停在附近,自己走进去。我不知道他是想省停车费还是真的怕车太挤,进不去出不去。总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短途旅行对年轻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有孩子的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因为很可能到了景区就没力气了。果然,闫妍的孩子走了一半就会筋疲力尽,孩子一会儿说不清楚,一会儿说肚子疼,一会儿说不舒服。李小姐没有办法放弃去茶卡盐湖。梅小姐和我带着两个孩子继续前行。河南游客门票打折,我们去景区54元一张。网络名人有50单火车,但是排队的人太多了。我们在观光车里选了5个单车次,观光车把我们拉到湖边放下。但是小火车可以直达湖中央,所以看起来10次的价格不一样。我们走着走着,首先看到的是几座巨大的盐雕塑。我们脚下和路上到处都是盐。往前走,可以看到天空的美景。中午的阳光正好,蓝天白云在湖面上形成倒影。天空和湖水融为一体,美不胜收。茶卡之美,在于盐湖水面如镜,反射出美丽得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置身于盐的世界,走在湖上,犹如漫步云端仙境,翱翔在梦幻的天空。感觉自己穿梭在银色的世界里。云可及,水可触,仿佛日月穿梭,风云变幻,静待星辰动。

?茶卡的妙处还在于悠久的采盐文化。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沿湖风光,还有机械化的采盐文化,弯弯曲曲的电线杆和仿佛延伸到天尽头的铁轨。在中国几千年的大国历史中,盐业一直作为国家的命脉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走私盐的大多是重罪。这一时期,缺盐、缺盐事件层出不穷,贯穿编年史。而即使在盐供应充足的今天,又有多少人知道盐从何而来?说远了,回到我们的旅程,我特别想表扬两个孩子,陈晨和小雨,因为湖中央可以踩水踩盐,孩子们充满了期待。他们一路向前走,没有喊苦喊累。快到湖中央的时候,我们穿上事先准备好的鞋套,下了水。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我们能感觉到脚下吱吱作响的盐,没什么意思。因为水里游客太多,倒影看不见,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太好看,但是孩子们开心的时候我们就特别开心。如果时间允许,孩子们在路上不忙的话可以多玩一会儿,多待一会儿,但是我们要继续前进,我们舍不得走出茶卡盐湖。孩子们走不动了,时不时哭着说腿疼。我和梅老师一路鼓励,最后把他们拖到了他们去观光的地方。在路上,孩子们知道闫妍的孩子们因为不舒服而没有来,他们特意找了一个袋子,里面放了一把盐。不知是否违法?

在景区门口,我们简单吃了顿饭。景区的饭真的很贵。一份穷人拌饭,35元,碗底一个塞皮花了15元。出去的时候,我们迷路了。诺大的停车场一个接一个,我们就是出不去,来了也找不到路。精神焦虑,要赶路,却找不到路。紧张和急躁让人瞬间窒息。再加上有两个精疲力尽的孩子,让我们很怀念家里的美食和温暖的床。来回转了几圈,定位,问路。回到车上已经三点多了,今晚又要赶夜路。果然马师傅埋怨我们太慢,催促我们留在附近,明天继续前进。我们不为所动,一是怕错过前面的美景,二是时刻戒备。好在西北旅游的好处是,美景不全在景区,而是在路上,伴随着蓝天白云,清风繁星,我们奔向大柴旦。有了前一天晚上的经历,我们对住处没抱什么期望,只想快点休息。晚上10到达住处,老板很热情。房间比预想的好多了,忙碌的一天结束了!

第三天,我参观了翡翠湖和丫蛋戈壁。

(大柴旦-翡翠湖-丫蛋鬼城-阳关景区-敦煌)

早上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早饭后九点多了。马师傅依依不舍的带我们去了玉湖。这个湖不在原来的行程中,因为是没有入场的野湖,还没有开发。梅小姐在Tik Tok找到的。不远,离大柴旦就十几公里,有点颠簸。它很快就到达了那个地方。这里的湖是绿色的,绿色的,美丽的,非常安静。这个6平方公里的“翡翠湖”是大柴旦化工厂原盐湖采矿队的矿区。该湖富含硼、锂、盐、钾肥、芒硝等。这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深浅不一的盐池中的高浓度卤水,当地称为“卤水”,是盐湖开采多年后形成的坑。由于矿物质浓度的不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景象,特别是。

