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和德国是同一个民族吗?
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德国人崛起了。直到今天,挪威和瑞典的主要居民仍然是纯粹的德国人。比如在瑞典,德国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在挪威,德国人占总人口的95%左右,在丹麦,德国人占总人口的96%。他们是他们祖先的后裔。在公元前,大多数德国人向南迁移到波罗的海南岸的维斯瓦河附近。此后,他们在这一带繁衍生息,部落和人口不断增加,势力逐渐向南部和西部扩张。公元一世纪,德军已经占领了东起维斯瓦河,西至莱茵河,南至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他们住在森林里、冰原上、山里和河岸上。罗马人称这片广袤的土地为日耳曼尼亚。
历史上的德国人和他们今天的后代长得一模一样——北欧人、德国人、奥地利人。他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脾气暴躁,没有耐心。他们习惯了在冰冻的北方生活,但不喜欢炎热潮湿的海洋性气候。早期日耳曼人的部落成员通常穿着粗布衣服,以动物的肉和奶为食。当时的德国人和罗马人相比,气质更憨厚,身体更强壮,但似乎缺乏知识,好像现在是城里人和乡下人。但这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男人一般不做不需要武器的工作。他们要么去打仗,要么去打猎,平日里喜欢赌博和摔跤。另外,他们睡在火堆旁,这和罗马人是绝对不同的。
德国人英勇作战。他们视死如归,很少有人从冷战中逃脱。甚至失去盾牌或抛弃伤员都被认为是极大的耻辱,被罗马人视为敌人。公元100年左右,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下令帝国军入侵日耳曼尼亚,罗马军团渡过莱茵河和多瑙河,企图永远征服和奴役德国人。然而,他们遇到了强大的阻力。来自三支罗马精锐部队的大约20,000名士兵被德国人击败。此后,为了躲避德军的反击,罗马军队在莱茵河和多瑙河的交界处修建了长达550公里的“长城”。虽然长城的长度与中国的长城相差甚远,但其质量却远胜一筹。从残存的遗迹图片来看,古罗马的长城在高度和厚度上都远远超过中国的长城。有点跑题,但一句话:罗马人从未征服过德国人,证明电影《角斗士》的情节纯属虚构。
德国人的武器是短矛。短矛的铁头极为锋利,可用于远距离格斗中的肉搏战和标枪投掷。此外,日耳曼骑兵装备盾牌,步兵携带标枪。没人穿胸甲,连头盔也很少戴。作战时,步兵一般在前,骑兵在后,形成楔形阵列。它的战术相对简单。总的来说是一条不错的战线。首领举起长矛向前一指,然后所有人都跟着做了。日耳曼领袖或国王主要是根据他们的勇敢和出身来选举的。如果要追根溯源,现代西方代议制政治仍然是日耳曼文明的产物。勇敢战斗、出身贵族的部落成员更有可能成为领袖或国王。战争中,国王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英勇作战。至于他的权力,是有限的,很多事情都要由部落议会决定。领袖或国王的职位虽然光荣,但也要先牺牲后享受,体现了一种无私的奉献。历史上有很多战死的日耳曼国王。
【文章来源:春秋中文网【转帖】日耳曼人G5fIng的起源及早期发展简介】
此外,女性在日耳曼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很多日常生产生活都是由女性来经营,所以女性在部落事务中有很大的发言权。与古代中国相反,森林里的日耳曼人是一夫一妻制。西方的一夫一妻制传统,尊重女性的传统,女性可以做继承人的传统,大概都是德国人传下来的。他们相信女人有神奇的先见之明,所以在事情发生时愿意听取她们的意见。德国女人在战时有一种特殊的鼓舞士气的方法。他们来到战场,全身赤裸,大声祈祷,以唤起男人们保卫自己的女人不受敌人蹂躏的勇气和决心,因此士兵们往往会爆发出非凡的战斗力。传说很多战役都是因为女性的出现才转胜为负的。
