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思维模式:世界咖啡——创造集体智慧的方法
社会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致认为,人类能在物种竞争中胜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进化出了新大脑皮层、语言和团队合作能力。根据著名的邓巴数据“150定律”,人类可以形成150人的社交网络,击败世界上所有的竞争对手。这150人要想实现合作,必须通过语言沟通。这种畅通的信息流可以保证侦查人员、围堵人员和指挥人员在狩猎过程中快速获取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捕获比人类更强的猎物。
现代社会的竞争不再是任何其他物种的竞争,而是人类与同类之间的竞争。从体力竞争到资本竞争,再到现在的智力竞争,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无法帮助你获得竞争优势。只有团队合作,与跨学科的人深入交流,进行思维碰撞,才能激发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帮助企业或组织、个人获得竞争优势。
托马斯·爱迪生,杰夫·贝索斯,史蒂夫·乔布斯等等。他们可以提出重要的新想法,因为他们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动态开放的交流网络中。这些重要的见解是通过与许多不同的人交往而形成的,并不是他们个人的智力水平所能想象的。人的多样性会导致思想的多样性。当不同的想法在一起碰撞交流,可能会产生超越个体的好想法。这种多样性的深入对话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他将使企业激发更多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纪律》一书中提到,组织要从自我超越、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个方面进行集体训练,而集体训练就是挖掘集体智慧。
如何让大家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如何挖掘集体智慧?如何进行深度会谈?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度谈世界咖啡。
世界咖啡(World Coffee)是一种营造轻松愉悦氛围、约定异花授粉的跨界交流机制、容纳多元背景、设置多轮转换、聚焦问题、激荡智慧、提升心智、推动创新的会议形式。
90年代,美国CL管理咨询公司的Junita?布朗和她的合作者大卫?艾萨克斯创造了这种新的会议形式。他们经常组织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高管举办创新论坛。大约20个人围坐在一张铺着纸的桌子旁,谈论一些复杂的问题。这种围坐在桌前像朋友喝咖啡一样的交谈,认真倾听和深入思考对方的发言,充分分享和拓展自己的思维。
之后大家又转移到了另一个茶几上,大家在平等轻松的环境下认识了新朋友,交流了不同的想法。各抒己见,自由交流,灵感的火花就会碰撞,创新思维也会出现。这就是世界咖啡的起源。世界咖啡是一种深度对话的方式,是一种集体智慧的过程。
在设计研究芯片的过程中,为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英特尔聘请了一批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参与新产品的研发,从人类需求而非技术的角度发明了无线上网技术。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如何激发人才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挥最高智力资本的作用,是每个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未来,低端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技术工种将被智能机器人取代。个人和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创新需要思维的开放、多元和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世界咖啡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企业创新。
1,世界咖啡是创新创造的法宝
《第五项纪律》的作者彼得·圣吉说:“世界咖啡谈是迄今为止我们所有人进入集体创作最可靠的途径。”
世界咖啡鼓励奇思妙想,倡导无任何条件的奇思妙想,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团队的集体智慧不断优化、完善和提高,最终获得各种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甚至颠覆性创新。
2.世界咖啡是解决问题的利器。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说,“世界上的咖啡谈话提供了一种工具,可以将分析转化为深刻的变化,以及一种紧密连接人才的结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点,每个人都在触碰盲人的形象,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维度看世界。当一个复杂的问题出现时,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其局限性的。世界咖啡就是在主持人的指导下,连接不同的大脑,多维度看待问题,为问题激荡智慧,查漏补缺,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从而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世界咖啡是团队共识的工具。
如果公司里每个人的想法都得不到分享和交流,就会阻碍信息在公司的正常流动,公司内部就会形成信息孤岛,最终一定会影响公司的运营。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世界咖啡可以积极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挂不同意见,探讨共同点。同时,整个过程以团队的目标和成绩为基础,有效促进参与者求同存异,达成团队共识。
