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主题的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与教学反思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
1,根据作品内容,帮助孩子理解蝴蝶、小草、花朵和春天的关系,培养孩子关爱自然的感情和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引导孩子在理解诗歌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用鲜艳的颜色描绘春天。
活动准备:
1,围裙(带花,草,春姑娘)蝴蝶娃娃
2、儿童绘画工具、纸张
3、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流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老师:春天来了,草儿绿了,花儿开了,花飞了。让我们听着音乐跳起来。(小朋友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2.老师的问题:你有朋友吗?他是谁?(儿童讨论)你知道吗?"。春天也有朋友,那么谁是它的朋友呢?请仔细听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是《春天的朋友》。
第二,学会理解诗歌
1.老师带着音乐朗诵了这首诗。问题:春天的朋友是谁?你从诗中听到了什么?(孩子回答)
2.老师穿上围裙,拿着蝴蝶手指,一边背诗一边表演。
3.老师提问,帮助孩子理解诗歌内容,掌握阅读时的语气。
(1)我们的孩子见到朋友会有什么感受?
(2)当华在春天看到和科巴纳瓦时,他也很高兴。那么他开心的时候会怎么和朋友说话呢?
4.孩子们学习背诵诗歌。
(1)儿童集体朗诵
(2)请个别孩子上来背诵。
三、画《春天的朋友》
1.老师:春天还是有很多朋友的。想想吧。还会有谁?(儿童讨论)儿童为春天找到了许多好朋友。春天真幸福!老师要你画出你找到的朋友。
2.儿童绘画
3.让小朋友拿着他们画的春天,找一个好朋友,告诉好朋友:我给春天找了XX和XX。
四、临摹《春天的朋友》这首诗
1,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画的内容模仿诗词。
2、请抄好的孩子背诵给大家,老师给予适当鼓励。
3.老师:春天还是有很多朋友的。我们出去看看还有谁能成为我们的朋友。
(小朋友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文学欣赏是培养情感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活动形式,对孩子的要求很高。散文用生动精彩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句式,给孩子营造一种优美舒适的意境。孩子们生来就有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孩子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各种信息,帮助孩子尽快进入知识的海洋,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幼儿园初二活动目标中的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1,学习放风筝的基本方法,愿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喜欢和朋友一起放风筝。
3.教育孩子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孩子的礼貌和对劳动的热爱。
活动准备:
老师确定放飞的地点和时间,通知各组自备风筝和修理工具,如剪刀、胶水、纸、绳等。
活动流程:
1.确保该位置是开放和安全的。
2.和孩子讨论如何放风筝,确定风向。
3.每组孩子互相合作放风筝。如果一群孩子的风筝飞不起来,组织大家讨论风筝飞不起来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对称、尾巴轻等等)。
4.鼓励孩子探索解决方案,改进风筝。
5.老师总结了活动,表扬了孩子们的表现。
活动评估: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去抓风筝线,放风筝的热情非常高。教学反思:
孩子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和谐,达到了教学目标。
孩子在做风筝的时候,老师不注意个别动手能力弱的孩子。
活动目标
1,教孩子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验其中的乐趣,练习跑得快。(关键)
2.按照一定的规则学习放风筝。
3.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协调与他人的距离。(难度)
4.通过观察、交流和讨论,我们可以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化。
5、能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欲望。
要准备的活动
三组孩子,倾斜的跑道,六个自制的风筝和奖品。
活动过程
一.筹备活动
1,活跃儿童全身:头、上肢、下肢、腹部、背部。
老师的语言:春暖花开。我们要不要学学花草树木如何在风中点头摇晃?
2.练习追逐和奔跑,为放风筝做好身体准备。
二、基础部分
1,请六。
孩子放风筝,让他们试错。
老师的语言:春天到了。你做的这些风筝真漂亮。让我们放风筝,好吗?
孩子们放风筝。
2.讨论孩子放风筝的问题,学习正确的方法。
问题:他们六个人中谁放风筝放得好?谁的风筝没飞起来?它为什么不飞?我怎样才能让风筝飞起来?
儿童讨论
总结:出发前,伸直一只手臂,放出一根线,紧紧握住线。快跑,让风把风筝托起。
3.请第二组孩子再试一次,再次讨论顺序问题。
问两个撞在一起的孩子:你们撞了以后疼吗?你为什么打人?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与人相撞?
讨论
总结:从斜坡右侧向上跑,从左侧向下跑,这样两个人就不会正面相撞。明白了。跑步时要注意前面的孩子,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前面的人停下来时要及时停下来。
4.问题:风筝被树枝划伤怎么办?如何避免?
