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纽扣》包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和发现分类方法。
2、学会运用多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3.训练孩子的分类能力,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4.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纽扣的多样性和特点。
5.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和发现分类方法。
难点:学会用各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要准备的活动
1,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方形、圆形),各种尺寸的按钮(大、小)。
2、学校工具:孩子有一个如上的按钮。
3.衣服形状的图片卡。
4.分类操作面板中有一个子面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给我看看各种各样的按钮。请说说你们一起看到的按钮有哪些?教师总结按钮的特点。
2.展示衣服形状的图片卡,让孩子们按下它的方形黄色按钮。
3、儿童操作,老师总结:在一堆按钮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容易出错。所以我们可以先把按钮分类,这样操作起来就会流畅很多。
4.在老师的要求下,孩子们首先根据颜色的特点对按钮进行分类。
二、游戏活动:找好朋友。
1,拿起一大一小两个红纽扣,用纽扣宝宝的语气说:“我们都是红纽扣,所以是好朋友。
让孩子总结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
2.游戏:找好朋友。
老师讲述游戏的要求:说出两个按钮的相同特征,让他们成为朋友。
示范活动。
小组实践活动。
3.老师总结:我们不仅可以将颜色相同的纽扣分类,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还可以根据形状分类,将圆形的纽扣聚集在一起,成为好朋友。还可以根据大小帮大小按钮找好朋友。
第三,自由分类活动。
1.把自己的按钮分类,就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类别进行活动。
2.鼓励孩子谈论他们是根据什么样的类别分类的。
教学反思
1,在这种分类活动中,孩子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纽扣的颜色、形状、大小上,从而忽略了活动的重点!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注意。
2.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不知道这个游戏怎么玩,就自己按按钮玩。后来我学了这个游戏,孩子们对它很感兴趣,超过了计划的游戏时间,从而延长了活动时间。这个环节,老师没有做好。
3.在自由分类活动中,当要求幼儿听写分类方法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鼓励幼儿在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4.本次活动设计新颖,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成功激发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训练了孩子的分类能力,培养了小耳朵的逻辑思维能力。