在德军打的很多战役中,双方作战总人数只有几百人,很少有几千人参加的战役。数万人参战的决战更是罕见。然而,公元初,在东方,汉武帝命令卫青和霍去病统率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数十万装备精良、骁勇善战、令所有德意志人甚至罗马人都难以想象的中原铁骑,向长期忍辱负重的敌人匈奴开战。经过一系列决定性的胜利,他们终于“征服了匈奴700多里...并把狼封印住在徐旭”。后来匈奴分为漠南、漠北两部分,南匈奴向内迁,逐渐同化于汉人。北匈奴地处偏僻,生活条件恶劣,“望长城而泣”是他们心情的真实写照。一世纪末,内外交困的北匈奴被汉朝联军和南匈奴追杀,不得不离开世代生活的故乡漠北草原,全家为了躲避以长城为基地的中国军队的进攻而西迁。这段艰苦漫长的旅程经历了几代人,经过乌孙、康居等国,终于在公元四世纪来到日耳曼尼亚。在他们的南面,罗马,一个腐朽而富饶的千年帝国,是一片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根据《圣经》的说法,“杀戮开始”。
长期的迁徙和游牧生活,不仅能训练人们习惯战争,还能使他们组织良好,管理有方。因为没有周密的计划和近乎苛刻的纪律,人们无法在草原上生活。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汉朝作战的经历,让匈奴在战争经验上更胜一筹。另一方面,德国人没有像东方人那样生活在大河谷,也没有像古希腊人那样生活在狭窄的河谷,而是分散在北欧和中欧的广大林区。由于地广人稀,德意志人没有建立起像汉朝那样的中央集权专制国家,也没有形成像古希腊罗马那样紧凑强大的城邦,而是演变成氏族公社形式。这种组织松散的公社是无法和斯巴达、雅典这样强大的城市军事组织相提并论的,所以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奴隶国家,这就注定了等待他们的只有被打破。
公元375年,匈奴军队进攻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说伊朗语的阿兰人,逼近第聂伯河流域的日耳曼东哥特王国。东哥特人是强大的日耳曼人,他们奋起抵抗入侵者。但是,长期安逸稳定的生活让德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突然出现在面前的陌生敌人一无所知。在决定性的战斗中,德国人虽然拼死抵抗,但还是被打败了。Elmannaleh国王自杀了。
由于其他日耳曼部落没有像东哥特王国那样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相对弱小,分散在中欧,缺乏组织联系,无法团结成一个完整强大的军事实体对抗匈奴。因此,东哥特王国的灭亡在德国人中引起的恐慌可想而知。此时面对匈奴军队,西哥特人为了生存不得不逃往南方。他们聚集在多瑙河下游的南岸,在首领菲拉德根的带领下,向看似永恒的罗马帝国寻求庇护。当德国人交出所有作为人质的男孩和所有的武器后,罗马皇帝瓦伦斯终于允许他们渡过多瑙河,于是日耳曼难民大量涌入帝国。
匈奴人似乎对看似强大的罗马帝国心存敬畏,就像第一次见到贵州毛驴的老虎。在了解真相之前,他们并没有为了追赶逃亡的西哥特人而主动与罗马为敌。他们选择在匈牙利大草原上扎营,等待时机。
然而,那时的罗马已经不再是凯撒和屋大维的罗马,就像一个完成了所有工作,筋疲力尽的巨人,任何轻微的打击都让它崩溃。几百年来,罗马人驱赶了无数的外来奴隶,让他们的后代过上了温饱的生活。人们长期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不思进取,对治国安邦漠不关心,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想象一下:世界上还有哪里比罗马更大?世界上还有哪里比罗马更富有?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的生活比罗马人更舒适?每个人都愿意相信罗马的权力和财富会赋予这个国家无穷的力量,有了祖先留下的遗产,可以永远享福。于是罗马人就把自己当成了贵族,专横,生活奢侈放纵,官场腐败。一切都在酝酿着悲惨的毁灭。优越的生存环境会让人类失去最起码的生存技能,无止境的贪婪是万恶之源。
不久,负责给西哥特人提供食物的罗马官员腐败,强迫他们出卖自己的孩子来换取食物。西哥特人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他们与东哥特人的残余势力联合起来,伺机挑起事端。出乎意料的是,罗马人捷足先登。主管日耳曼事务的罗马将军鲁西庇护在鸿门宴上,杀死了日耳曼人的首领。幸存的菲拉德根随即揭竿而起,带领西哥特人发动暴动,杀死鲁西庇护斯,击败前来镇压的罗马军团。从此,罗马帝国的安全和德国人的屈辱同时走到了尽头。公元378年,西哥特人和罗马帝国在亚德里亚堡进行了一场决战。面对日耳曼人的车臣战术,罗马军团遭遇了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惨败,其6万名士兵中有4万人阵亡,罗马皇帝瓦伦斯和多名高级将领被活活烧死在战场上的一间小屋中。