5.让第三组孩子试着用正确的方法和顺序放风筝。
6.放风筝比赛。请三组孩子中问题比较多的孩子来比试,看他们是否真的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给玩得好又守规矩的孩子发奖。
7.总结?你今天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正确的方法,不仅可以玩得开心,还可以避免很多危险。我们既玩了又保护了自己。以后,我们在早会上比赛,看谁能把风筝放好。
第三,结束活动
放松整理:学风中的蒲公英随风自由飘回教室。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我是从孩子喜欢的活动开始的——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部分,把孩子对放风筝的兴趣引入谈话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让孩子看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错地方而发生的事故,从而认识到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错地方而放风筝的后果。第三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孩子总结放风筝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放风筝地点的选择等。,从而实现了本次活动的预定目标。由于整个活动贯穿故事,并配有多媒体演示,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所以我觉得这个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1,内容贴近生活。2.形式灵活,给孩子提供了充分讨论的机会,教学过程轻松有趣。所以活动效果很好,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幼儿园中三班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
1,在种植活动中,学习爱护植物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观察记录。
2.愿意承担困难的事情。
3.愿意探索,交流,分享。
4.促进儿童创新思维和动作的协调发展。
活动材料:
水渍植物(如豆类、大蒜)小浇水壶、观察笔记本、彩笔等。
活动流程:
1,让孩子自由选择需要种植的植物,老师带领孩子种植。
2.与孩子讨论照顾植物的方法,如擦拭植物的叶子、晒太阳、定期换水等。
3、引导孩子“领养”小植物,照顾好自己“领养”的植物,鼓励孩子定期观察自己照顾的植物,并做简单的观察记录。
教学反思
1,这个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明确,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很多孩子因为不太了解树木的生长情况,在提问中无法进行互动。在图片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想象和探索,举手发言。开始活跃起来。
3.在传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孩子们都是按部就班。这一次,通过与社区合作教学,孩子们的科学知识得到了丰富,同时社会教学形式得到了加强。
4.如果我再上这门课,一开始我会让孩子们观察群落树,然后通过图片进行讨论,让孩子们带着感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大量与人类相关的树木图片(如沙尘暴、洪水、树木被砍伐等。)可以添加到基础部分。)让孩子知道保护环境对人类很重要。
5、我在教这门课,老教师们的评价是:
(1)整体链接顺畅,孩子能完全接受,有一定效果。
(2)师生可以互动。
(3)引言部分不吸引人
幼儿园中四班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活动目标:
1,学习对话的句型。
2.理解一对一的搭配关系,抄写对话的句型。
活动准备:
1.实物:牙膏、牙刷、苹果、梨、铅笔、笔记本、玩具鸟、玩具鸟笼。
2.一些实体卡
3.实体卡片挂件
活动流程:
1.以舞蹈“找朋友”的形式介绍活动,引起孩子的兴趣。
2.展示实物:牙膏、牙刷、苹果、梨、铅笔、笔记本。
1)“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客人。看看谁来了?”
2)“这些好朋友也想跳舞,可是怎么能一个人跳呢?”
3)“现在让孩子们给他们找好朋友。”
请单个孩子两人一组,提出问题:
a,“为什么觉得他们是好朋友?”
b,“他们想成为好朋友吗?”
3.老师:“孩子们真能干。他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合作伙伴。现在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老师读对话句子,小朋友欣赏:“牙膏告诉牙刷你是我的好朋友,牙刷说是的,我们是好朋友;苹果对梨说你是我的好朋友,梨说是,我们是好朋友;铅笔对笔记本说你是我的好朋友,笔记本说是的,我们是好朋友。"
4.给我看看玩具鸟笼
1)问:“鸟笼的朋友是谁?”
2)展示玩具鸟,问:A:“这只鸟愿意和鸟笼做朋友吗?”
b,“我们来听听小鸟怎么说?”小鸟对蓝天白云说:你们是我的好朋友。蓝天和白云说:是的,我们是好朋友。
老师引导孩子明白,鸟儿更喜欢和蓝天白云做朋友。
5.老师要完整的读对话句子,孩子要学会读。
6、儿童操作
1)“来了很多小客人。都在孩子的课桌上,却没有找到好朋友。请孩子们帮他们找。”幼儿操作结对,学习对话句子。
2)请个别孩子上来演示。
问“你们两个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会说些什么?”(小朋友模仿对方的对话部分说)
7.结束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图片。现在请把画挂在身上。”孩子们挂画
2)我们一起找个朋友吧。“现在,请根据你的照片找一个好朋友。我们再跳一支舞找个朋友吧!”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主要采用听、说、肢体律动、肢体表演等方法,引导幼儿体验幼儿园的快乐生活,也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用音乐寻找朋友。在活动中,老师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营造相应的氛围,不断促进孩子的感受和体验。
幼儿园中班5活动目标中的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1.了解植物如何过冬,感知冬季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绘画和交流,可以进一步感知各种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状态。
3.有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和爱护植物的情感。
4.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尽量用完整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愿,愿意大胆沟通。
要准备的活动
1,课件-植物的冬季准备。
2.冬天的图片树和稻草。
3、记录纸、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对话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天)
你感觉到气候有什么变化吗?