4.世界咖啡是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
三人行必有师。世界咖啡倡导“每个人都是学习者”的理念。参与者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想法,沉淀集体智慧,积极向周围的人学习。参与者和主持人一起分享,互相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在共同的学习中携手成长。
5.世界咖啡是一个情感交流的空间。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说:“下属是帮助你工作的人,他们值得你尊重和感谢。有些企业把上下级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是典型的封建残余。世界咖啡可以促进人们的平等对话,体现现代文明。”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世界咖啡的参与者逐渐开放自己,卸下习惯性的防御,与学习伙伴进行一场推心置腹的对话。大家都是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在说话,从而消除了自己可能因为地位高而占据优势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自己因为地位低而不敢陈述观点的情况。让大家平等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参与者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场地布置:
⑴场地准备:开放自由的场地,4-5人一桌,营造自由休闲的氛围;会场前方为主持人单独准备一桌两椅、至少一个白板架和若干白板纸;
(2)会议用具:每桌准备3-5块大白板,10 A4纸,5打便利贴,1支黑蓝红水彩笔。投影仪、麦克风、墙报(世界咖啡谈介绍、本次会谈主题等。);
⑶茶点准备:在会场的一个角落准备了巧克力、饼干、薄荷糖、咖啡、可乐、茶、水等休闲茶点,参与者可以自由取用。
2.人员要求:
一般来说会有12以上的人参加,人数太少,无法收集更多不同的想法,确定参加人员的专业性和多样性。注意那些会提出独特观点的参与者。跨学科的人才可以带来多元化的思维,多元化的思维可以孕育丰富的见解和发现。
3.时间要求:至少90分钟。时间太少无法有效整合思路。
4、操作流程:
第一步:聚焦主题。
世界咖啡更适合讨论有深意的东西,可以用来探讨主题的意义。比如: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如何开发人才的潜能?如何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等提问。它不适合单向的信息传递和发布事先得出的一些结论。
第二步:组成一个小组:
一般是4-6人一组,主持人介绍世界咖啡的会议形式,讨论主题,换组规则。
第三步:专题讨论(第一轮会谈)
桌长简单介绍自己,分享主题(时间限5分钟)。
每个人思考3分钟(独立思考,在便利贴上写下思考内容);
每个人分享2分钟;
集体讨论5分钟(提问、反思、深入讨论);
表长总结2分钟;
书桌的负责人可以用思维导图在大白纸上组织每个人的核心思想。团队成员也可以把自己的核心想法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大白纸上。
第四步:自由行动(第二轮会谈):
除了团长,其他人换桌讨论(小组成员不出现在同一桌)。
桌长热情接待组员,或者按照第一次会议的流程,桌长介绍上一次会议内容5分钟,每人发言2分钟。团长组织了讨论,最后做了总结,记录了自己的观点。
根据问题和人员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第三轮或多轮会谈。
第五步:浏览:
桌子的长度没有移动,参与者回到他们的桌子。表长介绍本表研究成果,表员补充,承前启后,积累研究智慧。
第六步:联系想法:
针对大家的讨论结果,经过深入思考,我们会用思维导图整理成解决方案。
第七步:分享结果:
集体分享研究成果和系统综述。各桌负责人上台分享小组成绩约10分钟,说明原因,接受大家提问。主持人控制时间和节奏,保证大家顺利分享成果。
1,明确会议目的
把人聚在一起的目的很明确,世界咖啡可以根据目的来命名。比如领导力咖啡馆、知识咖啡馆、创新咖啡馆、发现咖啡馆等。
2.创造一个友好的空间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好的空间可以催化合作会谈的价值。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研究员迈克·斯科拉齐(Mike Skorazi)在《分享思想》(Sharing thinks)一书中指出,大多数会议的会场布置实际上破坏了合作努力,这主要是为沉闷的单向报告服务的,这种会场布置失去了合作团队的共同创造。“在许多方面,通过改变会议环境比试图说服人们改变他们的行为更容易获得结果,”斯科拉齐说。
世界咖啡的主持人应该意识到营造一个温暖、热情的环境的重要性,营造一个让人感到舒适、安全并激励人们充分展示自我的环境。从场地布置、海报装饰等方面营造欢迎、友好的氛围。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在开始前玩一个小游戏,让大家放松下来,进入愉快的状态。
3.探索现实问题
世界咖啡的目的是在对话中发现和讨论有价值的问题。真正的问题,也就是那些我们还没有回答的问题,引导我们去创新,去呼唤那些还不存在的想法和见解。它的重要性和找到当前的对策是一样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些问题引导我们学习新的东西。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他们伟大发现的那一刻,就是正确的问题最终自然而然冒出来的那一刻——即使他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最终答案。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源于他少年时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如果我拿走一束光,宇宙会是什么样子?”