两年后,德国英雄弗烈根去世,罗马帝国新皇帝迪奥多·Xi趁西哥特人群龙无首、内斗之机,于382年在君士坦丁堡城下袭击西哥特军队。之后双方达成妥协:罗马在多瑙河上划出一块区域供西哥特人居住,西哥特人则为罗马帝国提供军队。公元395年,迪奥多皇帝驾崩,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哥特人的首领阿拉里克利用这个机会,带领德意志人再次崛起。尽管打败了波伦蒂亚,他不屈不挠,从不放弃。经过一系列战斗,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终于在410年8月24日攻克罗马。此后,阿拉里克和他的继任者鲁道夫相继去世。在罗马的封锁下,西哥特人因为食物匮乏,不得不转向北非寻求食物。没想到的是,由于一场风暴,他们无法成行,只好与罗马媾和。双方再次达成和约:西哥特人作为罗马的盟友,获得了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土地,并于公元419年建立了西哥特王国,这是罗马帝国版图上的第一个日耳曼国家。
20年后,另一个日耳曼首领西里奇率领另一个日耳曼人——汪达尔人入侵属于西罗马帝国的北非,突袭迦太基,建立汪达尔王国作为首都。455年,西里奇率军再次攻占罗马,让部下烧杀抢掠14天。宫殿、寺庙、会议厅、房屋和公共设施遭到洗劫,无数珍贵精美的艺术品被毁,无数书籍和经典被付之一炬,花了几个世纪建造的美丽而实用的建筑被毁。从此,“汪达尔人行为”成为一种破坏文明的野蛮行为。
与此同时,在匈牙利草原上蛰伏已久的匈奴人似乎也感觉到时机已到,于是开始蠢蠢欲动,他们的首领阿提拉直指西罗马帝国。以西罗马为目标是一个错误,但在阿提拉可能进攻的两个罗马目标中,这个更脆弱,更有名,因为匈奴人和德意志人的战争远未结束,两个民族的世仇还在继续,西哥特人这个不甘心的对手被关在西罗马帝国。但他低估了一个事实,西哥特人期望西罗马政府允许他们在高卢西南部居住,所以他们会尽力阻止匈奴人占领西哥特人从罗马得到的领土。公元451年,匈奴进攻高卢,被西罗马和西哥特人击败在奥尔良城下。公元452年,阿提拉进攻意大利北部,但在进入罗马之前撤退了。阿提拉于453年去世。被他降服的德国人和撒马利亚人起义了。匈奴大规模撤离西域部落,日耳曼人有了报仇的机会。他们把匈奴人从匈牙利大草原上赶走,赶到黑海北部。
所以西罗马帝国并没有成为匈奴的战利品。反而成了德国的战利品。这些蛮族逃过了匈奴的征服,或者虽然征服了匈奴,但在阿提拉死后举行了起义。大量哥特人、汪达尔人、阿兰人和勃艮第人跨过莱茵河,进入西罗马境内。
日耳曼人征服罗马有几个趋势。但前几个趋势,有的长期湮没(如征服北非后的汪达尔人);有的留下了辉煌的历史遗迹,却没有建立持久的国家(如哥特人);现代欧洲唯一建立国家并保留其传统的部落是法兰克人。(关于法兰克人建国的历史,作者会在下一篇《无敌王——查理曼大帝》中详细描述。
对于西罗马,还有另一个日耳曼征服——维京征服。维京人是挪威、丹麦、瑞典的日耳曼海盗,是海上的征服者。其大胆勇敢、尚武、富有冒险精神等。,不亚于征服者骑着马。这些人征服了英格兰、法国的诺曼底、地中海的西西里和其他西罗马领地。
此外,盎格鲁人、萨克人和朱特人三个日耳曼部落从他们曾经居住的威悉河和易北河流域出发,登上不列颠岛,征服了岛上的原住民凯尔特人(据说苏格兰著名歌手恩雅就是古克人的后裔),建立了自己的文明。今天,英国人仍然是这三个日耳曼部落成员的后裔。
【文章来源:春秋中文网【转帖】日耳曼人JOT VN 2的起源及早期发展介绍】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二战时德国人对同样是雅利安人的斯拉夫人(如俄罗斯人)如此苛刻,而对北欧人、荷兰人、奥地利人、英国人、法国人等却慷慨仁慈。,而那些被侵略地区的人民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极度反对德国的侵略,有的甚至自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欢迎德国解放者的到来。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归根结底,他们都属于同一个种族——日耳曼人,这迎合了部分日耳曼人的极端民族主义,被希特勒用作他建立“大日耳曼”帝国的理论依据。
至于匈奴人,他们最后得到的只是罗马帝国的几块领土。公元681年,一个保加利亚游牧部落(阿提拉领导的匈奴人后裔的一部分)在多瑙河下游和赫耳墨斯(巴尔干)山脉南麓之间的东罗马领土为自己赢得了永久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