2.老师:这么冷的天,花草树木会冻死吗?植物准备好过冬了吗?
(2)引导幼儿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现象。
1,老师:冬天到了,小树上的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大树上有什么变化?草是什么样的?
2.老师:让孩子独立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和问题。
3.老师引导孩子重点观察植物个体,帮助孩子进一步感知植物的变化。
(1)观察树。
请仔细观察树在冬天是什么样子。你想想,他们是不是冻死了?寻找树上剩下的东西。引导孩子寻找花蕾、果实、种子等。)
(2)老师:请剥开花蕾看一看。里面有什么?猜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样?
(3)观察草地
请观察草地上的孩子们,看看冬天草地上发生了什么。你想想,草是不是冻死了?把草的根挖出来,看看是什么颜色。什么长在根部?
4.师:请幼儿仔细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笔记录植物在冬季的表现。
(三)组织交流。
老师:请告诉你的搭档你的记录和发现,看看植物有多少种过冬的方式。
(D)帮助儿童了解植物过冬的各种方式。
1,老师:冬天来了,落叶树的叶子纷纷脱落,常青树的叶子还是绿的;冬天落叶对树木有帮助吗?减少水分蒸发,落叶可以变成肥料和营养根)
2.老师:草是什么颜色的?冬天死了吗?有些小草根死了,但它们留下了种子。有些小草根还活着,明年春天就会发芽。)
3.老师:人们怎样帮助植物过冬?(在树上涂石灰,绑干草,在油菜、麦苗上撒草灰、干粪,把怕冷的观赏植物搬到室内或温室里。)
教学反思:
这样,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很开心。在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的互动过程中,体现了让儿童自主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这项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是树木过冬的方式。因为这方面的内容知识性很强,相对枯燥,如果说教的话,孩子当然很难理解。所以在讲解冬季落叶的方法时,我会先让孩子通过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比较一下,思考一下。感知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区别,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给冬天讲解蜡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操作,仔细观察,找出结果。在这个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孩子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
在活动的延伸部分,孩子们讨论了人们如何保护植物过冬自己画一幅画,开始给小树包稻草,形成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感到非常快乐。
本文延伸阅读: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式之一,包括我们熟悉的生物,如树木、灌木、藤本植物、草、蕨类植物、绿藻、地衣等。在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据估计现有约35万种。
幼儿园中班6活动目标中的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1,刺激孩子学习邻数。
2.进一步培养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孩子理解相邻数的关系:大于1小于1,并能说出2和3的相邻数。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孩子对计算的兴趣以及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要准备的活动
1,根据主题活动制作的课件。
2.1~4的一些数字卡。
3.《寻找朋友》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老师演示课件,然后设计小鱼找朋友的情节。让孩子们数一数他们有什么颜色的鱼。有多少各种颜色的鱼?教师用数字来表示。
2、疑问讨论:
(1)白鲤鱼今天找好朋友。一个比它小1,一个比它大1。请找出它们是哪两种鱼。他们有多少人?孩子们说出答案后,老师用数字来表示。
(2)请幼儿仔细观察,分析比较红鲤、白鲤、金鲤的数量关系,知道3的好朋友是1和2。
3.帮助金鲤鱼。用金鲤鱼找两个好朋友,引导孩子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4.让孩子们用数字卡快速摆出2个好朋友和3个好朋友。
5.游戏: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乐。孩子胸前佩戴1~4的数字卡。请数字为2和3的好朋友说:“我的好朋友在哪里?”旁边的人说:“你的好朋友来了。”边迅速站在他的两边。交换卡片,反复玩游戏。
6.教育孩子爱护水中的小动物。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让孩子自始至终去探索问题,让孩子一直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找朋友,将邻数的概念渗透其中,尽可能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数字的抽象逻辑概念,帮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和理解,从而提高学习邻数的兴趣。
邻数是一个数学术语,是指在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的自然数中,一个数前后两个相邻的数是该数的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