也许旅行的意义就是认识不同的朋友,看到不同的风土人情,欣赏不同的美景。这一次,玉湖无疑是一个亮点,因为不期而遇让我们觉得特别美好,孩子们在湖里捞盐,玩得很开心。出了翡翠湖,接下来的七八个小时我们一直在路上,在路上,在路上。接下来,我称之为丫蛋戈壁之旅。凭感觉,我们进入了无人区,去丫蛋的路更像是天路,一望无际,车少人少。偶尔会看到和我们一样的旅游大巴,游客下车或跳舞,或跳跃奔跑,在这条天路上留下这里的蓝天白云和自己的身影。这是一个天然的艺术场所。

?丫蛋地貌区风力大。每当有大风的时候,土沙飞扬,能见度低。气流在土堆表面反射折射,产生一系列声学现象,给人一种奇怪的啸声,给人一种恐怖感。过去,当地人认为被埋葬的鬼魂在嚎叫,蒙古语名为“Sulumuhak”,意思是魔鬼,所以丫蛋地貌也被称为鬼城。到达鬼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马师傅一直在说鬼城就是看地貌。我们已经看了差不多一路了,去景区也没什么好玩的。我们嗤之以鼻,但当我们看到外面明媚的阳光和几个厌倦旅行的娃娃时,我们也打了退堂鼓。在丫蛋吃了一顿还算丰盛的午餐后,我们远远的看了一眼鬼城,一路走到了敦煌,但是没有去阳关景区。先说说旅游的时候找一个合适的导游有多重要。马师傅一路为住宿发愁,正在路上。因为他是回族,我们不能一起吃饭,所以很少去他推荐的餐厅,这可能直接导致他没有住宿返利,一路传播一种负能量,就是这里不好玩,那里不好玩,哪里都不好玩。我们在这里做什么?当然,这都是旅途中的小插曲,并不影响我们欣赏美景的大方向。晚上9点左右,我们来到敦煌,体验了几天的小城风情,终于感受到了大城市的气息。多好啊!

第四天,鸣沙山的乐趣和沙漠露营的独特体验无穷无尽。

?终于,我们来到了孩子们最向往的沙漠。我们住的地方离鸣沙山只有10分钟的路程,今晚还住在敦煌,也就是说今天终于可以不用赶着过疯狂的一天了。鸣沙山,沙山与泉水* * *,因沙声而得名。在这里你可以登上鸣沙山,俯瞰月牙泉,欣赏山顶的夕阳,感受西北大漠的苍凉与辽阔。月牙泉被鸣沙山环绕,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是鸣沙山景区最著名的地方。我们去不了莫高窟,因为门票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又是心血来潮来的,只好作罢。下次预约也没问题。早上9点,我们打电话让马师傅来接我们。马师傅说,他昨晚睡得很晚,还没起床。酒店前台说你们那里的司机真的很棒。其他司机早早等着客人。怎么会这样?我们也是无言以对,对司机的不满达到了顶点。至少我们也在付出每天1000的高额过路费。司机来了之后,我们也懒得理他,直接去鸣沙山了。到了景区,太阳已经很大了,但是比我们的决心还大。我们六个人全副武装,都把自己打扮成阿拉伯人,开始进去。茶卡里有一个不小心被紫外线晒伤的人,在高原上,痛得火辣辣的。我不敢再低估这里的太阳了。景区一人120元,三天可以刷几次脸。可以骑骆驼,坐直升机,参观观光车。最后我们怕热,选择坐观光车,这成了我们此行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骑骆驼。

?当我们到达沙漠时,我们到达了儿童乐园。我们嘲笑他们在沙漠或者公园里玩耍的样子,他们低着头不肯前进。看到沙漠的那一刻,我就恍惚了。我觉得光和沙子之间没有缝隙。密密麻麻的灯光照在沙滩上,闪闪发光,明亮金黄,山脊被灯光勾勒出来,特别瘦骨嶙峋。用手捧起一把沙子,密密麻麻地往下掉,瞬间就复原了。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我们可以随意扬沙,甚至踩沙,但谁能撼动这座沙山?就连我们的脚印第二天也恢复了,消失的无影无踪。

虽然又累又热,但是特别想爬这里。一脚深一脚浅的爬上山脊很吃力,但孩子们干劲十足,把我们大人远远甩在后面。为了方便爬山,景区里放了一个辅助梯子可以爬上去。一步一步,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在我的印象中,这不是一座山。山很硬,但是脚下的沙漠山真的很软,有一种柔软感,闪闪发光。坐在山顶,看着下面月牙泉,驼队在山下行走,美景尽收眼底。蓝天、阳光、温暖的沙漠、叠叠的座头鲸、舞动的沙滩,让人感觉恍如隔世。突然,我觉得那些模糊的沙影,像一缕缕幽灵,在沙丘上飘动着,跋涉着。在我看到沙漠之前,我一直觉得它与绝望有关。一望无际,没有希望被恶毒的太阳烤熟。来到鸣沙山,感觉不是一回事。也许月牙泉本身就是沙漠的一线生机。虽然人多,太阳毒,但我觉得还是挺美的。