当被问及如何解释他的成功时,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阿诺德·彭齐亚斯回答说:“我问了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
我们选择的问题,或者说世界咖啡谈的参与者发现的问题,对会谈的成功非常重要。
真正的问题是,各种想法都是受欢迎的,能激发创新思维和实际行动;要构造一个能唤起我们内心智慧的战略问题,问题简单明了,问题可以引人入胜,问题可以释放能量,问题可以聚焦探索的焦点,问题可以开启新未来的各种可能。问题激发的是探究和发现想法,而不是引导意见和判断优劣。
世界咖啡对话中需要考虑和常问的问题;
我们在寻找什么问题?如果全面讨论,能否提供突破的可能?
这个问题和现实生活还是实际工作有关?
这是真正的问题吗?一个我或我们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需要做什么?
这个问题的建构隐含了哪些假设或信念?
这个问题可能会产生希望、想象、参与、新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行动,或者可能会引起人们对过去的麻烦和障碍的注意?
这个初步问题是否为提出新的或不同的问题留有余地?
4.鼓励积极参与。
每桌只坐四五个人的原因之一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发言的机会。不愿意在大群体中主动发言的人,往往会在世界咖啡这种更私密的环境中,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意见。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每个人都愿意并勇于贡献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欣赏和观察别人的想法。让我们放下批判,学会反思,创造可能性。
世界咖啡倡导开放的交流文化。社会学家菲利普·史雷认为,世界上有两种文化:分离文化和交流文化。文化隔离会在人与人的思想之间划一条线。明确区分“我们”和“他们”。就传播文化而言,它的特点是连接人、观点和世界观。在这种文化中,人们专注于寻找超越政治、社会、经济和组织范畴的共同点和集体智慧。
5.连接不同的观点
世界咖啡的特点是在桌子之间来回走动,和不同的人交流,贡献你的想法,把你发现的问题的本质和更大范围内的人的想法联系起来。新的模式和不同的视角不断形成,人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结合揭示了人们以前从未想象过的方法。
英特尔前高级总裁马鑫指出,精心构思的问题在谈话中起着“诱导”作用,参与者绕着“诱导”走来走去,倾听对方的观点,从而演变成一种意义连贯的新模式。
会议一开始,问题就放在桌子中间,大家开始讨论。当人们来回移动了几个环节后,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参与者不仅各抒己见,更重要的是倾听对方的话,然后通过连接重新组合,寻找全新的观点或从未被发现的盲点。谈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把观点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一下,围绕着原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网络,既有深度,也有宽度。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整合。这是一种共生现象。
6.倾听真知灼见
世界咖啡倡导一种倾听的文化,而不仅仅是捍卫自己的观点。倾听可以让你看到你看不到的东西,你可以“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让你从另一个维度看世界。同时,在听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观点,不断迭代完善。
7.分享集体智慧
经过几届的世界咖啡,所有的团体终于聚在一起开了一次全体会议。这种谈话是一个大家共同反思的机会。留给你几分钟的沉默时间来反思:在会议中你学到了什么,意义是什么,讨论的结果是什么。让在场的每个人简单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主题或者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核心问题。鼓励每个人关注他们在交谈中发现的东西,以及他们彼此分享的内容。
摘要
在《社会生物学》中,作者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Wilson)指出,团队合作可以超越个体,产生高超的智慧,比如蚂蚁和蜜蜂,还有人类。世界咖啡是基于生物进化论对人类行为的解释。阐述了人们如何利用语言这一人类特有的进化工具,激发和凝聚群体的智慧,从而创造出无数令世人惊叹的文明。在这个复杂的时代,个人英雄主义早已成为过去,团队的力量才能呈现价值。如何激发团队的潜力,世界咖啡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工具,它让我们每个人都抛弃偏见,平等相处,坦诚交流,共同构建我们的未来。我相信任何一个组织,从小的创业公司到国家社会,只要深刻理解世界咖啡的理念和思路,把握世界咖啡的原则,执行世界咖啡的流程,就一定能解决复杂的问题,整合集体智慧,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集团愿景。
参考资料:
世界咖啡
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