出了鸣沙山,吃完午饭,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我们绕了一圈,找到了晚上要去露营的酒店。是的,我们晚上会在沙漠里露营,孩子们已经期待很久了。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因为游客太多,带我们去沙漠露营地的大巴还没到,我们就在酒店的院子里睡午觉,孩子们追着跑,我们无聊的等着。小旅馆就在鸣沙山脚下的村子里,装修挺文艺的。可惜后期没有照顾好。院子里的旧轮胎,破旧的风铃,装修的不怎么样,但是感觉有点乱。直到晚上八点,车才来接我们。绝望中,路上各种堵车。走了十多分钟,花了半个多小时。到营地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早到的人已经开始吃饭了。想象中的沙漠露营应该是先在沙摩托上嗨起来,然后滑沙,再来个热闹的烧烤,卡拉ok,露营看星星。然后现实是我们来晚了,主办方给我们安排了七八个人的座位,让我们吃饭,一大桌子,一顿火锅。人家已经吃了一半了,我们连筷子都举不起来,但是一伙儿过来的其他人都比较high,跟主人喝酒跳舞。闫妍和小雨非常感兴趣,他们陶醉在主持人的掌声和歌声中。孩子的注意力总是短暂的,被旁边的沙子吸引,拿着工具蹦蹦跳跳的玩沙子。满天繁星,孩子们在挖沙子,陌生人在旁边载歌载舞,还不错。十点多,篝火晚会开始了,我们稍微进入了气氛。我们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在围成一圈跳舞,和兔子一起跳舞,闪着光,载歌载舞。如果顺利的聚会结束了,我们可以找个帐篷睡觉。然而,事与愿违。上帝可能是在篝火晚会上把我的手机掉在沙漠里增加了我们路上的艰辛。

?手机不值钱,但一路上的照片和回忆都在里面。我真的很担心。更难过的是这里信号特别差,一会儿能打通一会儿打不通。另一群人在沙漠里丢了车钥匙。我们搜了一下,找到了别人的车钥匙,手机却沉入海底,一点影子也没有。已经将近11点了,主办方已经在发放帐篷了。排队的人很多,我们吵着去拿帐篷。我们也无意排队。我们一边找手机,一边注意在排队的人少的时候拿到帐篷。当我们终于拿到帐篷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孩子们在开始沙漠露营之前,已经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我想躺在沙漠里,看沙漠里的星星和日出,可是拿到帐篷收拾好的时候,我们累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孩子们很快就睡着了,三三两两的人还在外面晃荡,属于我们的夜晚就这样来临了。

第五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敦煌-嘉峪关-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

经过晚睡和长途跋涉,我们三个老姑娘累得说不出话来。很神奇的发现,孩子们的应变能力特别强。醒来后,他们又活蹦乱跳了。天刚蒙蒙亮,很多早起赶路的人已经出发了。反而不赶时间,那就迟到吧。梅小姐和娘小姐还没起床,李小姐和就爬上旁边的山坡,开始滑沙。我和小雨让基地的人开着沙摩托送我们去山上接他们。摩托车特别刺激,我怕小雨从上面掉下来,紧紧地护着。到了山顶,眼前突然一亮。刚出来的太阳不是很刺眼。从远处看,它像一个大蛋黄挂在山的另一边,给土黄色的沙漠涂上了一层金边的感觉。沙子慢慢从土黄色变成金黄色。真的很漂亮。萧瑜情和闫妍一次又一次地坐在沙盘上,然后又走了过来。他们非常高兴。很快时钟指向将近十点钟。我们该出发了。张野还在等我们。回来的路很顺利。马师傅说我们今天要去嘉峪关和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因为距离远只能选一个。想了想,我们选择了有视觉冲击力的国家地质公园。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在下午五点到达了张掖丹霞。虽然已经接近黄昏,但太阳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要工作的样子,还在明亮地照耀着。我们已经失去了旅途开始时的兴奋和舞动,麻木的买票进入景区。

但是要进地质公园,必须买公园的旅游门票,每人去20元。旅游大巴将在景区四个观景台设站,游客可自由上下。丹霞地质公园实际上是一片沙漠,寸草不生。而地面裸露的岩体色彩丰富,五彩缤纷。四个观景台,即从高处可以看到相对集中的景观色彩。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景观多姿多彩,层次感强,雄伟壮观。正是“丹霞满七色山,如画如画”。总之,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我们浏览了一遍,但由于时间紧迫,没有好好体验这神奇的大自然。

第六天,最后一场奔马狂欢。

(张掖-祁连山大草原-岗什卡雪峰-门源油菜花-西宁)

从张掖出发,我们迷迷糊糊、呼呼大睡地进入了祁连山大草原。

“祁连”是古匈奴语,意为“天山”。它是青海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在古代,它是阿强的土地和通往西域的主要道路。古称“青海的北大门”,丝绸之路南线从这里穿过。汽车开始在盘山公路上向前行驶。第一天,反抗军似乎又眷顾我们了。李姑娘又感到不舒服了,但凭她的经验,她能够轻松应付。车开到奥伯林山口,我们下车停了一会儿。关隘上有一块牌子,标明关隘海堤3685米。爬到了山口右端的山顶。山顶是用石头和五颜六色的经幡建成的。站在山顶,可以看到对面不高的山顶。山上没有树,全是绿草。乍一看,它像一条绿色的地毯。远处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群山在它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

短暂停留后,我们继续前行,沿途都是马场。游客可以选择在马场停下来玩。马师傅带我们选了一个马场。马场牧民热情地问要不要骑120的大圈,90的小圈。我说便宜,牧民立马拉下脸。怎么可能便宜?都是这个价了,我都吓得说不出话了。三个孩子喋喋不休地谈论骑马。我和李小姐带着孩子一人骑一辆,胆大的梅小姐和她儿子一人骑一辆出发了。以前看别人骑马好像很轻松的样子。我坐在马上的时候,莫名其妙的紧张。马的每一步都揪着我的心,生怕我摔倒。牵马的大叔很善良。他一直说没事,别怕,还跑到草原中央给我们拍照。梅小姐太厉害了。她喜欢刺激。她总是不喜欢她的马跑得不够快。骑完一圈,她还要自己骑一圈。还鼓励两个孩子跟着牧民叔叔再跑一圈。难得大家这么感兴趣,就让你在草原上尽情奔跑吧。

马场中间有两个秋千。骑完马,孩子们去荡秋千,我们就坐在旁边看。我已经上路好几天了,坐在这里看着蓝天白云,看着身边时不时跑出来的仓鼠,突然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仔细看看中国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如果可以的话,应该抽出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深度游。像我们这样浏览很可惜。可能差不多到了旅途的关键点,马师傅也想给我们留个好印象,也没催我们。我们坐在草原上聊天。远处的山多山,附近草原上的马三三两两。一路上的疲惫似乎也慢慢减轻了。晚上九点左右回到西宁,西北大环线六日游完美收官。虽然很累,但更多的是被美景震撼,对旅途的感悟。

?下面总结一些感受。首先,大西北环线的六天时间远远不够。走马观花也让我们想要更多。可能因为我们的孩子,中间很多景点都错过了。如果有时间,最好自己开车,这样就不用赶时间,不用赶景点,可以尽情享受,慢慢体会大西北的辽阔疆域和无限美好。其次,是西北自驾的首选。如果要包车,一定要提前和包车师傅沟通好沿途司机的食宿。如果让师傅帮你订住宿,安排行程,可以找到优惠住宿。同时,师傅肯定会提供更敬业的服务,还有回扣。有些像我们这样别扭的人不开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行的心情。

说到美食,作为一个吃货,我深感惭愧。在整个旅行中,我不知道我在吃什么,但我觉得我可以吃几口。吃了好几次方便面,最后还是不想闻到方便面的味道。看到西北别人送的羊肉串和粉丝汤,我差点咽了口水。下次,我相信我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再来一次深入的旅行,抓住这里所有的美食。

最后,以李白的诗为结尾,期待我与梅、李、另一个李的下一次旅行。

“明月从天上的山升起,在云海的无限阴霾中。?浩荡风吹万里,过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山路,吐蕃觊觎青海广阔的领土。?这是历代战乱之地,很少有士兵能活下来。士兵们转过身,望向边境,带着渴望的眼神想起了家。?和那些今晚在上面的房间,辗转反侧,叹息,不能休息。”

——

关山月,李白

Bg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